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在中国安徽通往黄山的必经之路——岩寺高速入口的公路边也有一座斜塔,叫做文峰塔。很多游人只是在奔往高速入口的车上对窗外惊鸿一瞥,才发现像毛笔那样细长的文峰塔是一座斜塔,横卧于塔下的凤山台,就像一方巨大的砚台,笔与砚组合成一处奇妙的人工景观。它不但是一座具有475年历史的古迹,还是一处见证革命历史的旧址(距文峰塔1公里的金家大院曾是新四军的军部)。

今年初春,与朋友相约开启红色之旅,第一站便选择了岩寺文峰塔。

源出黄山南麓的丰乐河流经休宁到达岩寺,河东的文峰公园内孤零零矗立着一座七层白塔,塔身苍劲挺拔。有趣的是塔顶植物茂盛,远观好像戴上了可爱的帽子,塔身也有多处长有植物,绿叶之中间有小花,煞为好看。沿护栏围起的栅栏来到文峰塔下,塔下被栏杆围了起来,梯口封以铁栅栏,禁止游人进入。然而,我在上世纪70年代初却登过此塔,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支内支边”的年头,弄堂里老蒋所在的培新汽车厂内迁到岩寺,那年我搭乘一辆卡车去家乡歙县王村,歇脚在老蒋的厂里。第二天在厂子周围转悠,发现了厂区后面这座瘦削入云、直耸天际的荒芜白塔。那时塔顶的杂树比现在茂盛得多,阳光下像古画上衣着华丽的仕女头上斜依的云髻。踏着杂草丛生的陌路来到塔前,它满目疮痍斑斑驳驳仿佛一座烧焦的废墟。方圆几里地没有人影也没有鸡犬。塔内一条又窄又陡的砖阶如天梯,每个台阶有二三级楼梯那么高,我冒冒失失爬了上去。石阶绕塔身盘旋,从窗口的厚度可以看出塔壁足足有三尺多厚,似与世隔绝。只有每一层楼道的窗洞透进一点阳光,才把我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

我四脚并用爬到塔顶,突然“忽刺刺”一声巨响,定睛一看,原来是在塔内做窝的老鸦被我这位不速之客吓到了,“扑啦啦”扇动翅膀从各个窗洞窜了出去。塔顶昏暗,隐约可见壁上有石像和放灯的凹洞。地上积累了厚厚一层鸟粪和残枝腐叶,中央一座低矮的石台似是供奉所用,黝黑如炭,满是烟烧火燎的痕迹。

多年以后,才知这座白塔叫做文峰塔,是徽州第一高塔。登文峰塔,可远眺黄山烟云,近瞰古镇全貌。如今文峰塔周围的污染企业被拆迁,丰乐河水清澈见底,文峰塔已被很好地保护起来,没有任何商业经营,因此登塔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处景观古迹,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司令塔、点将台。可以这么说,没有文峰塔下的结集,就没有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沿着滨河路南行,文峰塔仿佛一直在注视着我们,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用慈爱的眼神关注着这片土地,走了很远,依然走不出文峰塔的目光。(程介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