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色书包

虽然没有30年不漏的瓦房,但有几百年安全无事的窑洞。

这是经过多少代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提起窑洞,对于80后、90后和00后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事物,甚至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但对于那些生活在黄土高原的70后及以前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70后的我们,知道最多的窑洞可能是延安的窑洞了,小时候,只要遇见国内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有延安窑洞的影子出现。甚至在课本上,随时都能见到窑洞,这绝不是夸张哦。其实,在甘肃陇东一带的窑洞,要比延安的窑洞更精彩。

老同学口中的窑洞

在小编成长的岁月中,曾经见过很多窑洞,如今都已经破烂不堪。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我的故乡也有很多窑洞,大多数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凿的,只不过都很简易,主要用来堆放杂物。

还记得打麦场吗?故乡的窑洞一般集中在打麦场的边上,方便于麦收后,为那些碾麦子的人提供休息,临时堆放粮食。后来在兰州上大学,听陇东一带的同学说,他们家常年住的是窑洞,冬暖夏凉,尤其是春、夏两个季节,四周树木蓊蓊郁郁,花红柳绿,阳光照进来,把窑洞照得亮堂堂的,非常有诗意。

后来在媒体做记者,有一年冬天去庆阳,最想见的首先是窑洞。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见到了一些地地道道的“窑洞人家”。因为是冬天,没有见到同学口中的那种描述,却体验到另一种不同的诗意:冬日的阳光照过来,打在窑壁上,金黄金黄的;窑洞的弧形线两边,挂着几串火红的辣椒,把窑洞人家点缀的幸福而美满。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

就像造房子一样,修建窑洞时非常讲究,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从外面看4孔要各开门户, 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

窑洞的窑壁一般用石灰涂抹,显得白晃晃的,干爽亮堂。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都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纸或拼贴的画。为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是在甘肃、陕西一带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

陇东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纸装饰。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透进来。

窑洞曾是民居文化的重要符号

任何一种生存形式,其实都带有浓厚的文化背景。窑洞民居文化更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的轨迹性文化形式,具有浓厚的传统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窑洞不仅是中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争与合的历史见证。古人在称赞窑洞时说:“远来君子到此庄,莫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地,可爱冬暖夏又凉。”

旧时陇东窑洞

窑洞这种最古老的人类居住形式,至今最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董志塬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为挖制窑洞提供了先决条件。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 十多代人曾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先河。《诗经·大雅·绵》中记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史记·周本纪》载:“后稷卒,子不立,不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以失官而奔戎狄之间。”“戎狄之间”即今陇东一带。

上世纪70年代的窑洞

陇东窑洞多为土窑洞,后来还出现了少量砖箍窑。一些人家靠沟边,依山坡,就崖壁之势,挖掘窑洞而居,称为“崖庄”;有的村落,依山靠坡分布着一排排窑洞庄院,庄上有庄,窑上有窑,酷似拔地而起的“楼房”,人们称之为“架板庄”;在原区,窑洞庄院的建造别具特色,农户向平地下掘一个三四丈深的方方正正的大坑,再向四壁挖掘一孔孔窑洞,仿佛一个地下“四合院”,称为“地坑庄”。

陇东窑洞的未来

在当下的时代,对于很多陇东人来说,离开窑洞就是告别过去,脱离贫困,走向富裕。很多农村人外出打工几年,回来后首先选择的是修建房子,脱离窑洞。

当然根据历史的发展,窑洞终将成为历史,这是躲不开的。但在历史大背景下,国家对民俗文化越来越重视,尤其庆阳的“道情皮影”“香包”“唢呐”这些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产业链。

如果能将一些相对没有进行大量迁移和盖房子的村庄保留下来,进行必要修缮,可以开发成体验“窑洞人家”这样的旅游项目,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