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岬

如果新车的齿轮继续变小,我们的媒体可能要拿微距镜头。

你最近可能注意到新车变速杆的各种各样。这里说的不是远古时代的“手动or自动”战斗。手动切断濒临灭绝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现在,在一滴水的自动变速器中,能填满手掌的“正常”变速杆并不多。

像保时捷911(992)一样,使用独特但非常小的电子变速杆,只用几根手指就能操作。大概在一脉相承、大众第八代高尔夫奥迪A3等车型上,我们再次看到了更小更激进的齿轮杆——。如果这能叫“酒吧”。

保时捷911

高尔夫MK8

如果你认为这个齿轮不能再小了,那就天真了。看威来表盘式齿轮,看宝马iX按钮化的水晶表盘,看标致2008完全掉进槽里的表盘开关,可以说是传统的中控台齿轮减少到了极致的形式。

韦莱

宝马IX

标致2008

除了这个口袋齿轮和“杠杆近似物”外,手柄变速、按钮变速、品控等也是这个“齿轮杆移动”的领头羊。

大众ID。系列将变速杆改为仪表板右侧延伸的结构,保时捷-泰坎将992个小“棒”移动到传统点火开关位置。(威廉莎士比亚、保时捷、保时捷、保时捷、保时捷、台币、保时捷)从操作层面来看,它们都可以看作是“非品格”。

V5uw4vNYXGy37%2BNTabAY%3D&index=6" width="640" height="360"/>

现在这届新车,如果你坐进车里十分钟,依然找不到换挡杆在何处,搞不明白怎么挂入D挡起步,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常现象。

从机械旧社会,到电控大解放

对于传统的手动变速器,换挡杆天然就应该待在中控地台。

原因无他,早期的汽车是纵置引擎,于是变速器那一坨通常就位于前排中控台下方。手动变速器顾名思义,挡位切换是靠着肱二头肌纯人力掰的,换挡杆从变速器的头上长出来,自然而然就在我们熟悉的那个位置。

后来有了横置引擎汽车、有了自动变速器,但人们对于汽车操纵的基本布局已经习惯成自然,哪怕是自动变速器,换挡杆也同样留在了中控台上。

其实对于自动变速器,换挡杆向变速箱输入信息靠的是导线中的电信号,而不再是机械传动,理论上讲换挡杆是可以被做成各种形态的。

美系车的怀挡设计广为人知,不过怀挡并不是全部,按键换挡也是50~60年代美式豪车偏爱的设计。换挡键的位置不一而足,有放在中控附近的,有单独做一个小平台的,有放在仪表盘左边的,有藏在左手灯光面板的,还有妖怪放在了方向盘中央。

水星Monterey,精致的红白配色

福特Edsel,方向盘中央的换挡键

不过此时,换挡杆的造型并没有被彻底解放。

首先,除了当时纸醉金迷的北美,全球其他地方尤其是欧洲手动挡仍是绝对主流,那么内饰设计就还是要重点照顾传统的换挡杆。自动挡使用类似的换挡杆造型,既避免了驾驶者重新学习适应,也不用内饰设计师在这方面额外费脑筋。

其次,当时的自动变速器虽然是电信号输入,但数字化程度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90年代大哥大和今天iPhone 13也都是用电。驾龄较久的驾驶员朋友,应该记得早年自动换挡杆上一系列的防呆设计:倒挡必须按下某个钮啊、行车时无法推入倒挡啊。

自动挡换挡杆内部的机械锁止结构

这些是靠变速操作杆内部精巧的机械构造实现的,所以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杆也不光是一个简单的电开关。挡杆下面“一大坨”里面,既有电子元件识别换挡杆动作,向导线另一端的变速器输出指令,也有弹簧、塑料卡扣、滑块等机械构造,提供适当阻尼和防呆保障。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小体积的解决方式——否则人家美式豪车怎么怀挡用得欢,但对于大多数车型,中控台下面的空间闲着也是闲着,简单、廉价、可靠的“笨办法”才是主流之选。直到近几十年,随着汽车数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自动换挡杆中的机械累赘才一点一点被剥离。

于是电子换挡杆的时代到来了。

我们对电子换挡杆的初印象,大体上是从21世纪初宝马著名的“大鸡腿”开始。电子换挡杆不再是各个挡位之间横跳串门,而是靠识别轻拨动作来切换挡位,挡杆本身始终站得笔直。

宝马的初代电子挡杆尚有机械式防误操作:挡杆阻尼是受电信号控制的,停车熄火时无法被推动,诸如行车中推入倒挡也不可实现。不过很快挡杆就彻底电子化,你可以随时随意把它推向任何方向——车载电脑会自动识别过滤掉你的作死操作。

初代“大鸡腿”因为电控机械机构的存在,挡杆下方的体积并没比传统的自动换挡杆小太多。而今天宝马的电子挡杆除了换挡杆本体,剩下隐藏部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它其实完全可以被布置在车内任何地方。

宝马X5 E70的电子挡杆

现在3系的一体化中控挡杆总成

当最后的机械结构也不再是必需的,那么限制换挡杆形态的,就只剩下使用习惯和想象力了。

特别的杆,给特别的你

电子挡杆的另一个名字是“线控换挡”(Shift-By-Wire/SBW)——事实上,这是线控底盘这张大饼中,唯一已经实用化甚至逐渐普及的一块儿。

你会发现开头我们提到的神奇换挡机构,大多是来自电动车。这倒并不是油电有什么结构原理上的分别,只是燃油车、传统车企的换挡杆“放飞”得相对克制,而电动车、新兴品牌更加“不在乎”固有习惯。

最克制的方法是:位置不变、造型“去握感化”。AMG GT将挡杆退化成了一个“小枕头”,可以给前面的触控板当腕托,标致搞出了一个飞航式手柄挡杆,奥迪e-tron的挡杆吸取了航空元素,同时也能起到触屏承托手腕的功能。

至少,如果你是第一次坐进车里,不难找到“哪个东西是用来换挡”的。

还有一些造型离换挡杆很远,但因为已经渐成气候,所以不至于让你摸不到头脑的,比如旋钮换挡、怀挡、按键换挡。

旋钮换挡早在2008年的捷豹XF上惊艳世人,一度成了捷豹路虎的标志性设计。尔后旋钮被各个层级各个定位的诸多车企一窝蜂相中,已经有些泛滥过度之势,现在比较看重设计的品牌一般不会视其为首选。

捷豹曾经的升降式换挡旋钮

怀挡在古代是美系车的标志,近代是奔驰车主的痛并快乐,当代随着电子挡杆的普及、电动车的带动,终于修成正果重新入围主流。

怀挡将日趋拥挤的中控区域让了出来,同时兼具传统换挡杆利于盲操作的优点,特斯拉还赋予了怀挡新的历史使命:兼任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操控杆。

缺点是常被诟病缺乏驾驭感,但随着电动车身份的改变而不再那么重要。怀挡要占用有限的转向柱空间,不过现在随着雨刮和灯光的自动感应化,与怀挡共存不再是难题。另外还有像大众ID.那样,将换挡杆融合于仪表盘,形成“不是怀挡的怀挡”。

按键换挡的前世是60年代美式豪车,早年还有阿斯顿·马丁、林肯一直坚持,现在也是渐渐有了泛滥之势。按键换挡对于布置的要求基本为零,车内随处都能安排;按键的排布方式随心所欲,可以一字排开、可以形成阵列、可以采用钢琴键,突出一个随便。

但按键换挡有不利于盲操作的不足。不论怎样布置摆放,都需要驾驶员将较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按键,才能确保点按准确无误;因为按键通常布置在中控台表面,右手需要伸出更远距离才能触及。在窄路掉头、侧方停车等频繁切换D/R挡时,会显得尤为繁琐和不便。

哪怕是极小化的拨动开关换挡,因为只有前后两个操作方向,这种场景下也要比分布式按键更加方便。

“看上去很美”

按键式换挡若要兼顾便利性,一种做法是结合“按压”与“拨动”。讴歌将倒挡设计为向后按压,从而与其他挡位区分开;别克的换挡按键排成一列,其中R和D挡为向上拨动开关,中间以向下按压的N挡隔开,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盲操作。

再进一步,彻底干掉换挡杆——无论还能不能称作“杆”,也不是不可能。

奥卡姆的忠实信徒当属特斯拉,去年新款Model S Plaid不仅带来了科幻的Yoke·手忙脚乱·方向舵,更有让人惊呆的无换挡操作装置:由车载电脑判断前进或后退,自动切入对应挡位,或者……咳咳,在触控大屏滑动换挡。

但话说回来,如果把格局放小只看换挡杆,彻底去掉“杆”这还真不是第一次。一些注重极限驾驶的超级跑车就将担子全交给了换挡拨片,空挡通常是同时拨动两侧拨片,最多留下一个用来挂入倒挡的按钮或者拨杆。

法拉利曾经的倒挡按键设计

LFA的倒挡拨杆孤零零待在仪表左侧

超跑尚且如此,论极限竞速时的操作效率,拨片已经远优于换挡“杆”。手握杆换挡的需求,现在只体现在那些很看重体验的性能车。保时捷911(992)系列中,GT3拥有全系唯一的“正经”换挡杆(PDK),目标用户和梦中用户们长出了一口气。

992 GT3的PDK换挡杆

燃油动力在缓缓走向尽头,对于无需变速器的纯电动车,所谓的挡位不过只是“前进”、“后退”、“停车”。即便是尚存续的燃油车,绝大多数也不再需要驾驶者长时间、频繁操作换挡杆了,物理形态上的缩水、异化也就是必然结果。

人们惯常认为该是最后圣地的高性能跑车,投向了拨片这种实用主义的更优解;至于芸芸众生,则只需要前进和后退。依然追求中控台上那根“正统”换挡杆的,除了手动挡车型,就只剩GT3那样“即便是自动换挡并且有拨片也不能剥夺我摆弄挡杆的权利”型选手。

曾经是车内荷尔蒙的换挡杆,正在演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开关”。

路特斯Eletre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需要唏嘘之事。

从根本上讲,换挡杆这一物理存在的源头是手动变速器。当自动换挡变速器(包括AT/DCT/CVT等)出现的时候,其操作机构继续以(类似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杆的样式存在,本来就是顺应现实与习惯的结果,而非功能所致的必须。这一点50~60年代的美系车已经证明过。

那么当燃油车高度自动化数字化,再当电动时代来临,挡位失去了意义,进与退本来就更适合以某种开关的形式来操作,又有什么必要人为地强行加戏呢。

它们走正如它们来,都是形制顺应功能的诚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