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自驾游一年需要多少钱

2023-03-04 06:40 25次浏览 旅游

冰岛每年接待200万游客,但我们仍然无法忍受孤独,特别是冰与火的双重碰撞。

冰岛向导卡特琳说:生活在令人羡慕的冰岛,常常会面对各种询问,经常有人问冰岛福利有多好、收入有多高,也有人问冰岛为什么是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们每年都要看两次心理医生。

卡特琳的收入在冰岛属于中上阶层,开了家生意还算不错的咖啡屋,偶尔客串向导赚点外快,父母有退休金、养老金和保险,养老无忧衣食无虑。但她却很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也不喜欢冰岛人的冷漠,每逢节假日就在沙发上蒙头大睡,睡到浑身酸痛再出门找朋友喝酒。

与卡特琳有相同感受的冰岛人,应该说很普遍,以2017年冰岛政府数据为例:超过9%的冰岛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抑郁症状,15-24岁女性高达18%,其中严重症状者约4%。这个水平比挪威、丹麦和芬兰要高很多。

为了解决国民身心健康难题,冰岛福利部下辖的医疗系统绞尽了脑汁,从2009年的每1000个冰岛人拥有3.7名医生,增加到6名医生(其中一名心理医生)和30名护士,但仍然无法降低冰岛人的心理患病率。

所以冰岛政府干脆建议国民走出家门去自驾旅行,“偌大”国土随便去,经济拮据就跟福利部打报告申请退税。久而久之,这群“不太健康”的冰岛人在政府“强迫”下,居然琢磨出了一条环岛自驾线路,他们避开游客专找冷门又偏远的地方,或露营泡温泉、或下火山冒险,怎么刺激怎么来。

在卡特琳的怂恿下,她的朋友苏帕尔也开着露营车加入我们,几个人商议两天才制定出全长1400公里的环岛线路,除了维克黑沙滩比较热门外,其余景点都很冷门,有些地方甚至全年都见不到几个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冰岛性价比最高的旅游方式不是跟团,也不是租车自驾游,而是冰岛年轻人改装成可以做饭睡觉的露营车,不习惯车内狭小空间的话,还可以搭帐篷,路过小镇小村再住旅馆,平均一天也就三千冰岛克朗(约150元RMB)就够了。

第二站火山离首都雷克雅未克只有40公里,但车子只能开到山下,还得徒步大约10公里。火山全名法格拉达尔,在冰岛土著语中是“美丽山谷”的意思,形成于末次冰期初期,距今已有7万年,上一次喷发在6000年前,从2018年开始逐渐活跃,2021年达到顶峰。

实际上,冰岛政府并没有开放这条徒步线路,因为活火山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但游客们却纷纷反馈“类似场景只能在冰岛得以一见”,于是就默许为“不鼓励、不拒绝”。

随着海拔增高,地面温度也在逐步上升,穿过一条四公里长的峡谷就能看到正在往外流淌岩浆的火山口。

卡特琳指着手机里的冬季航拍岩浆图说:这个火山其实有两个火山口,我们所在的火山口直径约150米,每秒喷发熔岩约6立方米,再往北走15公里还有一座1000多米直径的火山口,每秒喷发熔岩在50立方米以上。这些岩浆来自地下17-20公里深处,喷发高度最高可达50米。

岩浆把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氟化氢带到地面,周边的苔原地貌被改造成寸草不生的熔岩场,只有少量岩浆最终会流入大海,多数则积蓄在火山口附近,直至再次休眠后才冷却成特殊的火山地貌。

第三站是斯里努卡吉古尔火山,在冰岛土著传说中,这座火山住着三位“火神”,因而又名“三火山”。然而,冰岛人并不知道这座火山还有火山洞,直到1974年才被外国探险家偶然发现,于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可通过升降机进入,每人费用328克朗(约16元),一次最多六人(含一名操作员)。

“三火山”已休眠超过4000年,目前仍未确定是不是死火山,我们进入的只是第一个岩浆房,内部还有两条小路分别通往左右两边,暂时还没有开放。

讲解员用纪录片的语气说:这里拥有很多个世界第一,全球唯一可以乘坐电梯进入岩浆房的火山,也是唯一有乐团现场演奏并录制唱片的火山,同时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例如岩浆为什么会形成片状岩内壁,为什么会出现中空岩浆房等等。

下山后赶往下一站布雷奶牛农场,夕阳下山前抵达后,我却惊呆了,望着这一望无际各种款式的内衣,突然有种恍惚的错觉:这农场莫不是改行做内衣了吧?

没人知道为什么要把内衣挂在围栏上,也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习俗”,最后问过农场主才得知:2012年的夏天,农场主看到附近有游客露营就随口问了问,刚好是来自西班牙的同行,从小到大就帮家里挤奶的女游客主动交流挤奶手法,结果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淋个透,顺手就脱下内衣挂在护栏上晾干,走的时候忘了带,就这么一直挂在那里。

农场主虽然每次进出都会看到内衣,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而之后在附近露营的游客还以为这是冰岛传统,一件又一件地往上挂,就这么挂成了现在的“胸罩围墙”,据说总数早就超过一千件。

第五站是建于二战时期的岩柱灯塔,位于冰岛西南海岸12公里处,周边方圆数十公里都没有村镇人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孤独的灯塔”。

从远处望去,37米高的岩石矗立在惊涛骇浪中,颇有一股“任海浪肆意拍打、我自巍然不动”的气势。如今航海与导航技术皆已成熟,但当地渔民仍坚持要保留灯塔,甚至集资为其更换最新设备。

由于当天海况不佳,我们预定的快艇不能出海,只能遗憾错过近距离拍摄,好在苏帕尔的朋友发来照片和具体信息,才算满足了我的好奇之心。

原来在修建灯塔时,冰岛还买不起直升机,渔民们只能徒手在峭壁上凿出悬梯,再一点点地把灯塔建材拉上去,足足一年才点亮灯塔,几百艘渔船靠着灯塔指引方向大大降低迷航风险。1980年,冰岛政府接管灯塔并安排一名值守海员,每三个月通过直升机换岗一次,这项孤独的工作一直持续至2003年,因更换全自动灯塔才结束人工值守。

灯塔下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维克黑沙滩,在冰岛人眼中,维克黑沙滩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因为整个南部海岸几乎都是黑沙,只不过维克海岸更宽更大,看起来相对壮观而已。

然而,向导却告诉我,南部海岸最佳观赏季节是冬天,尤其是突然降温时,大片大片的碎冰被海浪冲上黑沙滩,阳光下会折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类似场景别说在其他北欧国家看不到,就连冰岛也仅此一处。

维克黑沙滩的成因曾经困扰欧洲科学家很多年,一开始都以为是冰岛陆地上的火山岩浆形成黑色玄武岩,再逐年风化成黑色沙砾。但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在1982年确认黑沙来自冰岛20多公里外的海底火山喷发,大量海床淤泥随岩浆喷涌又迅速在海水中凝固,被海浪经年累月的推向海岸,这也是冰岛南部几乎整条海岸线都是黑沙的主要原因。

随手抓一把黑沙仔细观察,发现沙砾居然不是纯黑色的,而是带点灰又略显通透,正当我感慨大自然奇妙无比的时候,向导卡特琳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如果冬天来,那你将会看到世界上最美的景色,一场暴雪让整片黑沙滩都是碎冰,就好像黑色围巾点缀着无数钻石一样,暴雪后还能看到黑白蓝相间的奇特现象。

而我,只能通过她手机里的照片来一饱眼福。

晚上我们没有在维克村里留宿,而是驱车住到25公里外的一家民宿内,哪怕维克村确实很美很方便,但也受不了动辄两三万克朗的住宿费。卡特琳说:维克村的酒店旅馆基本都被日韩人垄断,他们在旅游旺季会聘请冰岛大学生来装门面,宣称自己是土著经营,但实际价格比真正土著经营的旅馆会高出好几倍,主要坑的就是你们亚洲游客。

而我们入住的这家黑沙民宿,一晚只要三千克朗,合人民币也就150元,不过是偏僻了一些。

实际上,冰岛有很多类似的土著小旅馆,单人间普遍很小,但收费一般不会超过5000克朗,如果住多人间,哪怕旺季也基本都在1000克朗上下,也就是50元人民币左右,还都配有洗衣机、烘干机、温泉池、厨房等等设施,部分民宿还有免费桑拿房。

遇到意外的话,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暂时短住,随便找个村子的教堂直接住里面,教堂工作人员还会供应免费饭菜和应急药物(冰岛政府有专项补贴,不属于乞讨)。

第七站是位于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西部的朗吉湖,离维克沙滩大约100公里,但实际行驶得3个小时,弯道多、路面滑,车速太快容易侧翻。

朗吉湖其实并不单指一座湖,而是一条75公里长的峡谷内,大大小小上百座湖泊的统称,周边布满厚厚的苔藓,最厚的地方由好几层苔藓堆叠近一米高。18世纪之前,冰岛牧民把朗吉湖区域当成主要牧场,直至一次火山喷发后才全部搬走。

朗吉湖是火山与地震双重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貌,最后一次地质活动是1783年的火山喷发,整整喷了一年才进入休眠期,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认证为集冰川(往北才能看到)、峡谷(断层)、火山、苔原、湖泊和熔岩地貌于一体的极特殊海岛地质。

理论上,瓦特纳公园是全年开放的,但只有6-9月才能安全进出,其余时间要么暴雪封路,要么水位暴涨路面被淹。

(限于篇幅,剩下8个景点留待下文展示,其中部分是国内首次出现的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