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上学的时候,一位湖北老师说,在西安挖土的都是文化。

这多少有点夸张,但这句话包含着很多人的设想——中国的历史和文明的演进,在这座城的每个地方都留下过痕迹,所谓文化的厚度就在这层叠的历史和密集的生活中积累。一座城微缩一个民族的史诗,就成为一种集体想象。

如今的西安也是一座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但有千年不倒的大雁塔耸立着,有汉唐遗址在地下沉睡着,有无数的文物遗址展出着,古今的对照在这里比比皆是,历史仿佛就在这种对照中显影。

无论是华灯初上的傍晚,还是雾霭沉沉的清晨,在任何一个角度瞥见大雁塔,被高楼包围着的人总是不禁在心里轻轻感叹一声。踌躇满志的时候,看到的是它屹立不倒的伟岸,低沉苦闷的时候,看到的是它历经沧桑的庄严,几经沉浮的大雁塔就这样承载着人们在不同境况下的感慨。而像大雁塔一样的历史遗存,遍布在西安城,只是知名度和保护开发的程度不同。

所以,到西安如果只去热门景点,吃点网红餐厅,那可真是太亏了。这次带大家在城内看看不排队但有趣的西安,这一期先推荐两条路线,蓝字为路线引导。

01步行东门路线 :沉浸式体验西安人生活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大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数千年来都作为“城市”出现地方并不多。城市不同于乡村的地方正在于它丰富的功能性和密集的人类生活,多元的宗教信仰、丰富的文娱活动、频繁的贸易交换、大量的人员往来、复杂的典章律令,拥有漫长建城史的西安就蕴藏了诸多的城市密码。

可能随便一个大杂院就曾是华丽的古宅,一个街道名被用了上百年,一段低矮的城垣下发生过逆转历史的战事,一座香火平平的寺庙见证过大型的国事活动,或者,一碗美食也有说不尽的故事。推荐的这条路线好玩儿的地方相距几百米,完全可以步行。

万物皆可夹,但腊汁肉最香

早餐可以从东门王魁家开始。腊汁肉的肥腴香软配上白吉馍的劲道细嫩,就是西安小吃的看家美食了。

腊汁肉的汤,指的是老汤。没有冰箱的那几千年,人们发明了各种贮存老汤的方式。今年你如果能碰到正宗的腊汁肉铺子,铺子里的那锅老汤,可能煮过六十年代困难时期的鲜肉,熬过20多种风味独特的香料,款待过国家领导,亲近过街头走卒,这锅老汤见过的世面,也许比店家的少掌柜还多。

腊汁肉的肉,要选用上等的猪的硬肋肉,一定要肥瘦相间,白的肉熬出亮澄澄的汤,红的肉在这汤里吸足了沸腾的动力,把硬邦邦的肉丝熬软了煮化了。腊汁肉的美,瘦而无渣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唇齿留香。

腊汁肉的馍,叫白吉馍。这比肉还讲究的馍到现在已经不太好找。少了炭火吊炉的鏊子,也就少了那种外皮酥脆内里软绵的好馍了,市面上多了批发馍、机器馍,讲求力道、劲道、火候、气度的“铁圈虎背菊花心”白吉馍也不常见了。但是西安老牌的没有大规模连锁的肉夹馍店,用的都还是手打的白吉馍。

几家有名的肉夹馍各有千秋,比如东关吉祥、子午路张记建大店、秦豫家等。王魁肉夹馍的量不算大,肉有点咸,但是西安人从小吃到大的,就是饥肠辘辘时最想的那一口。

捡漏淘书:老西安的休闲

吃完肉夹馍,到不远处八仙庵旧货市场看看老西安人的休闲方式。这个市场以古玩和旧书为主,一般只有周日出摊。古玩市场,一般都是在历史悠久的老城才会集中出现。城里人总会有点传家宝,二道贩子就有了更大的市场去搜罗。

《废都》里,庄之蝶带了一块号称是汉砖的砖头回家,牛夫人说“一块城墙砖说是汉朝的,屋里的苍蝇也该是唐代的了!”还抱怨家里已经被这些东西堆得没出下脚。对庄之蝶的戏谑,其实就是西安人这点儿对古玩的爱好,有点自得其乐的自在。有个青海的朋友退休后要定居西安,就是因为这里古玩市场众多。

八仙庵旧货市场是个比较专业的钱币市场,从布币刀币到各个朝代的方孔钱、铜板、纸币、银圆、银锭……几乎中国历史上所有形式的货币在这里都能看到。像章、老式钟表、古旧家具、瓷器、玉器、青铜器乃至字画等常见的古玩也都有。

旧书摊的意义在于,很多书在正规书店别说买,看都看不到。即使现在有了孔夫子旧书网,可是在书摊上一本本随意翻看,再和老板讨价还价才有趣,当然如果捡个漏就更开心了。旧书上常有随意涂抹的笔记,就像多了一位共读书友。旧书市场上享受的真是属于普通读者的淘书之乐。

逛完旧货市场,还可以顺便去八仙庵转转。因为道观所供奉的主要就是“八仙过海”的八位神仙,所以称为八仙庵。虽然门票只要三块钱,但它创建于宋朝,现存的建筑基本是清朝时修建,香火颇旺。

公主祈福方式:建寺

从八仙庵旧货市场出来,再往西走就到罔极寺。在唐朝,它是“穷极华丽,为京都之名寺”的皇家寺院,今天的罔极寺只是市级文保单位,但它的建成和兴衰却埋藏着丰富的历史细节。

如果没有大臣谋反和武则天的病重,就没有太平公主的祈福建寺。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之时,朝廷张柬之等人谋反,逼迫传位于太子恢复李氏。随之中宗继位,武则天病情加剧。太平公主以建寺祈福的方式修建了这座皇家寺院。寺名取自《诗经》“欲报以德,昊天罔极”之句,以表达子女对父母无限的孝思。

如果没有儒释道的融合和佛教的兴盛,也就没有唐玄宗对佛教的虔诚信仰。罔极寺内建有御注“金刚院”,这是玄宗亲自完成的注释佛教经典,在唐时两京寺院中专门建院供养《御注金刚经》者,现存史料中仅有罔极寺。同时,玄宗的等身佛像也供奉在寺中。

如果没有唐朝"以孝治天下"的统治思想,就没有罔极寺在唐朝的极盛。在扩建罔极寺时,玄宗命令拆兴庆宫和大明宫别殿来扩建,以提高罔极寺的规格。所以,罔极寺天尊殿即兴庆宫之通贤殿,门楼即大明宫之乘云阁、精思堂即白莲花殿、老君殿即甘泉殿。当时很多重要的活动在罔极寺举办的,其中最有名的是“长庆会盟”,唐王朝与吐蕃立碑修盟,结盟仪式就在这里举行,现在长庆会盟碑仍完好保存在西藏拉萨大昭寺内。

如果没有政治中心的东移和宗教信仰的变更,就没有罔极寺在极盛之后长时间的沉寂。公元846年“武宗毁佛”,罔极寺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虽然之后依旧额重新得以添置,但已大不如前。明朝,罔极寺在明朝从皇家寺院演变为供四众朝礼的一般丛林。清朝时,寺庙规模大大缩小。1930年遭到大火,寺院门口“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石碑被烧黑。1935年,罔极寺改为尼寺,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女众丛林”。文革中宗教界遭到了很大冲击,罔极寺也没能逃过劫难,像许多寺庙一样,佛堂房舍被机关和居民占用,文革后逐渐恢复归还,并先后进行改扩建。

现在的罔极寺依然保留有珍贵的文化遗存。现存的独角兽是唐朝所造,被视为锁寺之宝;明碑上的花朵图案构思奇特,极为罕见;有舍利塔二座以及明清历代的重修碑记等。文革前,罔极寺还保存着很多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比如绘于明朝的十地菩萨画像以及一尊菩萨塑像,但现在已经不知所踪。被毁的还有院后的塔林。历朝历代的高僧圆寂后埋葬于此,并修建圆寂塔,因为是敕建寺院,所以圆寂塔修筑得十分恢弘,而且因为修建的朝代不同,所以百塔百面各具特点,可惜在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时被毁坏得荡然无存。

炮房街,并没有旅店

罔极寺出来的这条街叫炮房街,这几乎算是西安最具特色的街名了,但不是你想的那样。炮房街得名很早,相传在明崇祯年间,因此街开设纸炮作坊较多而得名。那时候小街上的居民,几乎家家都以手工搓鞭炮捻子、糊火柴盒为生。有专门的商人将加工好鞭炮捻子、纸卷的炮身再运到别处装填火药。这个传统营生一直从明清延续到民国,虽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做这类营生的越来越少,但地名一直保留。

东岳庙:多个年代的壁画层

出炮房街进东门(长乐门),就到了东岳庙。东岳庙的壁画很值得一看。东岳庙始建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现在的壁画是早清时期的,但是东岳庙建寺历史悠久,在各个时期的修葺扩充中,壁画也累积层叠,现在看到的是清早期的壁画,但据考下面应有明代壁画层。

东岳庙正殿壁画为陕西现存宫观壁画体系中单元体系面积之最。壁画内容构图繁复,矞皇瑰丽,画面的雄浑加上殿宇高大、纵横深远,形成了一种视域饱满、多维强烈的视觉效果,要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

顺城巷:西安人的日常

逛完东岳庙再顺着城墙往小东门方向走,逛逛顺城巷。顺城巷原来是很有西安生活味道的老街,尽管被改造成仿古街道和消费场所,但是原住民们和各类小摊贩达成了一种默契。

该练摊儿的练摊儿,该闲逛的闲逛,老奶奶们在城墙下跳广场舞,老爷爷在马路牙子上看摆摊的手艺人,书法爱好者在广场上练字,在这条商业改造的巷子里,原住民们还保留着以前的生活状态,拥有“躺平时代”最让人羡慕的闲散,顺城巷里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改造过的商业街区在同一空间并存,也是老西安与大都市的融合。

永兴坊的摔碗酒开始
西安被抖成网红

到了中午,可以步行到永兴坊吃午饭。唐朝的长安城是标准的坊肆规划,传说中的“一百零八坊”,永兴坊就是按照“坊、肆”建设了仿古的建筑群。来西安旅游的人一直不少,但让西安一夜之间成为“网红”的就是永兴坊的摔碗酒,2018那年的五一小长假,西安旅游人数的增幅近70%,而前几年只稳定在30%以下,到西安旅游的人有近千万,相当于当时的西安常住人口,那年到永兴坊旅游的人是到兵马俑的三倍。

抖音的崛起和西安的热门几乎是同时出现的,无论是绞尽脑汁想吸纳更多游客的旅行业,还是想提升城市知名度的政府领导,都没有想到,西安成为最热门的旅游城市,竟是被一个APP推动的。

比起西安的新晋网红,永兴坊已经不够潮流,但是作为陕西小吃的集合地,还是值得一去。任何一个地方的经典美食一旦脱离了地域就会失真变味,永兴坊的好处恰恰就在于,掌勺的几乎都是的来自各个城市县城的本地师傅。永兴坊至少向南方人证明了一件事:即使是物资缺乏的北方,也能把简单的食材做出千万种花样。

02回坊路线:除了吃还能干啥

一说起西安,必谈以北院门街为主的那条“回民街”,这是回坊最宽阔的一条街,招牌林立热闹非凡,但是这几年不但少了正宗的坊上美食,甚至大多开始售卖外地的食品,实在是只能打个卡。但回坊依然深藏着太多的地道美食,只要你脱离了最热闹的这条主街,而深入到这片区域的街坊小巷,就能发现真正的西安特色。

西安仅存的地名与商品一致的街道
竹笆市

第二条路线,可以从竹笆市开始。西安传统街区,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里,指的是“北院门、三学街、竹笆市、德福巷、湘子庙街区”,所以这几个地方都值得一去。竹笆市不算出名,但这条不足五百米的街道因为原生态,所以极具西安特色。首先是这街名,从明代沿用至今,也是西安现在仅存的地名与商品一致的街道了,现在仍有一些老手艺人开着售卖竹制品的小店。属于老西安人的美食,比如樊记腊汁肉夹馍、赵记绿豆馅饼、方中山胡辣汤、海荣锅贴馆等也从这里扬名。

西安最早的博物馆
亮宝楼

逛完竹笆市,可以到不远处南院门的亮宝楼看看。1900年慈禧“西巡”,各地纷纷进贡黄金白银和奇珍异宝,回京时装了3000大车,遗留在西安的部分就藏在这栋专门建起的二层楼中,后来藏品向公众开放,得名亮宝楼。之后,亮宝楼成为陕西省图书馆,集藏书、博物、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机构。这个陕西最早的博物馆曾经珍藏昭陵六骏石刻、景云钟等国宝级文物,还珍藏过全国最完整的《碛砂藏》。

停车场
西安钟楼原址

亮宝楼转完,到西大街百盛旁入口,往东一百多米有一个停车场,里面就有西安钟楼原址。西安钟楼是我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现在的西安城也是以钟楼为中心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城市结构。

今天的钟楼,已经过了六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但她最开始并非建在今天的位置。钟楼初建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至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28年) , 由于西安城的扩建和随之而引起的市中心的东移 , 才把它移建到了现址。移建时,“楼维筑基外, 一无改创”,可见当时建造技术的发达。钟楼初建的原址就在现在的停车场里。

坐着唐代石狮
吃回坊黑暗料理

百盛这个回坊入口,进去到小学习巷,吃老何家卤汁凉粉。虽说他家已经大名鼎鼎,但是要端着碗坐在门口拐角吃才叫与众不同。

为什么呢?都说西安处处有文物,拐角看似不起眼的狮子却是唐代遗物。,石狮子从卷发被磨到平头,发色也从奶奶灰到油亮黑。有一次碰到一个老爷爷,说从小就在石狮子上玩儿。拍照的时候要坐在唐狮上,端一碗黑暗料理,才能吃出只有西安才有的意味。

在回坊大杂院
看十大古宅

吃完凉粉出来不远就是年羹尧故居。真正的回坊街巷狭窄,以前的平房也都加盖成了二三层楼,不仅住着世世代代的回族原住民,低廉的房租和便利的生活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打工者。年羹尧故居就藏在这片杂乱拥挤的陋巷中,难以想象这里发生过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年羹尧层官至川陕总督,相当于两个省的一把手,他立下赫赫战功,深得皇帝信任,但最终被赐令自尽。雍正对年产生怀疑后,年羹尧从西安运往各地藏匿的财物,仅仅在两三个月之内就有骡驮二千余载,骡轿二百余乘,大车数百辆。可以想见,三百多年前这位清朝名将为自己修建的三进式宅院,不知珍藏过多少奇珍异宝,又有多少求名逐利的人进出往来。

恢弘精美的将军府邸现在已经是一个大杂院了。仍保留着的是后院一座高大的戏楼,木雕、彩绘依稀可辨,屋顶木构架、立柱石雕等还有保留。世事难料,这座宅院的命运也和它主人的悲剧一样令人叹息。上面这张图是不久前已经被拆除的李家大院,对民居老宅,只能是且看且珍惜。

在西仓
不买东西也长见识

看完故居,逛逛回坊,最有意思的就是西仓。有人铺一块破布,摆几颗核桃,就能喊价大几千,而且还真有懂门道的蹲着围一圈讲价。这几乎就是个淘宝拼多多的线下集市,生活里你能想到的几乎都能买到,而且可以用想不到的价格买到你想不到的东西。

本地人喜欢逛西仓,就好像年轻人喜欢刷淘宝一样,不买东西也能图个乐呵。记得西仓只周四周日才会出摊。

让炉头亲自给你做一碗羊肉泡馍

逛完西仓就在回坊吃泡馍,要仔细甄别,这里不做特别推荐。一家泡馍店能开上多年就没啥问题。如果运气好,就让炉头亲自做。其实价钱一样,只是看运气,你只要诚心要求老板亲自给你做,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还会答应的。

吃泡馍一定要自己手掰,不要赶时间。掰馍是一种社交方式,一边掰馍一边休息聊天。八九十年代,炉头一看掰馍的成色,就知道是不是懂的人,馍掰得好,就会引起炉头们的注意,从而更用心地煮这碗馍,馍越小,越需要炉头有精湛的技艺。不过现在普通的泡馍馆难免有全部都批发来的量产小铺,炉头的水平堪忧,真要把馍掰得太小没准会煮成一碗糊糊。

多拐几道弯
去吃三拐弯油茶

这家店要专门去,也在回坊里,因为名字奇怪,所以卖个关子,多拐几个弯去吧。油茶配溏心蛋,颜色的搭配非常摩登。拐弯处还有家油炸麻花,看似普通,其实是给各大商店配送的,顺路也可以买一点。

吃灌汤包
看老板和多少名人合过影

贾三灌汤包就在最热闹的那条回民街上,硕果仅存的几家老字号之一了。别的不多说了,看照片饱饱眼福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