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秋天到哪里旅游好玩

2023-03-23 08:14 14次浏览 旅游

每年秋季,算得上是苏州最绚烂多彩的季节,整座城市好像被人打翻了调色盘似的,火红的、金黄的、翠绿的……点缀着原本水墨色的古城,浑然天成,美得叫人窒息。

而在这些颜色里,最有典范的当属苏州红的代表——天平山的红枫了。

天平山,远在苏州城西,最高峰不过两百多米,比东方之门都要矮上一头。但是自古以来,那里就是人们争相前去攀登、观赏的好地方。

那么,我们去天平山到底看什么呢?

看红枫,看奇石,看清泉,当然也少不了看范仲淹。

范仲淹祖籍苏州香山,出生于河北真定府,后来随家人搬回苏州。

不幸第二年父亲范墉便去世了,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当时在苏州为官的山东人朱文翰,范仲淹于是改名朱悦,是在朱家长大成人的,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考中进士,才改回原姓。

天平山是范仲淹先祖的归葬之地,其高祖范隋曾定居苏州,几代范家人也都是葬于此处。北宋时期,宋仁宗赵祯将天平山赐给了范仲淹,俗称范坟山或赐山,至今,天平山中处处有范家遗踪。

我们总说苏州历史悠久,但在年纪超过1亿岁的天平山面前,苏州就是个襁褓里的孩子。也正是因为经历了亿万年风吹雨打,天平山的山石不断开裂、风化,才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万笏朝天,千姿百态。

自然的奇观在老百姓眼里则被演绎成生动的传说。据说天平山原来的岩石朝向比较奇特,石尖都是横向刺出的,从风水角度看非常不友好,特别不适合用作墓地。

但范仲淹并不相信这种说法,坚持把祖坟迁到了山上。苏州百姓都打心眼里感谢、敬重范仲淹,知道了这件事着急啊,赶紧向上天祈祷一定要保佑他。

结果没多久天平山上的岩石全部立起来了,远远看去就像大臣们上朝时用的笏板一样,于是天平山也有“万笏林”的别称。

传说归传说,要是为天平山的奇石一一做传记,那么出本“石头记”都不是问题。神似一只大鹦鹉的鹦鹉石、从天外而来的飞来石、如破土春笋的玉笋石……

挤过一线天,穿过石屋洞穴,再经过犹如一支擎天巨笔的卓笔锋,最后就能达到山顶,这里出人意料的有块相当开阔平坦的空地,可以容纳好几百人,难怪会叫做天平山。登高远眺,烟波浩渺的太湖就在眼前,似乎触手可及。

自从宋仁宗把天平山赐给范仲淹后,这里就贴上了范式的标签。但其实最早让天平山名扬四海的却是范仲淹的前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在担任苏州刺史的时候喜欢到处游历,有一次他去爬天平山爬累了,却有了意外的收获,他发现了一泓清泉,尝了一下,顿时神清气爽,不由得诗兴大发,写下了“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的诗句,让这白云泉和天平山一起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原来这里有一个中间空的竹管插在石缝中,将泉水导到池中央的一个钵盂内,水位稍稍高出钵盂却不外溢,所以白云泉又名钵盂泉。

这钵盂瓷色斑斓,在李根源的记载中,20年代时有个日本人想出600元买这个钵盂,这里的僧人认定这是雍正时期的宝贝,不肯出售。

可惜在文革中钵盂失踪了,现在是用一个普通的陶钵代替了。泉边原有白云亭,是乾隆三年建的,后改题为“云泉精舍”。

可惜白居易没见过天平山满山的红枫。

百年后的明代,范仲淹的后人范允临从官场辞了职,回到了苏州,一心一意就想重新把天平山收拾得漂亮些。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夫人是苏州留园主人徐泰时的女儿,古典园林的审美大概也写进了基因里,于是夫妻二人携手,造出了天平山庄,同时范允临可不是空手回苏州的,他从福建带回了三百多株枫树苗,将它们种在了天平山上。

到如今山上还有一百五十二棵他当年种下的古枫,和后人们种下的千余棵枫树一起,在深秋里,肆无忌惮地展示层林尽染的瑰丽。

如果白居易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不知又会留下怎样美好的诗句呢?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到苏州,其中四次驾临天平山。当时乾隆的队伍从枫桥五马并驱,经寒山岭,过童梓门直达天平山。现在童梓门依旧,而御道已改了颜色。

古时御道用砖铺成人字形,寓意皇帝处于苍天之下,万人之上。高义园坊位于天平山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第一次驻跸天平山,感念范仲淹捐宅创立义庄,资助族中贫困者,于是取杜甫诗中“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的意思,御书了“高义园”三个字,以彰范氏之高节。

红枫、奇石、清泉,还有天平山庄、范公祠、高义园,甚至是为乾隆修建的御道……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天平山都是苏州深人爱的一个去处,既是为了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也是为了先贤们的高义与风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