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食物沙漠地图》成为微博讨论热点。

北京,杭州,武汉,南京,各大一线新一线城市皆榜上有名。

图/DT财经

按说这些“美食荒漠城市”,叫得上名字的小吃名菜比比皆是,但本地土著却依旧认为城市没有美食。

这种本地人对“哪里好吃”的踌躇,正代表着如今城市间“荒漠化”浪潮的扩散。

而西安,也正在被这种“荒漠化”席卷,成为洪流中的一份子。

如果说,西安是美食荒漠,反驳的理由大概超越1000种。

但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西安人,每顿饭却越来越不知道吃什么。

微博人云:

“当我们说一个地方是美食荒漠的时候,不是说‘月薪十万也吃不到好东西’,更不是说‘三小时内的犄角旮旯里没有隐世美食’,而是说996到肝肠寸断的时候,随便点外卖吃到屎的概率在80%。”

广义上来讲,西安美食驰名中外,历史悠久。

但落到本地土著却不尽然。前段时间外地的朋友来西安旅游,在出租车上问的哥“最正宗的本地馆子是哪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每天吃的,哪有撒好吃的,没撒好吃的。”

美食消亡在本地人的食谱上,就是一个城市“美食荒漠化”的开始。

当回坊闪烁的灯牌变成了“仅供外地人尝鲜”,

当游客游记里的西安美食只剩“永兴坊”和“袁家村”;

当美食博主的评论区都变成了难吃和调侃,

西安这座城市,看不见的“荒漠”浪潮正在席卷而来。

口味越是私人化的小店,却也更加能带来差异化和惊喜。但如今的小店,正在消失。

大数据,西安美食的一生之敌。

大众点评不代表大众。评分也是“仅供参考”。外卖翻了好几屏,都是附近商场的饭馆,自家楼下那家味道不错的老店,评分却从来上不了4。

疫情过后,新的连锁店挤掉了小饭馆,高新一条街,除了城中村,再难找到苍蝇馆子。

城中村里的外卖,也不敢乱点。无数冷冻的食材料理包,在这里找到了低廉的房租,和适宜生存的沃土。

网络尚且如此,如果到现实中走一走,也不难看到西安的“荒漠化”趋势。

城南曲江、高新,昂贵的房租已经难以承载本是平民美食的小本生意,游客成了那儿餐饮消费的主力军。大品牌的连锁快餐遍地开花,拥有独特味道的小店在夹缝里艰难求生。

泡馍能选的大多是“老米家”“老安家”“老马家”连锁,烤肉选择大多是小杨烤肉,三宝烤肉,赵记永利烤肉。朋友聚会吃个饭,只剩海底捞,兰湘子,KINGMOMO。本地人都会戏谑:“正经人谁去大唐不夜城吃饭”。

或是各种口味早已走样到离谱,甚至可以品尝出固定调味剂的“地方美食”: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成都小吃、过桥米线(新晋流行的螺蛳粉,也开始进入这一行列)。

只有少数口味尚可的店铺,靠流量侥幸活了下来,譬如在吃货中流传甚广的老张涮菜,一元烧饼……但成为网红之后的部分老店,口味也变得一言难尽。

西安“美食荒漠化”的另一个原因,是网红店盛行。

口味上的用心、差异和珍贵往往比不过精致装修、热情服务、新奇体验。曾几何时,吃饭的核心诉求不再是“好吃”,而是“照片够不够好看”“够不够有噱头发抖音”。

诸多因素,让西安的美食,越来越不像是“美食”。城市的发展,也让个性化的口味成为人们的奢侈之选。

西安,正在成为下一个“美食荒漠”。

西安,消亡的不只口味独特的小店。

就像发哥之前做的《老手艺》系列一样,消失的还有书店,裁缝,修表匠,等等。伴随这些消亡的,是有老陕烟火气的老街道,是有大爷喝茶下象棋的老社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和生活方式,却搭载和沉淀着一座城市最原本的人情生态。

翻开微博,总有人吐槽”西安这城市越来越没生活了。

仔细想想吧,我们的生活哪儿去了?

大概是跟着翻新的城市,遁入了城市迭代的激流。年初兴庆宫翻新,人们怀旧之情鹊起,一半是怀念旧山水,一半是怀缅旧生活。

高楼街区平地而起,战战兢兢的推出北上广的复制品,迎合却无趣的商业品。”走两条街,能看到3个星巴克,4个瑞幸。“ 朋友这么说。

西安四四方方的道路,联结起一个又一个的商业中心。这些商业区域单个看起来都不错,有公园,美术馆,装修较好的书店。但连起来,却让人感到相似。

就像去深圳找朋友,午饭时间逛街结束,商场里的店都是西贝莜面村,胖哥俩肉蟹煲此类。一瞬间,分不太清楚深圳和西安的差别。不禁自我疑问,都是那些店,我来深圳的意义在哪里。

其次,日渐扩大的西安版图,让人们生活的时空被无限拉长。你住浐灞,我住长安,就是西安人最远的距离。

当约见朋友,约看电影,约饭,这些说走就走的事情,因为时空逆差而被迫变成时间表中的一项,就像学校的课程表和工作的时间表,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时,”生活“就不再是被人享受的褒义词。

当人们的生活逐渐被大数据和时间表包裹,熟悉的“附近”正在逐渐消失。

“消失的附近”,消失的不只是店铺、景观、街道风貌,最重要的消失,是一个个既不那么陌生、又不那么亲密的的人们。他们是支撑起我们联系网中最广泛、也是最薄弱的一环。

不过,不同于北京深圳的发展阶段,西安的"荒漠化"只是初现雏形,还拥有足够的前车之鉴。

现在的西安,附近好吃的店还能找到,有大爷遛鸟下棋的巷子也还没有拆完,我们所熟悉的一些“附近”也还在。

从东门早市的存留,到西仓大集的存留,我们可以看到某些“保住西安老味道”的努力。

西仓从某个角度上代表和反映了西安的生活形态,但属于西安的独特味道绝对不仅仅是西仓。

纵使“荒漠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难解命题,但作为西安居民,我们真的不希望那些凝聚了“老西安生活”的文化,变成地铁站的站名,变成回民街贩售的兵马俑,明信片,变成一个个用于拼贴的符号。

可惜,很多好吃的小店没了。万幸,很多好吃的小店还在。

我们的生活,还没有完全消亡。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