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十多年了,每次放假都去外地旅游,反而不看北京很多景点,总觉得在北京,想去的时候可以去,经常因为这个原因忽略了很多有文化意义的景点,比如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刚好这个十一,因为疫情的原因,不出京了,把北京的景点逛一逛,首先选中了有历史文化意蕴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孔庙,那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国子监又称“太学”、“国学”,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重要的是,国子监与孔庙相邻,构成“左庙右学”之制,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绝对值得一去。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两个景点相通,30元门票,相比其他景点动辄七八十,一百多的门票,这个价格绝对亲民,既有文化意义,又有厚得的历史感。只不过这两个景点需要提前预约,进入景点之前出示预约码,然后现场在售票处买票,进入景点参观,我昨天去的时候,在我前面的几个人就是因为没有提前预约,当天三千游客已预约满,无法进入参观,只能遗憾离去,再约了,白跑了一趟。

孔庙和国子监座落在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乘坐地铁从雍和宫出来,步行走去,两边是一个一个窄窄的胡同,低矮的房屋,半泥关砖的小路,还保留着多年前老北京的样子,如果不是路上公交车、小汽车来来往往,会让人有一种穿越感。

拐入国子监街,这种穿越感更强烈,路两旁是青砖矮瓦,裂开条条指缝大的百年古树成荫,颇有一点古韵味,树下摆着各种小吃摊,有卖糖葫芦的,有卖无花果的,有卖驴打滚的,两边的商铺不是算命、起名、预测未来,就是与佛有缘的各式小卖件,再有就是书店,卖的都是五经四书、唐诗宋词,反正都是古典经书。

这条大街,完全没有一点国际大都市的高楼林立,现代商业气息,如果不是路上汽车来来往往,游客拿着手机拍照、付款,完全会让人有一种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北京,领略慢生活时代的古韵气息,这或许为走入孔庙、国子监,感受孔子私学,太学里郎朗读书声,科举时代,对普通百姓子弟发奋读书,光宗耀祖的迫切心态,有一种更深切的体会。

不来孔庙,不知道孔子的教育理念不但在中国为人敬仰,成为二千多年来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圣典,成为无数学子走上仕途,光宗耀祖的教科书,而且全世界都在学习孔子,无数在世界上有作为的领导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在倡导学习孔子。

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学堂。其中孔子学院在亚洲33国118所,非洲39国54所,欧洲41国173所,美洲21国161所,大洋洲4国19所。孔子学堂79国1113个,包括科摩罗,缅甸,瓦努阿图,格林纳达、莱索托等国,其中亚洲21国101个,非洲15国30个,欧洲30国307个,美洲9国574个,大洋洲4国101个。

这个数字让人心惊,也更感受到孔子的魅力,感受到他思想的深邃和博大,他不是我们平常认知的儒家思想,忠君爱国那些礼套。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只有学习才能达到道德高尚的境地,开创私学,提倡学习平等,他让我们知道,学习不仅是贵族子弟、有钱人的事情,贫民百姓照样有学习的资格。

他教育我们尊师敬长,孝顺父母,但是不能愚孝, 他用一个亲身故事教导我们什么是愚孝,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孔子的弟子曾参在自家瓜地里除草时,不小心铲断一棵瓜秧。

曾参的父亲大怒,因为这是他费尽辛苦从吴国买来的瓜种。他抄起一根大木棒猛打曾参。曾参不躲不辩,任父亲毒打,直到被打昏倒地。

曾参苏醒后,笑着向父亲认错,关回到屋里弹琴唱歌,以此表明自己没有被打伤,不上父亲挂念。

曾参以为这样做就尽了”孝道“,兴冲冲地来告诉孔子,孔子却一连几天不和他见面。

等曾参冷静后,孔子才告诉他:”家庭中,父亲和儿子都要向对方负责。这次你如果被父亲打死,父亲就会因杀人受到国法严惩;你不躲避父亲的毒打,实际上是在引导父亲犯罪,就是不孝。“

孔子这样的教育理论,让那些任何事情,不辩是非地认同父母的人听听,不知道该如何感想,特别是”家庭中,父亲和儿子都要向对方负责“这句话,让人振聋发聩,对方错了,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有责任向对方指出来,避免错误,而不是一味地顺从。

在孔庙里,让我们感受到孔子的伟大,感受到他思想的超前和渊博,更要”学而时学之,不亦乐乎“。

在国子监里,第一次看到浓缩版的贡院,无数学子在这里参加科举,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看到科举考试那一个一个小格子,仅容一个人坐卧的地方,考试的几天里,他们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吃饭,睡觉,答题,每科连考三场,每场三天,考生不得走动、随意交谈,一切活动都在这狭小的号舍里进行,真可谓”三场考试磨成鬼“,难怪古代的学子们科举考完之后,京城的医生都请不到了,都需要提前请好医生,等学子考完之后,把脉看诊,调整身体,而有的学子考完之后,直接在床上大睡几天。

科举考试既然是跳龙门的机会,每个人都会使出浑身的解数来应对,那就免不了作弊,古代为了防止作弊,也真是费尽心机,入场前,不仅要检查学子携带的衣物、答题工具,连耳朵、鼻孔都要检查一遍,生怕那里夹带什么,真是让人敬服。

科举考试,在我们今天看来有很多弊端,特别是八股文是一种禁锢人思想的东西,是糟粕,但是科举考试却被西方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被认为是中国除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之外的第五大发明,他是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一项伟大发明。

科举考试这个制度是被隋文帝最先提出来的,并成为隋朝的选官制度,他废除了门第取士的制度,给了老百姓进入官场的机会。

科举制度在隋朝出现,在唐朝日渐完善,逐渐丰富,无数的政治家都是通过科考登上了历史舞台。武则天登基后,不但开辟了殿试的先河,亲自考核学子,还增加了武举科考,为唐朝选择了一大批军谋宏远,可堪将帅之才的武举人,后来平定了安史之乱的郭子仪就是通过武举高第入仕从军,走上政坛的。

科举考试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打破了士族选第的规距,给了贫苦子弟机会,让贫民百姓家的孩子通过科举有机会进入仕途,从而改变命运。清朝状元家庭结构分析,出身官家子弟成为科举状元的占51%,出身农、工、商、赤贫家庭的孩子成为科举状元的占49%,这对改变统治集团的结构非常有益,而且也给了所有人平等的机会,这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科举考试不但在中国盛行了一两千多年,在其他国家,例如韩国、日本、越南等都受到科举考试的影响,用来选拔人才,日本还是最早仿效中国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国家。除了亚洲国家,西欧也有许多国家,都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大加赞赏,也都不同程度地效仿过中国的科举制度。

走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恍然梦一场,这里有许多看不厌,记不完的文化内容,就像两条历史长河,汹涌着向前奔走,而我们只是河两岸的看客,走马观花,只看一些皮毛,仅仅只是这些皮毛,就已经足以震撼心灵,吸引着我们挖掘更深的知识,吸取更丰富的文化思想,有点意犹未尽。

两三个小时匆匆而过,期待第二次参观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