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时间记者杨Xi实习生曾一兰

底子的夏天记忆里一定有奶奶挥舞的蒲公英和她的笑脸。

最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后台接到读者留言:杭州鼓楼附近有一家宝藏小店,专门卖竹编制品,门栏上挂满了蒲扇,店里还有其他有趣的小玩意儿,太有小时候的味道了。

跟随着读者的指引,8月10日,记者来到了位于中山南路437号附近的鼓楼小百货。

包包、挂饰、蒲扇、蒸笼、竹席……满满当当的货品让不大的小店显得局促,淡淡的竹香,又让人一秒回到了旧时光。

1】大蒲扇竹包包,这里“有小时候的时光”

一个大叔在店里挑挑拣拣,举着一个竹蒸笼左看看右看看,“这个怎么卖?”他问。

“15块,你拿去就好。”老板娘操着一口温州口音的普通话说竹子做的蒸笼可以直接把食物放在上面,“可以用很久的,蒸出来的饭也香。”

大叔感觉价格合适,带上两个蒸笼,心满意足走了。

又做成了一单,老板娘陈柳芬还挺高兴。“店里还是挺多老客的,起得早吃个饭就会过来转转。”她从店里拿出新的竹蒸笼,补上空缺。

陈柳芬的店多是小玩意儿,价格也不高,便宜的十几二十块,价格稍微高一点的,五六十元。

“时间不多了,你得快一点选!”店前传来行李箱拖地的声音,两个年轻姑娘兴冲冲跑过来。

“这个不错!蒲扇扇风可凉快了。”一个姑娘拿起了门前挂着的一把大蒲扇说。

这个包也好可爱,买哪一个好呢?”另一个姑娘在一堆挂起来的包包中翻翻找找。

她们最后一人买了一把蒲扇。

“我们刚好在旁边吃早饭,马上准备去湖州玩。等车的时候发现这里在卖好多东西,就赶紧过来看看。”杭州姑娘小林告诉记者,她就住附近,“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个宝藏小店,今天来不及了,等我旅游回来了再仔细选一选!”

陈柳芬笑着招呼:“回来了记得一定要过来呀。”

“门栏上挂着的,都是店里的畅销品,包包、扇子都很好卖。”陈柳芬说。

上午10多,店里来了个“大客户”。从安徽过来的慕老师带着学校的小朋友在附近参加一个比赛。她一口气挑了八九个包包。

“我们这个松果包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还有这些有娃娃的挎包也很可爱的。”老板陈道西从店后面拿出不少各种样式的小挎包,一边介绍一边展示,“你看这上面的花,小朋友背起来很好看的。”

“帮我选几个花色不一样的,再拿几把扇子。”慕老师擦了擦额头的汗,“我早上过来找吃的,走过的时候看到这家店就进来了。”慕老师之前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过杭州的纪念品,百货店里的手工编织品一下就吸引了她,“小朋友们肯定很喜欢。”

2】疫情以来生意下降不少,但“这个夏天比去年好”

店里的手工品有草编、藤编、竹编、木制等各种材料,均价不过百。

最受欢迎的就是款式多种多样的藤编包包,前几年还有老外特地跑到店里面来买包。

店里的这些小物件,都是有专门的供货渠道。

“我们从各地农村收过来的,有杭州本地的,也有广西那边的,材料不值钱,主要贵在手工。根据做工来定的价,我们就赚个20%。”陈道西说“像芭蕉扇,10元以内的价格,还有200多元的藤编包,都是纯手工制作,主力是农村里闲着的老妇人,最年长的是80多岁的老奶奶。”

陈柳芬拿起一个竹编的水杯,上面的针脚非常密实,看起来小巧精致。“一般竹子做的都会贵一些,像这种编法的价格就比较高。”

夫妻俩四五十岁了,20多年前,在温州开百货店,后来到杭州开起了这家小店,眨眼16年过去了。

“旁边那家‘鼓楼竹木工艺’也是我们家的,一家店里摆不下了,就弄了两家店。”陈道西说,两个店铺加起来80平方米,年租金十多万元。

早年间,店里的生意很好,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喜欢来买点伴手礼,本地人喜欢竹篮子、竹筛子、扇子、筐等。游客会买方便携带的包包和扇子。“以前还有很多外地顾客先到店里看好款式,然后直接让我们发快递,邮费就要花上百来块呢”。

陈道西说,曾经有人一下子买了100多把蒲扇送人,去年冬天,西子宾馆在店里订了几百个竹编大口袋,里面装上腊肉、外面绑上红飘带,就是一份又美观、又实用的赠人佳礼。

“现在竹编的东西少了。”陈道西告诉记者,2020年前,来店里的客人以中老年为主,后来就有不少年轻小姑娘来打卡,“小伙子给小姑娘在店门口拍照,小姑娘买东西,小伙子付钱。很多很多的。”有人跟他说,在网上这家店很“火”,但是哪个网,他不知道。

确实,在小红书上关于这家店的推荐很多,有人说店里的风格让人一秒回到了“小清迈”,也有人说,这里更像“西双版纳”。

“年轻人的潮我也不太懂,不过不管他们说我的店像哪里,有人来,我们就高兴。”夫妻俩说,生意受疫情的影响还挺大,客人少了三分之一,但“今年夏天的生意要比去年好。”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