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610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魏纬@乌兹洋媳妇迪迪和纬纬,31岁,山西人,在乌兹别克斯坦已生活了5年。

26岁,我来到乌兹别克斯坦做俄语翻译。这里男少女多,崇尚一夫多妻,号称是“男人的天堂”,女追男是正常现象。就在这里,我认识了小7岁的爱人,她扛着父母的压力,认识仅仅四个月,我们就“闪婚”了。

结婚时,我在当地花8万元买了一套60㎡的婚房,岳父母没有要一分彩礼,还花钱买了家具家电,整个婚礼我只花了三四万元。孩子出生后,爱人在家带孩子,我负责养家。

有人说,没有祖国的人就像没有家的孩子,永远都是孤独的。在这里,我见识了太多奇葩风俗,感觉终究还是祖国好。现在我只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机票降下来,带着爱人和孩子一起回国跟父母团聚。

(在老家举办中式婚礼)

1991年,我出生在“煤都”山西大同。父母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尽管每天起早贪黑地做农活,家里生活也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自制独轮车、滚铁环等是我全部的童年生活。

父母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好好读书跳出农门,为家里争光。我还有个弟弟,可惜他从小就不怎么爱学习,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现在在老家开挖掘机。

我在村里读完了小学,因为教室是用泥土垒起来的,墙壁透风,下雨天还会漏水。班里学习氛围不怎么好,大家上课就睡觉,下课就非常精神,满山跑。我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小学毕业考试都不知道考了多少分。

初中,我到了隔壁乡去就读,因为我二叔是那里的老师,父母想让二叔照顾我一下。但是学校离家很远,需要住校,周末回家我要骑自行车往返60里地。

(我们一家三口)

学校居住条件很简陋,冬天宿舍非常冷,还不让烧煤炉,在大半夜我经常被冻醒。于是读了一年,我就转学了。

之后,我转到了镇上的中学。这里有我很多小学同学,都是爱玩的伙伴,上课乱糟糟的,学习氛围很差。当时我的成绩在班上,算中上水平,尤其是英语,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

就从那时起,我开始对英语感兴趣,特别爱听英文歌,像后街男孩、西城男孩等歌曲反反复复地听。现在家里还保存了很多英文歌曲的录音磁带。

第三年,家里找人把我转到了县城中学的素质班,就是好学生聚集的班级。在那里,我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班主任。

他对学生非常严格,大家对他又爱又怕。班里学习氛围非常好,而且学校管理也很严格,不允许学生私自外出。

(老婆在中国老家的江边玩,很喜欢这里的环境)

在班主任的严厉管教下,我顺利考上了市里的实验中学。当时市里明确规定,县区学生原则上不能报考市里的中学,但因为我中考分数比较高,就被特招过去了。

那时候,网络也开始普及,家人还特意给我买了电脑。从此,我从网络上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脑上听到了一首俄罗斯的经典老歌《喀秋莎》,立刻就喜欢上了。

我也特别喜欢流行音乐男歌手维塔斯的歌,没事我就打开听。时间久了,我对俄语产生了兴趣,就决心考大学,学俄语。

曾看过一句话:“人生有许多个十年,可是如果刚好是18岁到28岁,那就是一辈子。”

所有流过的汗,都会开出惊艳的花;所有偷的懒,都会结出苦涩的果。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或许在青春时期,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爱人疯狂爱上中国的辣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我真的考上了海南三亚的一所大学,并选了喜欢的俄语专业。在大学,我享受了四年三亚的美好时光。我特别喜欢在海边骑行,吹着海风,看着大海,心情非常愉悦。

课余时间,我经常在学校内勤工俭学,或者是到校外做兼职。因为离家太远,寒暑假我都没有回家,和同学们一起到周边乡镇开补课班,给中小学生补习英语,赚外快。

这些经历,提高了我独立思考和生活的能力,也为我以后出国工作打下了基础。

大学是个开放的平台,在这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眼界会变得更宽阔,思维也会变得更活跃。敢想、敢干是我在大学里最大的收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喜欢骑行,我接触到很多自行车门店,学到了一些经营模式。大学离市区比较远,而且公交车很少,学生出行非常不方便,基本靠骑车。

(小家伙开始学习中国语言了)

于是,我突发奇想,开了一家电动车租赁门面,一天租金30块。当时,我的生意和口碑在大学校园里还是不错的,基本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

但是,后来因为毕业,要出去找工作,我就将门面关了,现在想想还觉得挺可惜的。

那时共享单车刚刚兴起,更没有共享电动车,为了解决学生出行问题,小黄车也才刚起步。我那时做的模式就是共享电动车的初代版本,如果我能一直坚持下去,是不是就会成功了呢?

人生有时就是这么机缘巧合,失去的是机会,更多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和眼界不够高。

易卜生曾说:“经历是一面镜子,学习它,你更能清楚地看到往事。”大学创业这段经历,对我的一生影响挺大的。它让我敢于踏出第一步,敢于和别人不同,不害怕失败。

(当地的商场)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要走得更远,就必须追随内心的直觉走,在兴趣中创造人生价值。

2015年,我大学毕业了。尽管我学的是俄语专业,但英语基础也很好,由于当时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最终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去了非洲尼日利亚当英语翻译。

公司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州,地址在中国自贸区里。这里生活还是不错的,因为靠近大西洋,海鲜非常便宜,大闸蟹1块钱一个,大龙虾60多块钱一个,所以我们饭堂经常有新鲜海鲜吃。

但这里治安非常差,抢劫或者绑架的事情经常发生,所以公司不允许我们自行外出,业余生活很单调,很不自由。

如果要出门,我们都要雇佣警察或保镖陪同。在坚持了12个月后,我感觉自己轻度抑郁了,就卷起铺盖回国了。

(披上幸福的婚纱)

在非洲当了一年的英语翻译,我俄语被闲置了,变得很陌生。我觉得学习了四年的俄语不能丢,于是重新找工作时,方向就瞄准了俄语翻译。

一个偶然的机遇,2017年,我应聘到了一家建筑公司当俄语翻译。刚好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有项目,我就被外派了过去。

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国家号称男人的天堂。它的黄金储量排名世界第四,在众多中亚国家中,富裕程度仅次于俄罗斯,有可与莫斯科匹敌的庞大城市。同时,它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曾被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征服过。

乌兹别克斯坦最严重的是男女比例失调,男少女多。在当地崇尚一夫多妻,尽管政府不允许,但这样的趋势还在上升。

这里早婚现象也很普遍,丈夫要想离婚无须任何根据,只要说一声就可以了,妇女没有离婚自由权。

(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很便宜)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当地男女在婚姻上都有了很大的自由权,可以自由恋爱,双方的权利也更加平等了。

有人说,世间所有相遇,皆是天意。我和我的爱人相识,是偶然,也是必然。我和她姐姐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她空余时间经常来玩,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记得第一次见面时,她来找她姐姐拿学习资料,那时我正在车间里和同事打扫卫生。她主动走过来和我打招呼,爽朗的笑声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一下就吸引了我。

她是那种穷人家的孩子,穿着牛仔裤,花衬衣。衣着朴素,也不化妆,素面朝天。给我最深刻的第一印象是,她脸颊上依稀可见的小雀斑,感觉好普通。但是,我觉得人靠衣裳马靠鞍,稍微打扮一下就很惊艳。

(乌兹别克斯坦的马戏团)

她完全没有害羞的模样,知道我是中国人后,很有兴趣地和我聊中国的美食。因为兴趣相投,我们的话题源源不断,彼此都有了好感。

她家里一共四个孩子,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她最小。她比我小7岁,是那种很单纯的人,眼睛里藏不住内心的想法,认定你了就会跟你一辈子。她和我认识就是以结婚为目的的。

国外的女孩不像国内那么含蓄,喜欢了就大胆地追,主动出击,我就是喜欢她这种简单直接的交往方式。而且这边男少女多,很多女孩都要倒追男的才有机会成家。

因为当地婚姻关系宗教色彩较浓,规定男女双方要有相同的信仰,不能与其他民族的人有婚姻关系。所以,刚开始她家人极力反对她嫁给外国人。

(姐姐家小区)

爱人第一次带我回家的时候,她父母对我不闻不问,一副抗拒的样子,连吃饭都没有叫我一声,我感觉非常难过。那时我们处在热恋期,都非常喜欢对方,我依然下决心要娶她回家。

回到公司后,我跟她姐姐做了深入的沟通,她姐姐觉得我人很好,非常努力上进,也很爱她妹妹,就决定帮我。第二次,我去她家的时候,特地买了中国的特产和当地的珍贵礼物拜访她父母。

再加上我爱人是那种,打定主意就不改变的人,她喜欢我,决定和我在一起,即使是母亲不同意,她也会力排众议。所以,成就这一切要全部归功于我爱人。

我父母很支持我娶国外女孩。因为我常年在国外工作,加上家境也不是太富裕,国内也没有女朋友,他们倒是希望我找个外国女朋友。

(买菜去岳母家)

在乌兹别克斯坦结婚,男方要买房,一套房子大概8-10万人民币。女方买家具家电,费用大概在1-2万人民币。男方负责操办婚礼,大概3-4万人民币。

在这边没有彩礼这一说法,如果男方家庭比较富裕的话,想给多少就给多少。吃喜酒也没有随礼的说法。

认识四个月后,我们就在当地领了证,没有彩礼,举行了一个很简单的婚礼仪式,就在一起了。在办理结婚证时,程序很复杂,我需要在国内开具未婚证明,翻译成中俄双语,拿到公证处做公证,之后还要去大使馆做认证。

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完婚礼后,我又带着爱人回中国老家办了一场。因为岳母身体不好就没有到中国参加,我父母也是因工作关系来不了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传统服饰)

到现在,我都非常感谢岳父岳母这么通情达理,不用举办繁琐的婚礼仪式。如果按照这边的仪式,走完所有程序,至少四天,婚礼仪式也相当复杂。

仪式上新郎、新娘一般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如刺绣精美的小帽和五颜六色的长袍。第一天在女方家以女客为主,第二天在男方家以男客为主。

特别是第二天晚上要揭面纱,一旦新娘的真面目显露于广众面前,欢乐气氛就达到了高潮。第三天,由新娘的父母招待客人,以示庆贺和感谢。第四天,由新郎父母款待宾客,赠送礼品,以示婚礼告罄。

人生看似是偶然的集合,其实也是必然的结局。回想这一切,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在猝不及防的时刻就撞开我的大门,感谢出国的经历,翻开了我人生的另一个篇章。

(自制的辣条)

结婚后,我在乌兹别克斯坦买了一套房子,毕竟租房子不方便。这里房价很便宜,两室一厅总使用面积60平米,四年前购买时大概花了13000美金,折合人民币8万多。

当地没有技术的工人工资很低,一个月大约800人民币,一个中国人一个月的收入比这边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还要多。所以,我就不让爱人出去工作,专心带孩子。我一个人的收入,在当地生活,绰绰有余。

婚后,我爱人只吃乌餐,而我只吃中餐。受我影响,爱人也慢慢爱上了中餐,但我还是不适应乌餐。

生活中小问题很多,但只要双方各让一步就过去了。大方面都是我来决定,爱人都依我,比如孩子的国籍、定居在哪里等等。家庭琐事我一般都不过问,她来决定就行。

(这是“酸草根”非常好吃)

所以,我们婚后的生活还是很和谐的,基本上没有吵过架,红过脸。我妈妈很喜欢这个儿媳,我爱人也很喜欢我妈妈,也没有婆媳关系的问题。

结婚第一年,我带她回了中国。自此,她就深深爱上了中国。这里有高楼大厦,街道也整洁干净,还有很多怎么玩也玩不够的旅游景区和游乐场。而且一进入游乐场,她就像个小孩,在里面玩一天都不腻,其中特别喜欢套马杆和滑轮。

第二次回中国是在她怀孕的时候。我把她送回国,让我母亲照顾她,自此她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中国美食。

他特别喜欢吃烤鸡肉串、酸菜鱼、酸辣粉,还想天天喝奶茶。我还教她做中国的饺子和牛肉面,她都很喜欢。回到乌兹别克斯坦后,她还教她姐姐做中国的饺子和云吞。

(三姐妹在制作中国美食饺子和云吞)

中国辣条也是让她欲罢不能的,每天必须吃几包,吃完还直呼:“这就是家乡的味道,以后要定居中国,下半辈子生活在中国,天天吃辣条。”

在我们的宝宝出生后10个月,我们就回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因为疫情,我们也已经快两年没能回国了。我爱人天天问我什么时候能再回到中国。

不能回到中国吃美食,我们就在当地寻找。这里有座城市叫塔什干,距离我们居住的城市有80多公里,驱车一个半小时。

这里有很多中国的大超市,大商场,里面的吃喝玩乐购都是中国元素,商品琳琅满目。虽然价格要比国内贵3-4倍,但是每次我们都要大包小包地拎回家。

出国越久,就怀念自己的祖国。在家里,我都是跟爱人说中国话,教孩子讲汉语,给他看西游记漫画,讲中国古代传说故事。这是我们的根和脉,不能断。

(执子之手与子皆老)

但让我头疼的是,孩子三岁多了,还不会讲中文。后来,我上网查资料看了,才知道这是因为语言环境太复杂造成的。我跟他讲中国话,我爱人跟他说俄语和乌兹别克语,还有卡蒂克语。四国语言交织着,连大人都困难,何况小孩。

不过现在好些了,我爱人会讲很多中国话了,简单的交流没有问题,我们尽量营造中国语言环境,让孩子学会中文,以后回国内上幼儿园。

我父母也已经很久没见过孩子了,只是通过视频见过,他们非常想念孩子。爱人说:“以后我们要定居中国,让孩子在中国读书,在中国工作,好好陪父母度过晚年。”我很感动我爱人所做的一切。

有人说,没有祖国的人就像没有家的孩子,永远都是孤独的。在国外漂泊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回国。祖国的日益强大,让在外生活的我们倍感自豪和振奋。

(看到玩具挪不开腿)

今年5月底,回国规定相对之前放松了许多。这个消息犹如阴霾天里的一缕阳光,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疫情被控制住,航班机票降下来,我就能够带着爱人和孩子一起回到祖国跟父母团聚了,期待那一天早一些到来。

【口述:魏纬】

【编辑:雪后草原】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