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安国寺位于黄州城南长江的滨宝塔公园内。据明洪志《黄州府志》年记载,该寺建于唐高宗玄庆三年(公元658年),军人大部分用于玄庆两年捐赠基础,僧侣惠立创立,取名为“护国寺”。

又据苏轼《安国寺诗》称,该寺始建于南唐李璟保大二年(公元944年),始名护国寺。

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时任黄州刺史韩琚,其弟韩琦因父母双亡投奔韩琚,安排在安国寺内读书,韩琦在寺内发愤攻读,“白昼青灯,风雨无怠”,终于考中进士,并于宋仁宗嘉祜年间任枢密使,后官至宰相,成为一代名臣。安国寺也因韩琦发迹于此而名声远播。嘉祜八年(1063年),宋仁宗御赐“安国寺”名,并赐印一方。玉印为阳篆字体,印面呈正方形,边长10.6厘米,文曰“敕赐唐代祖庭安国禅林之宝”。自此,安国寺成为江淮名刹,规模宏大。

北宋元丰年至七年(1080—1084年)苏轼谪居黄州,因安国寺“茂林修竹,陂池亭榭”,环境优美,苏轼“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写下了《安国寺浴》、《安国寺寻春》、《应梦罗汉》、《黄州安国寺记》等脍炙人口的诗文,并为寺内高僧继莲结下了深厚友谊。苏轼还将寺旁边池塘辟为放生池,取名为“苏子瞻放生池”,勒石立碑。

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金兵南侵,黄州多次沦为战场,生灵涂炭,安国寺亦遭厄运。

元朝时,安国寺得以修复。元末战乱,安国寺又毁于兵火。

明朝初年,战乱结束。洪武元年,黄州城由南往北扩展。七年,僧人云亭重修安国寺。宣德七年(1432年),又加以培修。弘治十二年(1499年)为纪念已毁的黄州太守徐君猷所修遗爱亭重建于府前西侧。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安国寺得以再次修复。明朝后期,国势衰微,安国寺荒凉破旧无人修复。

清代前期,安国寺再现江淮名刹,寺院规划宏大,除同治寺院外,还有睢阳院(以唐名将睢阳张巡为名)等建筑,有“春草”亭、“竹啸”轩。曾有诗人赞安国寺“曲槛幽榭”与绀宇琳宫相辉映,邑宿之精庐,亦先贤之别业也”。

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五次占领黄州,黄州城战火不断,安国寺被焚毁,直至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住持僧月松四处募捐集资重修,安国寺又呈规模,为十方丛林。

中华民国时期,安国寺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安国寺仅存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进入嵌有“安国禅寺”匾额的门楼,是一块方形院坪,面积约130平方米。50年代后废止,房屋和土地被挪作它用,房屋、财产遭受很大损失,菩萨被毁,僧人遣散。“文革”中又一次遭到毁坏。上世纪80年代初,有关部门将安国寺收回后,仅存门楼及三幢殿屋和部份小房,已经非常破旧。

1986年,从武汉归元寺接回了黄冈籍高僧显光法师重归安国寺。显光法师重回安国寺后,操用自身的影响和对宗教事业的无限虔诚成功地收回寺产、募资筹款、重修山门、修茸各殿、重塑佛像、购置经书,用资数十万元,使安国寺面貌焕然一新,寺中香火重燃,佛事再兴。

注:本文由黄州东坡禅学研讨会组委会供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