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种下一粒稻种,分蘖出数十个稻穗,秋天可收获上千粒稻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即使是日本大米也不知道稻米从哪里来。从地里到餐桌怎么能变成一碗香喷喷的饭。

赶紧带孩子去上海科技馆吧!名为“稻阳万年”的科学技术农业科普展从今天开始展开。

在这里,你不仅仅能体验种稻、碾米、煮饭,更能从大文化、大生态、大科技的视角出发,聚焦稻米本身,通过剖析一粒稻米的前世今生,回顾过去,感受当下,思考未来。

展览由 “春寄”、“夏美”、“秋庆”、“冬享”四个部分组成,以万物生长春夏秋冬的轮回四季为展线。

春天寄托希望,带领观众了解水稻的起源、育种、播种等方面的科技与文化;

夏天水稻茁壮成长,通过现代化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及非遗、稻田画等方面展现绿色生态之美的图景;

秋天欢庆丰收,通过现代化产业链、深加工、高技术农业机械及各地人民多姿多彩庆丰收的人文景象,展现祖国大地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农业技术发展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冬天储存能量,享受一年的劳作成果,带领观众了解稻作食物的仓储、稻米制作的各种美食、美酒文化等,同时响应国家 “制止餐饮浪费”的号召,向公众传达拥抱农业科技,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观念。

跟着周到君一起来看看展览亮点吧↓↓

🌾 1琳琅满目的稻种>>>

稻一共有多少种呢?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可能超过有14万种栽培稻品种,而且科学家们还在不停地研发新稻种。

就在11月3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团队的项目《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打破了农业领域在此奖项上连续8年的沉寂,更是上海市农业领域在此奖项上的第一次。罗老师团队带来的百余种水稻种子将在本次展览中亮相。

此外,作为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的复旦大学卢宝荣教授,挑选出30余种国内外稻族物种的种子标本,在展览中特别展出。

“哇……原来稻谷除了白色的,还有绿色,红色和紫色的!”在展厅里,不时能听到一些孩子发出好奇的感叹!

通过展板上的详细注解就能了解到绿稻外观十分特别,种皮为淡淡的绿色,米芯为白色,营养丰富;红稻含有花青素而呈现红色,红米气味芬芳,含有多种营养和微量元素;紫稻是一种较珍贵的稻种,我们常吃的血糯米就是一种常见的紫稻,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 2活体水稻秧苗>>>

一株稻苗经过插秧的“成人礼”才能更好地茁壮成长,每一株小小的稻苗在未来成熟时都将是一碗碗米饭。

在展厅中,有一方“稻田”格外引人注目!这可不是什么仿真模型,这些绿油油的秧苗可是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团队提供的24种水稻秧苗活体,这些都是正在蓬勃生长的小生命,每天都会悄悄发生一些变化。现在它还很纤弱,过上一段时间,说不定就结上了稻穗。

看着它们,想像着自己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舞动。身处其中,内心充盈着一份丰收的惬意。

展览通过美丽稻田画面、金山农民画、“共襄稻果”丰收美景等,将稻田的美景和丰收的喜悦之情带给大家。

△ 上海市非遗金山农民画

🌾 3开心农场>>>

民以食为天,从一粒种子,到一田稻谷,再到一碗简单的白米饭,甚至千变万化的精致米食…到底经历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或许,在这个小小“开心农场”里能找到一些你想知道的答案!

在这片“农场”里,我们能看到稻米种植生产的全产业链。能看到忙碌的农民们驾驶着插秧车在稻田里整理、插秧,看到稻谷丰收被送到工厂里被精挑甄选、全自动打包……最终走上餐桌!

🌾 4来煮一锅柴火饭……>>>

住在都市里的孩子,几乎已经见不到柴火灶了。

只要来到这个展览,不仅能看到“柴火灶”,还能亲自动手来“煮一锅柴火饭……”

只要根据电子屏幕上的指示,一会儿开锅盖,一会儿扇扇子,就能像模像样地完成淘米、浸泡、煮沸、焖饭、搅拌等过程。

据周到君观察,这个灶头可是展览里最受欢迎的互动装置了。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忍不住上手试试!

🌾 5科技盛宴……>>>

除了对水稻进行文化的解读、科学的探索、艺术的创意外,展览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科技团队的力量。田间的智慧管理体系、生物农药明星产品、现代稻米全产业链模型、现场碾米体验等展项纷纷亮相展览现场。

△ 田间的智慧管理体系

更有刚参加完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的麦稻智慧粮食公司,在全球独家推出的“智慧型谷物粮食分层磨削装置”从北京马不停蹄地奔赴展览现场,为大家带来一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科技盛宴”。

△ 智慧型谷物粮食分层磨削装置
“稻养万年”科技+农业科普展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周一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上海科技馆二楼特展厅

展览免费,但需自行购买科技馆门票进展区哦!

来源:周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