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数字藏品。

5月26日,江苏省演艺集团4件数字藏品线上出售,瞬间“秒光”;5月30日,3.2万名网民“秒杀”2999份扬州非遗数字藏品《群仙贺寿图》;6月4日,民俗主题公益数字藏品《千年盛行吴地端午》吸引近1.5万人次抢购……在元宇宙概念、区块链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藏品“忽如一夜春风来”,呈遍地开花之势。如何理性看待当下热闹的数字藏品市场?数字赋能文化还将激发哪些多元可能?其未来前景怎样?

动辄“秒光”“售罄”,

数字藏品风头正劲

老照片里的西湖,一展秀丽湖光山色;多姿多彩的美术作品,呈现峨眉如诗美景……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打开“鲸探”平台,一组“大美河山”数字藏品引人注目,其中有图片、视频、美术作品。除此以外,避暑山庄72景、龙门石窟的“飞天”,经过数字化呈现,也都成为待价而沽的数字藏品。

记者注意到,这些数字藏品大多标价8元、18元、25元,通常限量发行1万份。一个个藏品下,出现“已售磬”字样。

当前,我省不少数字藏品也纷纷在网络上激起一波波热潮。江苏省演艺集团推出的4件戏曲数字藏品,分别为《牡丹亭·惊梦寻梦》《牡丹亭·拾画叫画》《素昆·奔》《素昆·藏》,每件数字藏品限量发售1万份,每份售价18元,瞬间“秒光”。老字号南京十竹斋的首批笺画“凤子、卿云、探梅、柳下、杏燕、义竹、邺架、达旦、环佩”共9款数字藏品,发行总计4.5万份,首发当日开售两分钟即售罄,销售总额270万元,围观总人数达132万人次。

有人说,眼下可谓“万物皆可为数字藏品”。数字藏品,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生成唯一标识凭证的数字化作品或艺术品,其展现形式可以是数字图片、音乐、视频,也可以是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阿里、腾讯、京东、B站等互联网企业都推出了数字藏品平台或产品。

已成功打造一系列数字藏品的南京安链科技负责人郭伟告诉记者,上线一款数字藏品,首先要获得IP方授权,接下来是对授权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可以动态化、视频化、3D化等,然后再拿到区块链平台“铸造”,比如限量1000份,就铸造1000份,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时间戳、加密算法、难以篡改、可追溯等特征,将藏品数字化之后存储于区块链,并生成与每份藏品对应的唯一数字凭证,又叫“哈希值”,其本质就是一份确认物品归属权的证明。消费者购买数字藏品,也就拥有了该藏品的确权证明。

在全世界范围来看,数字藏品的外延更大,通常被称为NFT(Non-fungible token),意即非同质化通证,被运用于音乐、体育、家电数码等各种场景,甚至有研究机构将医学专利用NFT发表。而在国内,数字藏品的内涵缩小,目前更多是指藏品、艺术品。

“数字藏品的火爆,离不开席卷全球的元宇宙、区块链热潮。”扬子江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负责人、南京纯白矩阵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吴啸关注到,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等也纷纷推出一系列数字藏品,这种“把美术馆往元宇宙里搬”热潮的兴起,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区块链技术的革新。同时,疫情影响之下,大众消费方式有所改变,去现场感受古典艺术的客流量减少,不少观众日渐习惯“线上”看展或购买纪念品。“比如,今年冬奥期间,很多人抢不到冰墩墩,就选择购买数字版冰墩墩,也算是另一种‘圆梦’。”

数字化“二创”,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新路径

用户购买数字藏品,到底买的是什么?他们是受哪些内容吸引?

记者梳理目前国内的数字藏品种类和形式发现,简单的有图片、视频、美术作品,还有经过二次创作的3D、VR视频或“皮肤”、游戏等更新潮玩法。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做成3D形式,能翻转、放大、缩小,公众可以清楚看见文物上每一处细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推出的《只此青绿》数字藏品纪念票,精选5张剧照和1幅书法题词,设计成纪念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的话剧《红楼梦》数字藏品是视频演出片段,观众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可以进入大观园……或借助火热文化IP,或发掘深刻文化内涵,这些数字藏品激活了数字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苏的知名文化IP众多,这次省演艺集团推出的数字藏品,用水墨动画技术“重现”施夏明饰演的柳梦梅、孔爱萍饰演的杜丽娘,柯军饰演的林冲,则首次将昆曲里身着现代长衫的这个人物形象带入虚拟的“宇宙星辰”。老字号十竹斋在数字藏品领域首度试水,选择文化瑰宝《十竹斋笺谱》为原型进行数字再创作,通过将笺谱之美与数字科技相融合,以视频动效为创意形式,对400年前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进行重新解读和串联演绎。

“好的数字藏品,既满足审美需求,又具有收藏价值。”郭伟告诉记者,前几天高考期间,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携手安链科技,发行金榜题名、庄瑶殿试卷、明远楼这3款数字藏品,表达对高考学子的美好祝福。其中,“金榜题名”采用古典画风,以视频形式呈现科举放榜和状元游街场景;“庄瑶殿试卷”是末科进士庄陔兰的祖辈、嘉庆进士庄瑶的殿试卷,二创过程对该试卷进行了3D处理,使之更为逼真;“明远楼”是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所谓登高明远、更上层楼,寓意美好。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顾颖是《江苏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研究报告》系列图书的主编。他认为,“数字藏品”是传统艺术市场之外的新兴业态,“传统收藏是对稀缺奢侈品的独占,如今使用数字加密的办法,使得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品可以进入千家万户,这对于普及文化知识、提升公众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回归艺术本源,

这里没有“暴富神话”

当“秒光”成为数字藏品的高频词,随之浮现的问题是:哪些人在买数字藏品?购买是为了个人欣赏还是“持股待涨”?亦或是转手赚差价谋暴利?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网友关注数字藏品,有人是尝鲜、有人是热爱、有人是跟风,不一而足——“虽然是虚拟的,但真的很精致,放大后还能看到细节!”“感觉身边的人都在买,我前两天也买了。”现在的年轻人群体本就是互联网“原住民”,许多人从小就玩网络游戏,虚拟世界里看似不经意的游戏皮肤、道具,他们都愿意为此付费。

“数字藏品本身自有一套价值逻辑,这就是今天大多数人都在关注的‘虚拟经济’。”吴啸说,国外的NFT大都依托以太坊之类的区块链公链发行,可以进行交易,价值飙升很快;而当前国内的数字藏品平台基本上以“联盟链”为主,鼓励收藏,但不开放二次交易。

尽管如此,今年以来国内数字藏品二级市场已初显苗头,大多采取的是线上赠送、线下交易的方式,数字藏品被“爆炒”的例子并不鲜见。去年上线的敦煌元素的某数字藏品,就曾被传在二手交易平台炒至最高150万元一个。

数字藏品的价值到底该怎么判定?“这可能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人士进行评估。”顾颖认为,目前中国的数字藏品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数字艺术品,通常由艺术家创作、委托数字藏品平台发行;二是具有收藏或纪念意义的数字藏品,如三星堆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推出的文物类数字藏品。“要警惕数字藏品这种形式被用作投机性投资,注意市场可能存在的经济泡沫或庞氏骗局。”

爆炒的风险不言而喻,有的NFT平台一夜之间消失,有的藏品疯狂跌价,有的借钱买来的高价数字藏品无人接盘……针对数字藏品乱象,当前一系列监管措施日趋严格。

今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提到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今年4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数字藏品有关情况座谈会,与会专家认为,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正规授权方式利用文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创新创作,文博单位不应直接将文物原始数据作为限量商品发售。

一系列政策出台,给出一个鲜明导向:建立健康有序的数字藏品市场,远离因盲目炒作产生的风险。

南京区块链产业应用协会(NBIA)监事长戴瑜认为,数字藏品是艺术品的数字化表达,其收藏价值主要还是取决于藏品自身的艺术性,所以不建议消费者抱有投资心态购买,数字藏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去金融化”和“回归艺术本源”,消费者要选择靠谱的平台进行交易。

万物皆可数字化,

拓展产业迭代新场景

数字藏品,只是我们迈向“元宇宙”时代过程中初始阶段出现的一个衍生品。新技术拓展了人类的想象力边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突破,数字藏品相关技术的发展会给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万物皆可数字化,人人都是数字人。”戴瑜说,随着区块链、VR等技术发展,未来的应用场景会有很大突破,艺术品的数字化表达形式将更加多样,数字藏品的边界和外延也会不断扩大,“到那时,数字藏品会成为每个‘数字人’在元宇宙世界中身份地位以及审美的标榜和展示。”

对于数字藏品相关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场景,郭伟表示十分看好:“现在的数字藏品仅仅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to C’应用,更广泛的‘to B’应用已在酝酿中,文旅、体育、乡村振兴等各领域都可以开发出应用场景,带动产业发展。”郭伟透露,现在他们已经在和一些景区合作开发数字景点项目,未来可以让人们线上逛景点,也可以把一些线下的权益打包通过数字文创发售给用户。

来自南京的艺术家段革新于去年底入驻国内首家艺术元宇宙社区“Meta彼岸”。如今,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段革新已经拥有一座完全由自己设计的虚拟艺术馆,其内部是一个环形走廊螺旋向上的双层结构,走廊两边依次展出她的画作。当段革新登录该空间,就会出现一个虚拟人物形象,头顶显示“大段”字样,“这是我自己设计的元宇宙空间里的段革新。戴上VR眼镜,你能身临其境地走入我的艺术馆,和馆内的艺术装置互动。”在段革新看来,在元宇宙社区的数字艺术品,必须用元宇宙那套特定语言来创作——它一定是非常符合元宇宙语汇的东西,它的玩法也一定符合元宇宙世界的游戏规则。

一个充满想象也充满挑战的数字文化世界,正在向我们打开大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更多的文化IP乘着这股数字东风腾云而上,飞向更遥远的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高利平

编辑: 陈洁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