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国产摩托车为什么不如进口摩托车?差别有多大?参考日本摩托车,莫宇的回答各不相同。

那个外国人有钱,生活水平高。

外国厂家实力强,能耐大,质量好。

中国摩托车是给朴实憨厚的农民造的。

美国机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探究,国内并没有成体系的机车文化。

是的,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一、路权问题:

美国那么繁荣强盛,禁摩了吗? 日本,人均gdp紧逼美国,禁摩了吗? 德国,这个在科技、经济、文化上绝不比美国差的欧洲巨人,禁摩了吗?

二、摩托车厂家自身定位:

本田、雅马哈、铃木、川崎、宝马、阿普利亚、杜卡迪、比亚乔……这些大腕哪个没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如今,世界变了,汽车唱主角了,但人家放弃摩托车了吗?不! 人家不但没放弃摩托车这个低端产品,反而把摩托车越造越好了,直逼汽车产品!

我们呢?我们的摩托企业老总,一心想的是:“赶快卖摩托车,等钱挣够了,咱去搞房地产开发、汽车制造、股票投资……摩托车?这种土立土及,我已经造够够了! 傻*才会继续造呢!”

本田起家是汽车(起码是在红火之时),可本田却同时发展汽车和摩托车;宝马的汽车地球人都知道,可宝马的摩托车年年都是欧洲销量第一的!川崎,原本是造飞机轮船的,飞机强过多少个摩托车? 可人家的摩托车从没有放弃过!川崎的摩托赛车,在世界上可以说盖过了其飞机产品的名声!

三、摩托车赛制问题:

咱不是没有比赛,可咱们的比赛像什么样? 嘉陵杯,几年了,赛车还是老样子。宗申公路赛车队,从老总到赛车,从赛车到车手,全老外。

鑫源,和宗申一样,据说在世界越野大赛上连拿冠军,可车手是比利时人,赛车是yz(cr吧,没弄清楚),技术支持什么的全是德国的!而且,还和日本本田、雅马哈、铃木、川崎并列为国际摩联特许的亚洲五大生产企业…可笑啊!嘉陵、五羊都没评上,你鑫源凭啥就……

四、收入水平:

老外(主要指日本人)比咱们待遇好,工资高,甚至活轻却酬高……这些都是片面之词,哪个国家的工人上班不辛苦? 挣个钱都那么好挣吗? 不要羡慕外国人的生活水平,我们不比他们差!甚至日本的繁荣只是片面的,因为穷人还是大多数,经济危机,日本受害最大!

以本田为代表的日本摩托车四大企业,造车理念是:“车子越造越贵,车子越造越好!你雅马哈不是出了款5万块的跑车吗?铃木不是出了款5万5千块的跑车吗? 老子出6万的同类产品!看谁的质量好,看谁的顾客多!挣够了顾客的大钱,然后再拿这些钱研制、生产更好的摩托车,让顾客更满意,花了大钱却不感到冤枉!”

反观中国摩企,正好和人家相反,产品越造越便宜,越造越好!比如A厂想:“同样外观的车,别人卖5000,我卖4000……你B厂不是新出个4000块的铃木王125款吗?C厂不是造了个3500块的铃木王125款吗?老子出个3000块的铃木王125款,看谁的车卖的快”

恶性循环,至使中国摩托车质量远远落后于外国同类,骂声越来越多。

五、国内并没有成体系的机车文化:

在美国机车圈,盛传两句话:“Ride or die”和“Live to ride ride to live”,这是美国流传的俚语。“Ride or die”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全心全意地投入; “Live to ride ride to live”的意思是:生来骑手,为骑而活。

这两句话并被视为是摩托车手的信条,纵使在机车文化的发祥地——美国,抑或是不受选购的摩托帮派,也很难在现实中兑现。

回到现实中,虽然国内的机车俱乐部多如牛毛,遗憾的是仅仅是摩托车的聚集地,并没有成体系的机车文化,原因是缺少机车文化生存的土壤,更不敢妄谈谈机车文化的发展与推广。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喜欢机车的普通人,过着普通人的日子,骑着普通的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内心没有隐藏着”狂野“和等待挣脱的”自由“。无论你的骑行原因是什么,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摩托车带给了骑士无与伦比的感觉。有摩托车和车友相伴的日子,使心中的“自我”得以释放,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夺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