【一线故事】

近两年,在北京等很多城市,喜欢骑行的人越来越多,城市骑行已经成为一项潮流运动。城市骑行的流行,折射出大家生活方式的转变:喜欢运动的年轻人,以前更多地选择健身房,而健身房相对枯燥,在城市骑行的趣味性比健身房更高;喜欢社交的年轻人,逐渐组成车队,相约骑行成为一种互动性高、氛围轻松的社交方式。从骑行本身来看,它是一项有一定群众基础、门槛不高的运动。这些都是骑行能够流行起来的因素。

骑行,不仅包括城市骑行,还有长途骑行。有的人在城市或周边,一天来回,骑行几十或100公里左右;还有很多人选择了骑行川藏线等长途线路,每天骑行七八小时,行程则需花费几十天。

我的骑行故事也是从城市骑行开始的。在山东济宁时,在济宁市内骑行,或者骑行到周边城市等体验,是我小时候的愉快记忆。2014年大学暑假期间,我第一次尝试长途骑行,路线是从北京骑行回山东济宁。在这次长途骑行中,我每天坚持骑行100公里,行程8天。这次骑行对我而言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也让我有了底气,在之后的每年假期,继续骑行去了更远的地方。此后,我陆续骑行环青海湖,从山东骑行去上海及周边,从上海骑行去武汉,从乌鲁木齐骑到喀什,还骑行了川藏线。在环青海湖的行程中,我从山东出发,骑行走过开封、西安、兰州等城市,最后从兰州去西宁,从西宁去了青海湖。近一个月的向西而行,让我感受到一路上景观地貌的奇妙变化。从河南到陕西,山明显变多了;从西安再往西走,又从山地地貌进入了黄土高原,气候也变得干旱起来;从西宁去往青海湖的路上,我感觉到了青藏高原的天高地阔。不久前,回顾在海南的环岛骑行时,看着旅途中拍摄的海岛风景,我强烈地感受到,那些骑行岁月就像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金色的海水,在生命中发着光。

与坐飞机直达目的地或者自驾等旅游方式相比,骑行给旅行者带来不同的体验。骑行可以把这些城市连成线,体验不同地方、不同城市之间的风貌和变化。比如,从山东到青海的行程,鲜明地呈现出饮食、方言、环境的渐变过程,我也感受到每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如果坐火车或乘飞机旅行,得到的旅行感受是点对点的,很难把出发和到达的城市线性地连接起来。如果选择自驾,游客对所经之地的印象不会像骑行走过时那样深刻。比如,遇见山时,感受不到上山的辛苦和下坡的酣畅;遇到下雨时,感受不到雨水打在脸上的触感。骑行,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环境中的风,融入每段地势的起伏。

骑行具有独特的魅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尝试。然而,很多人因为追赶潮流的心态,买了价格较贵的自行车,却把它放在角落“吃灰”,这一现象在当下十分常见。面对不断兴起的各类运动潮流,我们首先要确认是否喜欢这项运动。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才能长久坚持下来。此外,很多人更为关注骑行装备的投入,车子是否更贵、速度是否更快并非骑行的全部,保持自己的节奏,注重骑行体验,让自己在旅程中得到更多收获,才是骑行的意义。

(本报记者姚亚奇采访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