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局的形成先进篇[第61节]作者:温俊宪长篇连载,在每周更新之前的内容中,分析了太湖向东排放到东海的过程中,“吴松江”这条河很重要。
这条连通太湖与东海的河流,也被叫作“松江”、“淞江”,而他流经上海的部分也被称之为“苏州河”。
由于上海的逐渐成陆,以及河道本身的淤塞,现在的苏州河宽已经只有四、五十米了。苏州河不能有效的将太湖之水引入江海的情况,在明朝时期其实已经非常严重了。因此在当时开挖疏通了一条新的河流——黄浦江,承担了引湖水入长江口再入东海的主要任务。而已经变成一条小河浜的苏州河变成了黄浦江的一条支流,原先的出口——吴淞口也成了黄浦江的入江通道。好在名字还未曾变成“黄浦口”,让人们依稀记得吴淞江当年才是太湖流域的第一大江。
吴淞江在春秋时期及至后来近千年中,其实是很宽的一条河流。最宽的地点甚至超过10公里,以至于海潮过大,雨水过少时,它甚至会将海水导引入太湖造成灾害。因此吴淞江两岸本身在春秋时期并不稳定,特别是在南岸经常是一片湿地。如果宽广的江面,以及两岸的湿地,让这条横贯太湖——东海的大江,在春秋时期成为北面苏锡常平原的吴人天然的防线。在携李之战中战败的吴人,最终也正是退守到了吴淞江的北面,以稳定国内形势,积蓄力量以备再战。
如果越国准备从水上进攻吴国,它可以选择从太湖南岸出发,然后向东北方向进攻苏锡常平原;也可以选择在合适的地点渡过吴淞江,然后与吴军在陆地上决战。后者似乎更简单些,因为江面再宽,也不会比太湖的纵深大。越国如果是想与吴国决战于陆地,这条路线能够让他们减少行军的时间。
只是越人最后还是选择了前者,原因有二:一是吴国的地缘特点就是河流湖泊众多,并且在吴人的治理之下(特别是伍子胥到来之后),吴国已经在苏锡常平原打造出网状的水面交通网。吴人甚至能够从水上将自己的影响力幅射至淮河乃至黄河流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水上力量,想要在吴国的腹地取得胜利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越国如果能够控制住太湖的水权,他们就可以向东、北方向任意攻击吴人在苏锡常平原的沿湖据点(特别是吴国的都城),并最终控制住整个苏锡常平原。
基于上述原因,从浙闽丘陵上下来不久的越人,准备在太湖之中与吴国的水军决一死战了。我们并不能因为越国的核心区一直是在浙闽丘陵的腹地,就认为越人不善舟楫。其实从整体上来看,一直沿东南沿海丘陵迁移的越人,有不少是生活在海边,以捕鱼为生的。这使得越国能够招募到足够数量的水手,并打造出漂亮的战船。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从太湖南岸出发的越人,会在哪里与吴国的水军遭遇。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太湖的地图,会发现在太湖的东南角有两个体量较大的岛屿。这两个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的岛屿被称之为“西山岛”与“东山岛”。对于当地人来说,还是习惯于将之称之为“西山”“东山”。
这两座露出水面的“山”又被全称为“洞庭山”,在春秋时的名字为“夫椒”。就洞庭的名字而言,我们很容易感觉到他其中的含义,不过对于“夫椒”这类的名词,我们就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他的意义了。
事实上它与“姑苏”“无锡”一类的词一样,都是古代吴语的发音音译过来的。至于究竟是什么含义,就要靠语言学家都探究了。但将“姑苏”引申出一个有关“姑娘”或“姑姑”的故事;“无锡”变化出一个曾经的锡矿来都属于附会之言了。
可以确定的是,在越人进攻之前,“夫椒”或者说整个太湖的控制权是在吴国的控制之下的。越人能够在太湖南岸,依托杭嘉湖平原打造水军,并不代表他们就能随意驰骋在太湖之中。要想做了这一点,东、西两山是必须争夺的战略要点。有了这两个大岛为依托的话,越国的水军最起码有把握控制住太湖的南部水域。更为重要的是,越国如果以夫椒为跳板,向东攻击前进并登陆的话,将很快到达吴国的都城——吴都(又称“阖闾大城”,现在苏州市区内)。
关于西山和东山两岛,现在是太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号称有72峰,只不过这些所谓“山峰”海拔其实也不过2、3百米。这种高度其实也就勉强称得上是丘陵,如果你是来自真正的山地,包括浙闽丘陵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可能对此会不以为然。
但这些“奇峰”对于生活在太湖平原的居民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景了。我并不能十分确定,出生于杭嘉湖平原南部的金庸先生(浙江海宁),在他年少之时有没有去过太湖游玩。但《天龙八部》中的飘缈峰(地处西山,位列太湖72峰之首,海拔337米),以及天山36洞,72岛的构思应该就是来源于此。身为越人的金庸老先生,甚至还将他的处女作定为《越女剑》可见地理环境不仅对于一个族群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应该说越人选择从水路攻击太湖的东、西两山,在战术上并没有错误。因为以越国的地缘实力,如果与吴国进行长期拉锯的话,是很难占到便宜的,所以越国必须选择一条攻击线路,能够一战而胜。
而越国倾力打造的水军,如果能够取得太湖的控制权,则可以直接进击至吴国的心脏——吴都。为越国水军提供进攻路线的恰恰是那位帮助吴国战胜楚国的伍子胥。得到吴王阖闾器重后,伍子胥首先为吴国打造的就是一个全方位的水运系统。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工程就是建造水陆两栖的“阖闾大城”——吴都。之前我们已经对这座都城的特点作过些许解读,那就是通过水路可以到达城内的任何一个地点。并且每一个城门都是水陆并举,与外面的河道相通。
为了让吴人能够通过水路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吴人在吴都之外的江东地区还疏通了不少水道,这其中就有为攻楚而准备的“胥溪“。我们在“柏举之战”中已经解读过了,这是一条东西向连接长江与太湖,带有人工疏导性质的河流。其实整个太湖流域的水系大都带有人工的痕迹,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在太湖平原看到许多横平竖直的河道的原因。不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太湖水系,已经是二千多年,多少代人不间断修筑的结果了。当年吴人所疏导的那些河道很多在路线上也会有些许变化,甚至变换了很多名字。
除了胥溪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到一条可以溯源到春秋时期的河流,那就是“胥江”。如果说胥溪是用来连接太湖与长江(东西向)的水道,那么胥江就是用来连接吴都与太湖的水道。相比于其他与苏锡常平原腹地沟通的水网,能够连接太湖乃至长江的“胥江”无疑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
如果楚国最终能够攻破吴都,那么他们的水军在顺长江而下,再经由胥溪——太湖——胥江后就能够直抵吴人的心脏了。当然,吴人最初设计这条线路决不是敌人准备的。只不过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同样的线路你用得,你的对手也一样用得。
不过在柏举之战后,楚国水军顺江而下的报复行动,已经被吴人击破了。楚人在损失了两位统帅以及七名贵族之后,甚至被迫将都城北迁至汉江通道中去了(鄀都,今宜城)。问题是吴人的对手并非只有楚人,相比于核心区远在江汉平原的楚人而言,已经控制了杭嘉湖平原的越人更具有地缘上的优势。也就是说越王勾践这次先发制人的水上军事行动,比之楚国水军而言,成功的概率要更高些(上一次楚人还没有机会攻击到太湖)。
如果越国能够如愿占据“夫椒”这个战略要点的话,不仅能够获得太湖地区的水面优势,也相当于打开了吴都的门户。即使不能够一鼓作气顺胥江而下攻入吴都,也可以对吴人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越人甚至可以以东、西两山(岛)为基地,在楚国水军的下一次进攻之时以为后应。而丧失了太湖水权的吴人,即使能够守住胥江不失,也无法确保苏锡常平原与太湖相接的漫长岸线不失。
附:夫椒之战示意图 太湖水系图
现在看来,夫椒确实是吴越两国争夺太湖乃至太湖平原的“天王山”,而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史书中已经记载的很清楚了,那就是越人完败。吴军在取得太湖水战胜利之后,乘胜进入杭嘉湖平原,并最终越过钱塘江攻入绍兴平原。而勾践带着最后剩下的5000甲士在困守会稽山后乞降,从此开始了“卧薪尝胆”的艰苦历程。
吴人之所以没有象上次“携李之战”那样放越人一马,是因为按照既定战略,在对楚战争胜利后的攻击目标就是越国,对于志在江北的吴人来说,是非常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大后方的。而勾践之所以急于发动进攻,也正是获知夫差已经作好了攻越的准备,而希望先发制人,出奇制胜。
越国的水军在“夫椒之战”中落败,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太湖大部以及夫椒本身是在吴军的控制之下,吴军占有地利。更何况在当时吴人使用舟楫的能力,要强于刚从山地之上下来的越人;
二是越人低估了吴人在苏锡常平原打造水面交通系统的战略意义。吴人可以通过这个水网将人员和物资迅速集中到吴都中,再通过胥江运至太湖。而越人的核心地区在宁绍平原与浙闽丘陵的交界处,如果要想为太湖前线提供支援的话,即使拥有和吴人一样的水面交通系统,在地理距离上也吃亏不少。更何况当时的越国,还没有时间和能力在杭嘉湖平原上打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水利体系。
越国在战败之后的命运已经是家喻户晓了,而越人之所以翻盘成功的原因,则一直被归结于夫差的妇人之仁。当然这其中也穿插了“贿赂”与“奸臣”这种亡国的必须“要素”。不过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吴、越两国的地缘背景,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研究吴越两国的地缘属性我们会发现,核心地区在苏锡常平原的吴国,固然得平原水利之便,更具有战争的潜力。但系出浙闽丘陵的越人,却是很难被完全征服的。如果吴人希望完全征服散布于浙闽丘陵的越人,势必要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山地战,即使取得胜利,那些山地丘陵对于吴人来说也没有多大价值。
而要是吴人满足于占领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放弃对山地之中残存的越人进行清剿,这些失去政权约束的越国遗民,势必会不时的袭扰平原之的上吴人。就象后世蒙古高原上那些定期南下“打草谷”的游牧民族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留下一个被吴国控制的“越国”,让其约束浙闽丘陵之上那些部族,比从肉体上消灭勾践,让那些限入无政府状态的越人为害吴人的后方要有利的多。这种作法与2000多年后,西安事变后延安的态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关于吴人所面临的局面,从〈史记〉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些端倪来。当时勾践派人乞降时的原话是“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
我们也可以理解夫差留下勾践,是遵循“灭国不灭祀”的优良传统。不过正象我们在之前所分析过的那样,所谓的“灭国不灭祀”,现实的原因是因为战国之前,诸侯分割的太细。很多时候一个诸侯国虽然有实力攻占一方的国都,但却很难有足够的人力来统治对方的人民,更何况其余的大国不愿意坐视一国随意作大,经常会加以干涉。
无论是出于现实的考虑,还是“尊重”传统的原因,越国作为一个“国家”最终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只不过就象日后绝大部分的战败国那样,领土的损失再所难免。吴国可以保留一个依附于自己的政权(按现在的话就是“伪政权”),但也不会傻到让它保存原有的战争潜力。
越国的疆域被限定在宁绍平原与浙闽丘陵交界之处,钱塘江成为了吴越新的分割线。换句话说也就是,越国丧失了他们在杭嘉湖平原的纵深,并且不再控制能够对江东丘陵及杭嘉湖平原构成威胁的“黄山山脉”、“天目山山脉”。按史书的说法就是从一个“千里之国”锐减为一个“百里之国”。而为了进一步控制越国,越王勾践以及大批越国贵族被留在了吴都为质(在经过数年观察,感觉越人已经“真心”臣服后,基本上都被放回越国了)。
如果越国一直保持现有的规模,而吴国本身又不出现大问题的话。即使勾践最终被放归缩小版的越国,越人也很难反攻倒算成功。就算勾践再能招募到数千死士,也无法与占据整个太湖平原的吴国,打一场新的战争。问题是在后来的历史,这两点都发生了变化。
在下一节的解读中,我们将会把视线转回到吴国身上,去看看解除了后顾之忧的吴国,又将地缘扩张的目标定向何方,而这个新的战略目标对于地缘结构,以及吴越两国的命运又有何种影响。
1.文章《太湖旅游哪里最省钱》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太湖旅游哪里最省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