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1日讯(记者王怡人 通讯员袁柯宇)经过4个月实验,东湖长出2.6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1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在东湖最大子湖郭郑湖鹅咀处临水而望,湖水清澈明净,碧波荡漾下,水草丰茂摇曳,小鱼在“水下森林”中穿行,水鸟在湖面翩跹嬉戏。
(图为夜幕下的东湖“水下森林”。市碧水集团供图)
“墨绿色呈蒲扇状的是金鱼藻,羽毛般团成簇的是狐尾藻,一条一条摇荡在水里的是苦草。”武汉碧水集团水投公司现场负责人李宇告诉记者,今年4月,东湖水环境提升项目开始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对底质改造、围挡隔断、包裹种植等措施的比对实验,定时监测评估植物生长、水质改善成效,这片丰茂的“水下森林”就是为期4个月的实验成果。
上世纪60年代,东湖水草丰盈,有“草湖”之称,后因水质受到污染,湖内水生植被骤减,“水下森林”难觅踪影。
(图为俯视4片示范区。记者刘斌 摄)
“我们希望以点带面,逐步恢复东湖原来的模样。”李宇介绍,东湖水生态修复不是一日之功。经过前期不断治理,2017年,东湖主湖水质进入“Ⅲ类时代”。去年3月,郭郑湖40年来首度监测到Ⅱ类水质,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今年4月底,东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前,郭郑湖的水体鉴定结果为:水体透明度低、生态系统不完善。碧水集团水投公司决定营造适合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条件,重建结构完整、物种多样、自我稳定的清水型生态系统。
(图为工作人员乘舟护草。记者刘斌 摄)
出于实验目的,该公司开辟了4片示范区,按照不同配比种下多种沉水植物,累计近42万丛,品种有苦草、轮叶黑藻等。“这些植物对水体氮磷吸收效果良好,有助于降低水体的污染。”经过工作人员定时对水生植物生长、水质改善、底质情况等进行监测,“水下森林“目前长势良好,经受住梅雨期水位暴涨、水体变浊的考验后,郭郑湖水体生态系统现已趋于稳定,湖水肉眼可见地变清变亮。
(图为“示范区”远眺。记者刘斌 摄)
记者现场看到,两名工作人员乘着小舟到郭郑湖湖心养护水草,4片示范区用“ABCD”浮标标注出不同区域。远远看过去,实验区比3个足球场还要大。
(图为水下森林。市碧水集团供图)
“这4片示范区风浪大,水深不同,具备硬质砂石、淤泥等不同的底质条件,集中了东湖生态修复可能会遇到的痛点难点,具有代表性。”李宇告诉记者,实验一旦成功,不仅可以验证东湖水质提升工程中使用生态修复各项技术的必要性,也能为之后扩大东湖生态修复范围提供样板。下阶段将继续探索和优化“实验田”,检测和调控水生动植物群落,为“水下森林”扩域、东湖后续开展大规模水生态修复工程打好基础。
【编辑:邓腊秀】
1.文章《武汉东湖水下森林,武汉东湖水下森林图片》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武汉东湖水下森林,武汉东湖水下森林图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