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谢家大院旅游在哪里

2023-03-21 12:26 30次浏览 旅游

中国网陕西11月20日消息称,谢氏省位于陕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山河镇东八岭村。

“洞八岭”村名的由来,是根据村的南面有一个石灰岩溶洞,名为龙洞,村的周围又有八条岭护围,所以起村名为“洞八岭”。地处太行山南麓之巅,在山西的东南门户前沿,雄居太行、威震中原。

谢氏城堡的来历及建筑特色

据考证,谢氏城堡的先祖是公元前399年的申伯祖后裔第12世,生于战国后周安王初(壬午)即洞八岭村谢氏肇基祖林公,约在周烈王初(丁未)即公元前374年,为躲避战国乱世,迁徙到太行山南麓,为抵御外敌的入侵虏掠,而修筑了具有立体防御网络体系和古代氏族社会生活形态的谢氏城堡,距今已2388年的历史。

谢氏城堡共有20个古院建筑群落,4个棋盘院、10个四合院,5个依地所建的不规则院形,两个大小宗庙。城堡内设8个城门,8条胡同,8条丁字街,与东街、西街、上街、下街等4条主要街道相连。有王院、宗庙、上书房、西书房、翰林院、公议巷、议事厅、公堂院、氏族食堂、中药房、茶楼、商铺、戏台、看楼、油坊、骡马店、风水阁等,可谓布局合理,一应俱全。城堡内18个连接通道将20个院落相连,80个室外楼梯通往二楼,180个室内楼梯连接屋内一、二楼上下畅通,840余间房屋内畅外通暗连成网,自然形成了一个立体防御网络体系。建筑面积约15120余平方米,地道及排水系统长约500米,总占地面积30000余平方米,全部是砖木或石砌结构的二层楼。

谢氏城堡20个古院建筑群落中现存诸多遗迹,如第一个院名叫“王”院,谢氏城堡上书房院主楼瓷头上象征诸侯王标志的象形图案“王家”历历在目。有关国家的事情,以公众利益为标准而评议,体现民主意志与法制理念的“公议巷”三个石刻大字高高镶砌在西街城门上,象征帝王文化的龙凤麒麟等砖雕栩栩如生,这正是在用古老的雕刻艺术书写皇亲国戚的诸侯历史。

谢氏城堡中曾有12棵古槐树,直径都在4米左右,1958年被国家征用作了铁路枕木,1976年被烧毁的古槐树于2010年5月17日挖开根部经当地林业局现场测量其直径为3.85米。此国槐生长至直径3.85米,树心再长枯,数百年不死,被烧前仍枝繁叶茂,树龄应在2000年以上。有这么多古文化遗迹和古槐树等,更彰显出谢氏城堡的重大价值。

谢氏城堡独特的立体防御网络体系

谢氏先祖为了防御外敌的侵扰虏掠,自保家族人身和财产的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因地制宜、独居匠心地从地下、屋内、房顶三位一体的完整规划了整个村落的防御体系。青砖蓝瓦四合院、棋盘院鳞次栉比。叠院层楼、依地就势、随形生变、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座座房屋上下畅通,户户贯通,院院连通。更具迷幻色彩的是8个城门、8条胡同、8条丁字街的街道,无论你在迷宫般的屋内穿行或在街道上行走就如同在八卦阵中茫然。

整个村落全是四梁八柱式的二层楼砖木或石砌结构的建筑特色,墙壁为双层,内空外实,冬季补暖,夏季补湿,冬暖夏凉,战争年代可藏粮食和贵重物品。具有古代信息战、阵地战、防御战、阻击战、城防战、地道战的防御结构和城防工事。战乱年代谢氏宗族集体网络式联防,观察哨,瞭望口、进可攻、退可守,能打能藏,交叉掩护,相互支援,信息畅通,传递自如。遇到紧急情况时可迅速从地道、屋内、房顶,以及向迷宫一样的街道撤离或转移,整个城堡地下地上融为一体,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防御堡垒,对来犯者可给予致命的打击。

谢氏城堡古村落遗址,还具有建筑结构巧秒的回音壁和街道中间的空石板地道、地下排水系统等所特有的传音功能,能将街道的声音传导到周围的院落及邻里,真可称为现代信息战的祖先。

谢氏城堡是古代帝王文化、诸侯国属性、申伯祖专用文化的集中体现,是集古代传统民居、庙院宗祠、书院学堂为一体的具有立体防御网络体系和古代氏族社会生活遗迹的古村落城堡,整个城堡内的四合院和棋盘院的建筑与北京的四合院和山西的其它晋商大院完全不同。谢氏城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堪称中国北方民居以人为本、全民防御理念的建筑杰作。

谢氏城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谢氏城堡充分展露了一个家族曾经的辉煌历史,它所传承的是中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文化之根。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中遥望谢氏城堡,看到了以宗族血统为纽带的谢氏家族,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宽容、互助、豁达、思想自由与道德规范等,是人与人、户与户、家与家之间相处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更是谢氏城堡一致对敌防御理念的灵魂,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正是中国哲学的精髓——和谐。

对谢氏城堡古村落的发现与探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看到谢氏城堡的相关资料和报告后,对谢氏城堡的保护与开发极为关注,并于2008年7月17日为此题词:“守住中华遗产”。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先生曾于2008年4月29日和2012年4月5日两次到谢氏城堡实地考察,强调保护谢氏城堡古村落遗迹的重要性。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摄制组也于2008年7月24日至27日到谢氏城堡实地拍摄,并以《探秘谢家大院》为题,于2008年9月11日和12日相继播出。2009年《太行风情》摄制组也实地拍摄并在山西晋城等电视台作了报道,2010年5月30日和6月6日山西卫视作了 《寻找谢氏城堡》专题报道。《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科技报》《太行日报》《山西青年报》《假日文化》《山西画报》《法制周末》《北京晨报》、福建《谢氏研究》、湖北《中华谢氏》《走遍世界》等多家报刊和网络媒体,都从不同角度对谢氏城堡进行了报道。同时也引起国防大学有关将军对谢氏城堡的关注,多次进行交流后,协商到谢氏城堡实地考察的事宜。

谢氏城堡蕴藏着极大的开发价值

谢氏城堡所承载的古村落文明,是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和世界观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研究它是为了探秘藏在深闺的远古文化符码,触摸被遗忘的民族文化脉络,在感悟先人智慧的同时启迪我们的心扉,在给旅游者带来愉悦的同时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让今天的我们了解先哲贤达者留下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准则。

谢氏城堡在传承谢氏宗族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大厦中是一处极其重要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妙结合体。城堡的居住理念、村落布局、外形意蕴等都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宗教、艺术、民俗等文化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摇篮里,谢氏城堡就有近三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回眸历史文化的一处绝佳窗口,被许多知名人士评价为炎黄文化史的“活化石”。谢氏城堡是属于谢氏的,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当今社会的文明发展提供了保护和抢救谢氏城堡这一古老建筑群落的条件和基础,面对谢氏先祖留下的宅院内畅通的立体防御网络体系,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谢氏宗族的大事,对谢氏城堡的抢救性保护和开发利用,更是当地政府和全社会刻不容缓、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对谢氏城堡的抢救性保护重在旅游开发。近几年,作为申伯祖的百世嫡系后裔,笔者怀着对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份责任,怀着对谢氏城堡设计与建设者的崇敬,怀着惟愿中华遗产伟业永存的愿望,怀着创建旅游特色产业的志向,怀着弘扬华夏宗族文化的满腔热血与激情,出于“抛砖引玉、投石问路”的想法,对能否以开发保护创建旅游产业来保护谢氏城堡作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并编辑了《谢氏城堡旅游区项目分析报告》,系统地筹划了对谢氏城堡的开发计划,呼吁社会各界以及谢氏族人都来关注和抢救全国罕见的具有立体防御网络体系和古代氏族社会生活形态的古村落遗迹——谢氏城堡。

期望读者能够推介有战略眼光的投资商、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踊跃投资谢氏城堡的旅游开发,使这一古老的建筑特色和全民防御理念得到保护,使谢氏城堡这一独特的立体防御网络体系建筑艺术遗产焕发商机,在给旅游者带来休闲、娱乐、健康的同时积累更多的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