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作为一名食客,
你一定去过很多地方,
吃过那里的美食,
特别是在这刚过去的十一假期!
你可能也会说,
徐州今年又会上那么多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万达、苏宁、三胞、环球港……
哪里不够我吃到嗨?
可越到这个时候,
枪枪越是想念一个地方。
那就是菜市场。
菜市是个神奇的地方,
它是市井中最热闹鲜活接地气的去处。
在我们最馋嘴的年纪,
那个时候还没有商圈这个词。
解放桥、牌楼、袁桥、下淀、小吴庄……
似乎好吃的东西会自然聚集在菜市周边。
舌尖中国的导演陈晓卿对菜市情有独钟,
他说,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
从来不是历史名胜和商业中心,
而是菜市场。
蔡澜曾讲过他在那不勒斯的经历,
五点钟被房东叫醒,
坐船去小岛上买最新鲜的鱼,
再回来的途中,
又去菜场买需要搭配的蔬菜
回到旅馆后,安静地等着厨师把午饭做好
这似水流年的感受,
恐怕是比看过很多风景还要更愉悦的经历。
关于市井,
《都城纪胜》这样记载南宋时的盛况:
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这样的繁华热闹实在让人神往,怪不得古龙要说,
你要是想救一个想自杀的人,就放他到菜市。
这里浓得化不开的生活气息会让人厄念全消。
最近新闻里负能量太多,
所以食尚徐州决定把枪枪泡在菜市几天,
让这一片属于旧时光的热闹来救救他的灵魂。
凌晨三点四十五:无名油条热粥铺
前两年,有些个文艺青年好不容易早起一次就特感慨:你过这个城市刚苏醒的样子吗?对于这个问题,黄河新村菜场几家粥铺的老板就表示呵呵。
凌晨三点多,在大伙儿正在梦乡中沉沉睡去时,他们就开始操持这份营生了。
在已经习惯了蓬松金黄的“安心油条”的今天,你是否还对看起来又小又柴的老味油条心有眷恋?
徐州的热粥极具特色,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江湖地位却颇高。在经典老味的“四汤两粥”中自成一派。好的热粥是用黄豆、大米、小米小火熬成,闻一下豆香十足,回味无穷。喝热粥决不能用勺,更不能心急,盛出来略等一下,等表面凝成一层乳白浓稠的“皮儿”,就可以顺着碗沿儿吸溜吧。
六点十五:黄河新村牛肉汤锅
起早一碗香浓爽辣的牛肉汤,大片的牛肉下肚,这是徐州人的气魄。
汤减了加汤,肉少了加肉。
这一尊牛肉汤锅翻滚了整整三十年。
汤锅无言,却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乌发变成银丝。
三十年来,汤锅几经搬迁,兜兜转转,却一直没有离开过这条街。
用店家的话说,这里聚着人气儿,老街坊也离不开这个味道。
每天三点多开始,中午打烊,一年无休。这份坚守让这锅牛肉汤成了一块闪亮的招牌。这不,连淮北和贾汪的客人也专门开车前来,就为了这口汤。
这位先生号称自己是健美冠军,一身肌肉与经常光顾牛肉汤密切相关
七点四十:肉合玛糊
正如油条要配热粥,牛肉汤要搭壮馍,肉合就须由这玛糊来配,一点也马虎不得。肉合的香酥,玛糊的滑爽,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说来也怪,附近卖肉合玛糊的有不少,唯独这家每日门前一条长龙。
馅是粉丝肉末,每天限定一大盆,包完为止。
一人包馅儿,一人炸饼,每天有600多个肉合在她俩手中成型。不用说话,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两人的默契历经十多年的磨合已臻完熟。
上午九点半:恒香包子店
到这个点,买早餐还需要排队,也只有恒香包子铺。
店里买的东西很寻常,就是徐州人最爱的蒸包和辣汤。说起特色也很寻常,就是老味二字。半发面的包子皱着褶,泛着黄,绝不如那雪白蓬松的讨喜,就连店家的脸上也挂着国营老号冷淡漠然的“老味”。
枪枪是有多厉害,竟然走到这家店的后厨,亲眼见到这一屉屉老味包子怎么出炉,亲耳听听这些老阿姨口中的旧时光。
顺手边买早点的老顾客,一手拎着菜篮子,一边等着出锅的热包子,嘴里念叨的是琐碎的家长里短,然后把热气腾腾的八卦、包子和辣汤带回家去。
包子和辣汤新鲜,八卦却经常是旧的。
中午十一点四十:郭记火烧
邻近中午,这是郭记火烧最为忙碌的时候。它家的火烧自与别家不同,明显宽厚粗壮不少,这多出来的体积是为了承载里面的碎肉。
包裹丰富的长条面饼,在老板手中腾起变化 ,团成饼后,整齐排列在烧热的煎锅上,随着诱人的滋滋声,爆发出强烈的香气。
肉火烧分牛肉和猪头肉,如果你不爱肉,可以选素火烧。一锅十二个,20分钟出炉,每天要做500个。每一个要在饼铛上翻滚超过四十次,这样才能保证两面焦黄,香酥可口。
做火烧的老郭说,黄河新村最多的时候有7家火烧店,现在就剩他一家了。
“干一行爱一行!”他说自己会坚持做下去。
下午两点半:魏记米线
今年五十岁的魏大姐,在这个时间点,终于可以结束像打仗一样的节奏,好好歇一歇了。
从1991年开始,原本农村户口的她随着丈夫落户黄河新村,没有正式工作的她就开始卖米线。从一个小推车开始,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她和她的魏记米线已经成为徐州小吃界的“传奇”。
“在黄河新村菜市场,我是第一家做米线,最早卖7毛钱一碗。”魏大姐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多少西区的80后就是吃着她家的米线长大的。
细心的魏大姐记得住每一个老主顾的口味,谁爱吃辣,谁不放香菜,谁的米线要烫硬一些,她总不会错。她还记得有个顾客的要求很奇葩,总是什么也不放,就只放一点盐和榨菜,可多少年还是要来她这吃。“也许已经成为习惯了吧。”
下午六点:十字路口
这个时间段,是黄河新村菜市最热闹的时候,活色生香、粉墨登场。
记得有人说,菜市场是一个阅尽人生的地方,因为这里会褪去你身上的阶层属性,不分等级不分职位,所有人都会在这个时间出现,来满足自己那个准点就会饥肠辘辘的胃。任你是玉皇大帝、五殿阎罗,一进集市这种只认秤码的地方,再百般神通也得认输。
菜市场会将时空凝练,上演着人情泠暖,见证岁月变迁。喜欢这个城市的人就会爱上的它的烟火气。
此时的枪枪正站在马路的中央,静静观察这个城市的切片。
记忆中这里有一座雕塑,是一个手捧白鸽的女子,后来搬到西北角,如今已经难觅踪影。过去没有名字的街道,不知什么时候被赋予“光明”“正大”的街名。
周围的店家,从铁皮屋到砖瓦房再到统一装修的沿街铺面,短短十年的光景竟然多次变换。有些曾经烂熟于心的街景,此时竟然再难想起。生活就是这样,在你不经意间消失的东西,再去追忆时,就会尤为感怀。
晚七点四十:菜市场
在大部分的菜市都已经打烊关张的时间,黄河新村菜市场却还灯火通明。仍有三三两两的顾客来这里选菜,经过了一天的疲惫,商贩们一边慢慢的收拾摊位,一边懒洋洋地向走到摊前的顾客招呼。
对于菜市而言,黄河新村并无特殊之处,商品房大潮之前,这里聚焦了邮电局、物资局、环保局、水利局几十家企事业单位宿舍。
人群聚焦的街区小巷自然而然形成集市。改革开放前,菜农是个体生产户,纯粹小农经济。旧时徐州城区小,周围都是菜园子,老百姓吃新鲜菜靠的就是城郊农田。后来随着城市发展,黄河新村菜市几经变迁。
而现在的菜市场,是之后新建的,距今不过十几年的历史。经过几次整顿,架起的栏杆和路标,让原生态的菜市变得更为规范、整洁。
虽然这里的房租较别处更高,但从事冷鲜肉销售的张大姐仍然选择这里。在她看来,新菜市场干净卫生,管理到位。
“你说什么变了?要我说,就是东西多了,物质丰富了,老百姓的文明程度也提高了。”在回答枪枪对于“变化”的追问时,她这样说。
傍晚的小区街道,昏黄的灯光照着归家人。
好了,假期已过,一切回归日常,拿着买好的菜,老老实实回家吃饭,这才是最熨帖人心的事情。
晚安,你们!晚安,徐州!
欢迎关注徐州最专业的美食自媒体:食尚徐州微信(微信公众号:ssxz0516)
1.文章《魏大姐到哪里旅游》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魏大姐到哪里旅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