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西江悦鱼,喜欢一个人发呆,看书,行走。让我们一起去山水田园,烟火市井里,体验红尘的活色生香,感受一样或者不一样的百态人生。

在中国四大古城,四川阆中古城东北45公里,阆中与旺苍交界处,老君山与慕贤山之间,有一个1500年历史的奉国城。

这里地处秦巴腹地,历来就是蜀道上的要冲之地,最早的蜀道–米仓古道就从这里经过,形成了贸易聚集地。据史料记载,公元509年,南朝梁武帝这里设置白马义阳郡及义阳县。公元555年,西魏恭帝改白马县为奉国县。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奉国县被撤,奉国县存在729年。

明代在这里设置奉谷乡,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扩建了新场,老场传说有龙镇守,就叫做老龙场,扩建的新场命名为新凤场,据说是因为场旁的小山有凤鸟栖歇过。有龙有凤,龙凤呈祥。

清道光年间,改名为老鹳场,因为场镇形似一只鹳鸟。鹳观读音相近,1981年改为老观。

老观古镇东通巴中,南至阆中、仪陇、南充,西接苍溪,北连旺苍、广元,是川东北地区有名的旱码头,有“川北粮仓”的美誉。

现在的老观古镇,最值得一看的,当然就是当年的大清官仓了。

道光年间,为方便蜀粮北运,官府征用当地财神庙改成粮仓并进行扩建,原来有四间,现在仅存两间,仓库长8.6米、宽4米,容量大约为200余吨。

粮仓最早叫做“济仓”,采用抬空式地基,四周用圆木作为立柱,立柱中间是一指厚的木板一层一层砌成墙体,木质墙体已经被岁月侵染成了浅褐色。

仓库下面有地楼,铺设地板,用横梁支撑,地楼与地基表面形成了高一米左右的距离。在木地板上存放粮食,既能通风透光,又保证粮食不受潮。

粮仓下面有设有出粮孔道,由上下拉动的木板控制,将木板上拉,粮食就从孔道里流出来。

老观古镇日照充足,生态良好,所产稻谷质量上乘,以粒大饱满、色泽好、口感佳成为历代宫廷贡品,解放后还曾出口欧美及东南亚,据说古粮仓后来便成了储藏“奉国大米”的仓库。

“新秋夜何爽,露下风转凄。一磬竹窗外,千灯花塔西。”这是唐代僧人陆海所作的《奉国寺》,从诗里可以想象当年奉国寺的风采气象。

奉国寺,建于唐以前(也有说建于西魏),清康熙时重修,民国二年改为高等小学,现在是老观中心小学,学校的两尊石狮子,据说是北魏时期的。

三谯广场是为了纪念西汉武帝的臣僚谯隆、谯玄、谯瑛,老观是三谯故里,汉武帝元封年间,谯隆举荐同乡落下闳给汉武帝。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汉武帝时任待诏太史,浑天说创始人之一,创制出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证的第一部历法《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

落下闳定下正月为岁首,确立了春节,到今天我们仍然是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头,所以落下闳被为"蜀中前圣"、"春节老人"。他的家乡四川阆中也成为春节文化之乡。

义阳楼,又叫高楼子、魁阁,戏楼子,始建于清光绪六年,高三层,木质穿斗结构,据说是与阆中古城华光楼是同一个师傅修建的。现在看到的是2010年重建的。

老龙场街道设有两道石牌坊,当地叫“栅子门”,上栅子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下栅子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一个作用是为了防盗防匪,另外更有风水上“招财聚财”之说。原来都被毁坏了,现在看到的是2010年修复的。

这里还曾是川陕苏区红色沃土,当年红军曾在老君山战斗过。

1933年9月,苍溪县苏维埃迁到老观场老龙街谢家大院,改名为阆苍县苏维埃,在原彭家大院成立苍溪县苏维埃革命法庭和保卫局。

1934年9月,红四方面军在老龙街刘家大院内,设立中共阆苍县委。

有3000多名老观儿女参加了红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