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驾游西藏晕车怎么办

2023-04-03 21:30 41次浏览 旅游

西藏—人间最后一块净土!曾几何时,伴随着《回到拉萨》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去西藏旅游逐渐热门起来。西藏,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拥有被上天眷顾的桃源秘境,还有当地居民的真诚善良和淳朴的微笑,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梦",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踏上那个神秘的土地,得到心灵的"洗涤"!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或者准备去西藏旅游,完成自己的梦想,我身边有好几个好朋友,他们自驾去的西藏,还有一个好朋友准备下周进入西藏。羡煞旁人!当我们在欣赏西藏美丽神圣神秘一面的同时,它还有极为"凶悍"的一面—高原反应,也叫高原病。我们经常会看到或者听到进入西藏的旅客出现高原反应,全程依靠氧气维持,更有严重者,将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西藏!那到底什么是高原反应?为什么会发生高原反应?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准备进入高原之前,怎么做可以减少高原反应?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下高原病。

什么是高原病?

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由平原长期移居或短期逗留的人由于对高山或高原环境适应能力不足所引起的,以缺氧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疾病称为高原病,或者高山病。高原病是初次上高原或在高原地区进一步攀升后可发生的独特的脑及肺部综合征的统称,包括急性高原病、高原性脑水肿(HACE)和高原性肺水肿(HAPE),前两者累及脑,后者累及肺。这些病症由高原低氧应激所致,以脑部(AMS/HACE)和肺部(HAPE)血管外液体积聚为特征,将患者转至低海拔区和氧疗均可见效。

高原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人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为适应低氧的环境,身体需要进行一些适应性改变,以维持毛细血管内血液与组织间必要的压力差。但每个人对高原缺氧的适应能力有一定限度,过度缺氧和对缺氧反应迟钝者可发生适应不全,即高原病。高原适应不全的速度和程度决定了高原病发生的急缓和临床表现。

1. 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对缺氧的耐受性最低,这是由于大脑代谢旺盛,耗氧量大,急性缺氧时,最初发生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表现有头痛、多言、失眠、步态不稳。缺氧持续加重后,脑细胞无氧代谢加强,继发出现脑细胞水肿,从而出现嗜睡、昏迷、惊厥,甚至呼吸中枢麻痹。

2. 呼吸系统:吸入低氧空气后,动脉中的氧气成分降低,刺激人体的感受器,为了获取更多的氧气,出现反射性的呼吸加深、加快,从而增加氧气的摄入量。但是过度的换气,使得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导致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同时急性缺氧可使肺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而出现肺水肿。

3. 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是进入高原后心脏最早出现的改变之一。人体进入高原以后,由于缺氧,机体为了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氧供应,代偿性的提高心率,加快血液供应。长期以往造成心肌损伤。而且高原性心脏病属于肺源性心脏病。

4. 造血系统:进入高原后,出现的红细胞增多和血红蛋白增加,是对缺氧的适应性反应。缺氧环境使得人体的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多,EPO促进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并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这样会提高血液的携带氧气的能力。但红细胞过度增生,如血细胞比容大于60%时,血液粘稠增高使血流缓慢,可引起循环障碍。

高原病有哪些病理改变呢?

高原病的基本病理学特征是细胞肿胀。

1. 急性高原反应:没有特征性病理学变化。

2. 高原肺水肿:两肺重量明显增加、充血和水肿,水肿液成分与血浆相似。在小气道和肺泡内有纤维蛋白渗出和透明膜形成,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细胞变性,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

3. 高原脑水肿:肉眼可见大脑皮质和软脑膜充血。镜下可见脑细胞及其间质水肿、脑组织点状出血、部分脑细胞变性坏死。

4. 慢性高原病:右心室增大、扩张,心肌肥厚、心肌细胞水肿。右肺下动脉扩张,肺小动脉肥厚,硬化。

哪些情况或人群容易导致高原病的发生?

增加高原病发生风险的个体因素包括:

1. 既往HAI史

2. 上升速度

3. 适应环境前进行了剧烈的用力活动。

4. 缺乏环境适应。

5. 影响环境适应能力的物质(如酒精)或其他情况。

6. 影响呼吸(如神经肌肉病变)或循环(如肺动脉高压)的共存疾病。

无论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如何,如果海拔足够高或上升速度足够快,任何人均可被诱发高原病。因此,决定是否发生高原病的最重要因素是个体遗传易感性和缺氧应激程度。在缺氧应激方面,所到海拔高度(特别是睡眠时的海拔高度)和攀升速度最重要。进一步造成缺氧应激的因素(如环境适应前剧烈用力)也可增加发生高原病的风险。

高原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 急性高原病:通常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但彼此又可互相交叉、并存。

1) 急性高原反应:很常见。未适应者在一天内登上海拔2500-3000以上地区后6-72小时即可发生。表现为双额部疼痛、心悸、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呕吐、乏力,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与过量饮酒时相同。有些病例出现口唇和甲床发紫。一般在高原停留24-48小时后症状缓解,数天后症状消失。少数人可发展为高原肺水肿和(或)高原脑水肿。

2) 高原肺水肿:是最常见且致命的高原病,通常在快速进入高原地区2-4天内发生。高原地区居民短期到低海拔地区,再返回原地也可发病。常常先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头痛、乏力、呼吸困难、干咳逐渐加重,发绀、心动过速、端坐呼吸、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肺部用听诊器听诊可以听到干、湿啰音。过劳、寒冷、呼吸道感染者容易发病。

3) 高原脑水肿:是罕见但最严重的急性高原病。大部分病例是进入海拔3600米以上地区1-3天后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伴有呕吐、精神紊乱、幻听、幻视、语言障碍,以后发展为步态不稳、昏迷。

2. 慢性高原病:较少见。主要发生在久居高原或少数世居海拔4000米以上的人。可表现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1) 慢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称为慢性高原反应。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手足麻木,有时可有心律失常或短暂性昏厥。

2)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是继发于高原缺氧的常见表现,是一种生理性适应代偿反应。红细胞计数超过7X1012L,血红蛋白在180g/L以上,血细胞比容超过0.6。患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颜面发绀或杵状指(杵状指是一种慢性缺氧的表现,如下图)。由于血液粘滞性过高,可有脑微小血栓形成,引起短暂脑缺血发作。

3) 高原血压改变:世居或者久居高原者,通常血压偏低。

4) 高原心脏病:多见于高原出生的婴幼儿。成年人移居高原6-12个月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咳嗽、右心衰竭。

如何诊断是否得了高原病呢?

1. 病史:初次进入高原或回到平原居住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或从高原至另一更高处。发病地区的海拔高度。从进入高原到发病经历的时间。发病有无明显的诱因,如登高速度过急、体力活动过大、寒冷或气候改变、饥饿、疲劳、失眠、晕车、情绪紧张、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病后有无经吸氧或转往低处(3000m以下)病情自然好转史。进入高原前或发病前有无类似症状发作。

2. 血液学检查:急性高原病患者血液学检查阳性指标不明显,但可有轻度白细胞数增多;慢性者红细胞计数超过7.0×1012/L,血红蛋白浓度超过180g/L,血细胞比容超过60%。

3. 心电图检查:慢性高原心脏病患者表现电轴右偏、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劳损、T波倒置和(或)右束支阻滞。

4.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这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出现高原病如何治疗?

1. 休息:一旦诊断为急性高原反应,症状未改善前,不应继续登高。应该卧床休息,补充液体。

2. 氧疗:经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几乎全部病例症状缓解。

3. 药物治疗:当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给予药物口服对症治疗。当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时应及时送到医院采取相应的有效治疗。

4. 易地治疗:症状不缓解甚至恶化的患者,应将患者转运到低海拔地区。一般来说,下降300米症状即可明显改善。

我们可以通过做些什么来改善高原病的症状吗?

如果我们出现轻度的急性高原病症状,就应该休息。在感到好转前,不要旅行或攀至海拔更高的地区。如果症状在1-2日后仍未消退,转移至海拔更低的地区也会有帮助。如出现头痛等症状,要及时遵医嘱对症治疗。如果被鼓动继续攀登,尤其是与他人一起,务必休息以防症状加重。如果与我们一起攀登或旅行的某人有高原病的症状,请与其待在一起以便需要时能寻求帮助。如果出现严重的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症状,应当马上尝试寻求帮助,并立即转移至海拔更低的地区。

高原病如何预防?

预防高原病的最佳方式是避免迅速转移至海拔较高的地区。缓慢登高可让您的身体有时间去适应。

1. 如果要前往海拔很高的地区,可计划将行程拉长至数日。

2. 如果是徒步旅行或攀登,则最初数日不要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并且要避免饮酒和使用安眠药。

3. 徒步旅行时,可在白天前往海拔较高的地区,而每晚则返回到海拔略低的地区睡觉。

4. 如果曾患过高原病,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以防再次患病。

5. 进入高原前应加强对高原环境特点、生活及高原病知识的教育。

6. 患有心脏、肺、脑等器质性疾病、严重神经衰弱及呼吸道感染者不宜进入高原地区。

7. 避免剧烈运动,进行适应性锻炼。

在准备进入高原之前,我们可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哪些人群不宜进入高原?

1. 良好的心态,提前了解高原地质、气象及高原病知识,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没有必要的紧张,那样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

2. 进藏前一定要重视注意体检。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心,肺,脑,肝,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严重心肺疾病、发热疾病、患有感冒和过度疲劳的人员,最好不要进藏或推迟进藏。切不可抱病入藏。

3. 进藏前适度加强体育锻炼。

4. 对于进入高原之前,有人会推荐口服大株红景天之类的口服药。短期服用的话,效果甚微。

5. 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休息好,养精蓄锐。

6. 戒烟戒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进入高原后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品,注意清洁卫生,不要进食过量,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

7. 自备一些感冒、肠炎、消炎、治疗腹泻等常用药品,以及一些常见的高原反应药。尤其要准备氧气,以备不时之需。

总结与推荐:

●动脉血氧分压(PaO2)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导致渐进性组织缺氧。机体对低压缺氧的正常代偿反应称为环境适应(acclimatization)。不同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差异较大,并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低氧应激程度(攀升速度和到达高度)、机体对PaO2下降的内在代偿能力和其他外在因素。环境适应过程在攀升数分钟内即开始,但需数周才能完成。

●高原病(HAI)是在初次上高原后或在高原进一步攀升后可发生的病理综合征的统称,包括急性高原病(AMS)、高原性脑水肿(HACE)和高原性肺水肿(HAPE),前两者累及脑,后者累及肺。

●与高原病发生高风险相关的个体因素包括:

•HAI既往史

•上升速度

•到达高度,特别是睡眠高度

•适应环境前进行剧烈的用力活动

•影响环境适应的物质(如酒精)或情况

•影响呼吸(如神经肌肉疾病)或循环(如肺动脉高压)的共存疾病

●持续攀升会增强缺氧应激,机体需要更大程度的生理和行为适应以维持功能。上升速度越快、海拔越高,则缺氧应激越强。

●在有充足的时间适应环境时,大多数人可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上升至高海拔区。对于已知缓慢上升时仍易发生高原病者,以及其他出于便利考虑(如去山区景点的游客)或工作原因(如救援人员)必须快速攀升者,预防用药可能有益。

●逐步缓慢攀升是预防或改善高原病的最可靠、最安全方法。总体原则是,平时居住于海拔1500m以下者应避免陡然攀升至海拔2800m以上的睡眠高度。环境适应过程中应避免使用镇静催眠药。禁酒最为安全,但单次饮酒不太可能造成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认为我的科普对您有所帮助,动动小手点个赞和关注。如果您对毒蛇咬伤有疑问也可以留言,共同讨论。如果大家想了解哪一个疾病,也可以留言告诉我。您的关注,是我奋勇前行的动力!

#青云计划# #健康真探社# #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


参考文献
Hackett PH, Roach RC. High-altitude medicine. In: Wilderness Medicine, 6th ed, Auerbach PS (Ed), Mosby, Philadelphia 2012. p.2.
West JB,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 The physiologic basis of high-altitude diseases. Ann Intern Med 2004; 141:789.
Gallagher SA, Hackett PH. High-altitude illness.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004; 22:329.
Schoene RB. Illnesses at high altitude. Chest 2008; 134:402.
MacInnis MJ, Wang P, Koehle MS, Rupert JL. The genetics of altitude tolerance: the evidence for inherited susceptibility to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J Occup Environ Med 2011; 53:159.
West JB, Schoene RB, Milledge JS. High Altitude Medicine and Physiology, Hodder Arnold, London 2007.
Wolff CB, Richardson N, Kemp O, et 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arterial oxygen extraction at altitude. Adv Exp Med Biol 2007; 599:183.
Calbet JA, Lundby C. Air to muscle O2 delivery during exercise at altitude. High Alt Med Biol 2009; 10:123.
Basnyat B, Murdoch DR. High-altitude illness. Lancet 2003; 361:1967.
Stream JO, Grissom CK. Update on 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pathogene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008; 19:293.
Johnson PL, Popa DA, Prisk GK, et al.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during sleep at 3800 m: Relationship to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nd sleeping oxyhaemoglobin saturation. Respirology 2010; 15:277.
Bloch KE, Latshang TD, Turk AJ, et al. Nocturnal periodic breathing during acclimatization at very high altitude at Mount Muztagh Ata (7,546 m).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0; 182:562.
Küpper T, Schöffl V, Netzer N. Cheyne stokes breathing at high altitude: a helpful response or a troublemaker? Sleep Breath 2008; 12:123.
Hackett PH, Roach RC. High-altitude illness. N Engl J Med 2001; 345:107.
Bärtsch P, Swenson ER. Clinical practice: Acute high-altitude illnesses. N Engl J Med 2013; 368:2294.
Duster MC, Derlet MN. High-altitude illness in children. Pediatr Ann 2009; 38:218.
Durmowicz AG, Noordeweir E, Nicholas R, Reeves JT. Inflammatory processes may predispose children to 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J Pediatr 1997; 130:838.
Choudhuri JA, Ogden LG, Ruttenber AJ, et al. Effect of altitude on hospitalizations for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Pediatrics 2006; 117:349.
Pashankar FD, Carbonella J, Bazzy-Asaad A, Friedman A.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elevated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 in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Pediatrics 2008; 121:777.
Niermeyer S. Going to high altitude with a newborn infant. High Alt Med Biol 2007; 8:117.
Richalet JP, Chenivesse C, Larmignat P, Meille L.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down syndrome,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s. High Alt Med Biol 2008; 9:179.
Röggla G, Moser B. 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at moderate altitude as first manifestation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a 14-year-old boy with Down Syndrome.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006; 17:207.
Durmowicz AG. Pulmonary edema in 6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during travel to moderate altitudes. Pediatrics 2001; 108:443.
Luks AM, McIntosh SE, Grissom CK, et al. 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ltitude illness.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010; 21:1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