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乘客展示了从北京西站到北京站的火车票。

3月20日,北京西站至北京站地下直径线正式开通,首趟通过地下直径线的K7742次列车23时50分从北京西站发车,15分钟后抵达北京站。通过这条地下直径线将可以实现京哈、京广主要干线旅客列车的互联互通。

新华社发布北京3月21日专电(记者丁静)“开往承德的K7742次列车开始检票。”广播的声音一响起,早已等候在北京西站第5候车室的王赫鹏就张罗开了。

“快,拍照留念!”王赫鹏带着“地铁族”论坛的20名会员来见证北京西至北京站地下直径线通行客运列车的时刻。一个月前,他已经获得“小道消息”,成功于三天前为队友们“刷票”20张。

K7742次是从石家庄到承德的列车。20日晚20点20分从石家庄站发车,23点38分左右到达北京西站。

与王赫鹏一样,不少人是冲着有纪念意义而购买车票,或珍藏或体验。20日晚,北京西站第5候车室人声鼎沸。记者发现,不少等待乘坐K7742次列车的乘客是铁路爱好者。他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有的还拿出协会、论坛等组织的旗帜拍照留影。

↑3月20日,乘客在列车上拍摄火车外的画面。

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尹说曾饱受两站之间换乘的“痛苦”。“以前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之间换乘只能坐公交,大概要一个小时,非常不便。有了这趟列车,通行时间缩短到15分钟,大大方便了乘客。”尹说说,自己今天就是来“刷经验”,回去将与朋友们分享。

23点50分,列车从北京西站缓缓开出。列车运行中,大部分时间在隧道中穿行。不断闪过的隧道照明灯跳动在乘客兴奋的脸庞上。

乘客蔡忱将北京西站到北京站的直径线称为“北京头号风险工程”。这件大事完成,蔡忱说自己一定要来看看。

北京大学地铁文化协会的30多名会员共同体验了这趟列车。会员赵禾苗说,以前从北京西到北京站只能乘坐公交、地铁或者打车,现在还可以坐火车。虽然目前只有一趟车,但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车经过两站,为旅客提供方便。

↑3月20日,乘客在列车上拍摄火车外的画面。

“铁路的魅力就在于能够让人感受到地理元素的变化,在火车上还可以认识不同的人。我非常喜欢坐在火车上看风景的感觉。”赵禾苗说,协会组织这次活动就是希望大家了解铁路,感受铁路带来的魅力。

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是连接北京站至北京西站的重要地下工程。工程地处北京市中心区,呈东西走向,自北京站起,沿前三门大街,经崇文门、前门、和平门、长椿街、西便门桥、天宁寺桥、白云桥、小马厂至北京西站,线路全长9151米。

线路施工主要采用盾构法、明挖法、浅埋暗挖法和盖挖法等工法技术,其中5175米盾构隧道为国内城市采用盾构法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的大直径隧道工程。盾构法施工无论施工难度、科技含量,还是安全风险控制、环境保护均属国内先进水平。

工程建设者们通过技术创新,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对今后我国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具有借鉴价值。

↑3月20日,乘客在列车上拍照留念。

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是北京市第一条单洞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这条线路于2013年7月26日顺利贯通。2014年12月30日具备部分开通条件,并进入试运行阶段。以此为标志,京哈、京广两大铁路大动脉将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了北京铁路枢纽布局,增强了铁路运输机动灵活性,方便旅客出行。 21日0点05分,列车到达北京站,中间运行近15分钟。

乘客吕钟从2005年这条直径线开始建设就一直关注。“十年来我一直盼着它通车,这样以前只能在北京站停靠的京哈线部分列车也可以到西站来停,距离我家就更近了。”吕钟认为,从北京西站到北京站只要8元,对乘客来说成本低、时间短、效率高,自己很满意。

按照计划,列车在北京站停车20分钟后,于21日上午6点30分抵达终点站承德。

↑3月20日,乘客在列车外拍照留念。

↑3月20日,乘客在列车上展示火车票。

↑3月20日,乘客在列车上拍照留念。

↑3月20日,乘客在列车上拍照留念。

↑3月20日,乘客在列车外拍照留念。

↑3月20日,乘客在列车外拍照留念。

↑3月20日,乘客拍摄进站时的画面留念。

↑3月20日,乘客准备进站。

以上图片均由新华社发布记者李文 摄

编辑:雷蕾 朱斯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