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业评论》记者葛江宁

作品

为了12288号选手,他站在终点标志前,阳光从后面斜射下来,他的脸逆光,看不清表情,但可以想象极限长跑后的舒畅惬意的样子。

2015年10月18日长沙国际马拉松,经过与1.5万名长跑爱好者的角逐,陈彬波最终以4小时50分钟完成了比赛。

第二天上午9点,他把这些照片贴在微信圈里,说:“今年的第二次战马.又一次挑战自己”。

“一个人要锻炼意志品质,就要长跑,跑马拉松。”11月20日下午,广州希尔顿酒店咖啡馆东风本田执行副总裁陈文波对《汽车商业评论》进行了近20年的长跑经验后,他确定了一年跑2匹战马(全程)、2匹半马(半程马拉松)的新挑战目标。

跑步是他从大学开始身高1.80米的爱好,当时体重只有50多公斤的他让父母非常担心。为了增强体质,选择了打球和跑步。

“当时也没有马拉松的概念,先在东操场跑了几圈,再跑到西操场,然后再跑。”他说,这样风雨坚持了一年多,之后由于严重贫血,需要暂时停止。

东风日产在任期间,他住在广州花都,小区旁边有个公园。只要不出差,每天早上6点他一动不动,先在公园跑1个小时,然后再开车上班。调到东风本田后,这种爱好又被他带到武汉,只是跑步时间从早改到晚。

马拉松40多公里的跑道是真实生活的画面。这里有曲折的赛道和被忽视的秀丽风景。“在长跑中,你唯一能赢的是你自己,人生是不断战胜自己的旅程。(萧伯纳。)坚持跑步30多年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这样写道。

陈彬波也一样。

无论是在2000年南河乱攻深圳期间,毛遂推荐丰臣车,还是在京安云豹战斗谈判重组期间首次尝试,还是在东风日产成长年间为营销体系和渠道布局立下功劳,到东风本田,一切都归零,希望从头到尾改变的挑战。

显然,51岁的陈彬波有着非常有特色的职业轨迹和鲜明的轮廓。外表温和,骨子里从不输的长跑运动员一直在迎接挑战。

2013年东风本田调整年度目标后实现了32.14万辆销售额,在2014年情况更加不乐观的情况下减少了30.8万辆,同比减少了3.75%,轿车销售排名从2013年的第16位下降到了第19位。

陈彬波因此受到怀疑。按照计划,2015年东风本田要达到40万辆的销售目标,但在9月份以前,很难在市场明亮色彩的狭小空间里看到空荡荡的东西,很多认识他的人暗地里为他捏了一把汗。

“跑步要坚持,是孤独的过程,即使一个人跑,也不能聊天。但是放松的最好方法是这样的。头脑空空如也。多好啊。”陈彬波把跑步视为解压的重要手段。

1

“要么做得好,要么干脆少做”

《汽车商业评论》:今年,大部分车企未上市,或增幅下降,东风本田如何逆势而行?

陈彬波:今年我们初步完成了产品结构调整,最大的增加是新车X-RV,约12万辆,到11月(东风本田)为止36万辆,每年完成40万辆,没有悬念。7月8月经济整体下降,是真正验证企业的时候了。

另外,要控制销售商库存,不要看批发数据,要看实际终端销售量。今年头4个月,我们的基本方针是让经销商重新考虑,4个月后将库存系数降低到1.2。

我总是说要注意节奏,重点是让产品结构调整和节奏调整跟上变化。市场严重的时候,如何在变化中

更好地发挥长板,如何均衡地解决。最重要的是,这种大势下,你反映的速度要快。

但直到9月前,东风本田形势都很严峻,然后9月销量陡然增长。为何从9月开始发力?全年任务目标如何层层分解?

毕竟我们的产品线不像其他企业那么长。调整是系统性的整体调整,不能按下葫芦起来瓢,这个车型拉起来后,把那个产品打下去。我们基本按照思考进度实施,但实际比预计速度快。

今年目标40万辆,上半年只完成16万辆,下半年要完成24万辆,也不是没有压力,这个节奏看怎么掌握,X-RV缓解了些压力。

其次,下半年市场很淡,很多企业都在打价格战。市场出现变化,要及时调整策略。现在来看,这些效果都达到了。

市场节奏把握非常重要,你不要为一个短期行为去做强制性要求,否则适得其反。你可能想不到,我们今年营销费用比去年还节省了,在营销方式上我们改变做法,要做的事情,要么做好,要么干脆少做。

具体来说,哪些做好,哪些少做,如何取舍?

还是要根据不同节奏来做抉择。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尽量做影响力大的事,不要面面俱到。打个比方,面向一线的活动,过去会给一个指导方针,主机厂给予什么样的支持。但这次我完全调整过来,直接给经销商资金,放手让他去做,这个市场是他的,他必须做出影响力,这样他才会考虑投入产出效果。

既然管控不了,还不如交给他,建立信任关系,我从总体结构上把控。

你的管理体系要实现这种变化,比如库存管理,必须要清楚它的订单;基本数据;来店量;这个月交多少;还有多少库存;库存结构是否合理;以及不合理应该采取什么方式等,这就涉及具体怎么做战的问题。方向明确后,大家都好做了。

对您而言,2015年尤其关键,毕竟涉及到您第三年能否完成董事会目标。这种压力下,您如何为这场硬仗做布局?

要谋划全局。在布局过程中,要对产品优劣做出明确判断,以及资源该怎么投入。环境恶劣时,不是要补短板,不是木桶理论,而是要发挥长板作用,要把长板作用发挥到最大。

另外,有些做法要从战略周期来考虑,我们不要希望一记奇招(营销)就能发生翻天覆的变化。当下这种环境,第一要发挥长板作用,第二根据产品进行布局。

更具体些,长板怎么做?产品如何布局?

X-RV销售形势很好,那就相对集中精力把这个营销力做好,拼命把它做到细分市场第一,它也会带动其他方面跟进。从(2015年)1月开始,我就追加供应商投资。

但在这之前,你要有预判,汽车营销人必须要搞清楚状况,像这种车型一个月卖一万辆应该不成问题,所以按照这种布局来展开。否则没有这些投入,后面上量就无从谈起。

决策做对了,顺势而为,很快就能起来。按照目前状况,如果工厂满负荷生产,两个车型(C-RV和X-RV)一个月能做到3万辆。

2

“这6年里,也有过沮丧的时候”

《汽车商业评论》:马云在总结他的15年时说,每天都如履薄冰。2010年1月您接手东风本田,现在6年时间过去,怎么解读您这6年?

陈斌波:(沉思片刻)时间过得很快,这6年感触也很多。过去在东风日产管营销,建立体系,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目标完成,并让它良性循环起来。应该说,不管做什么事,我都相对理性,这么多年来,我对市场的判断,基本没有太大偏差。

到东风本田这6年,管理面发生巨大变化,两个公司差异很大,合作伙伴差异更大。最开始是怎么适应环境,然后是怎么改变企业。企业能生存下去,能做好,都一定有它的特质,有可取之处。

其实这6年里,也有过沮丧的时候……

最沮丧是什么时候?

总会有的,比如目标完不成。有些事情不一定完全按照自己想法去实现,推动也需要过程,需要耐心。这6年里,我想得最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欲速则不达,操之过急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达成共识,有共识后大家才会朝一个目标去努力。有时需要做出改变,改变其实很难,改变一个人如此,改变一个系统更是如此,因为我们每个人更习惯按照已设定好的路径走。

但这几年来我逐步看到变化,看到影响力被大家认同。我们付出努力,收获也很大。以市场部为例,今年我对督导团队做出较大调整,他们自由组合成立系,让几个系长自己选择人,别人也选择他。

一个团队首先要有共同认知,这个团队才有战斗力。今年他们变化非常大,做什么事情都很明确,逐步走上正轨。

说到改变,一直以来,业界都认为本田是个很有个性的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它似乎错失了一些最好的时光?

本田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它很有特点,它就按照节奏做事情。本田要改变的是加强对中国市场的认识,在全球一致化战略下,中国新产品步伐还是加快了些。

一个公司的理念和价值形成有不同,怎么去坚持这些很重要。因为趋同文化很容易做到,但超越却不容易。本田本身不是体量很大的企业,它见长的是发动机和技术,目前还没人做到跟它一样,也没有哪家油耗比它更低。

硬币另一面,这也意味着成本,它难以跟其他公司竞争。要么采取办法,在技术方面做一些让步,但这又是本田最引以为傲的根本。我认为,对量的追求不是(本田的)第一位。如果放到10年或者20年更长时间看,这些战略才能形成价值。太急于求成,有时绝对不是好事。

现在80后、90后个性化非常明显,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在不断成熟,某种程度上也是给像本田这样的企业另一种机会。

本田改变了哪些?

过去本田战略方向有些模糊。你看它发动机技术,十几年没有太多变化。现在随着FUNTEC技术的全面推广,本田重新做回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优势,这对未来会推波助澜。

作为企业,你必须在某些方面有独特性,你才能生存下去,否则跟大家一样,没有个性,没有特点。虽然这一步来得有些迟,但它们毕竟在转变。比如发动机向涡轮增压转换,未来还要推混合动力。突然实现这些转换,也是过去十几年积累的结果。

另一方面,它不再像过去那样对供应商管得很死,它对全球供应商开放平台,并且开放程度比我们想像更大,国际零部件公司都已进入这个平台体系。它要求很高,从车型概念就要求介入,供应商必须要有同步开发能力,否则就进不了体系。

开放是大势所趋,本田虽然保守,但当它真正意识到问题后,行动起来还是很快。

本田技研和市场还是有些脱节。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研究所说话权力较重,这是需要变化的地方。现在本田正在推进跨平台,跨职能部门管理。相对来说,本田是按照自己节奏做事,它不管外界如何评论,所以,你要给它时间来改变。

3

“不同时代有不同做法,但产品是根本”

《汽车商业评论》:您曾讲过,在本田,研究所排第一,制造排第二,营销排第三。坚持产品为王没错,但在这个酒香还需要吆喝的时代,您不担心被消费者遗忘吗?

陈斌波:它有它的道理。某种程度上,能做到并重更好,但首先要有好产品,营销依附在产品之上。没有好产品,营销再厉害,迟早都会付出代价。

简单来说,过去你产品比别人多,或者产品竞争力比别人强,那你没问题。但产品力会趋同,当产品优势不再那么明显,你怎么做?当然要有营销,否则怎么能在这里面分得一杯羹?

所以我认为不同时代有不同做法,但产品是根本。

那我们来看产品。作为您推动的第一款产品,2013年杰德上市,它是否达到您的目标预期?怎么看这款车在东风本田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杰德做到这种程度,我认为它是成功的。这种车型不可能走很大量,当时我希望能做到5000辆一个月,现在基本达到目标。杰德比较特殊,它开辟的是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国内没有类似车型。我们一直在做长线,东风本田老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不久前上市的哥瑞也是新尝试,那是您们第一次将价格切入到10万元以下区隔。

产品布局必须要做。平台战略是一个重大突破,这里面仓石诚司(本田中国本部长)起到重要作用,他们可能也分析并借鉴了大众中国的经验,大众就是典型的平台战略实践者。你们知道,本田最大的短板是产品线短,在这个前提下,才有我们和广汽本田的同平台策略。

但我们又面临另一个问题,总不能把两个企业的产品都造得一模一样吧?还是要有差异化,这就回归到两个企业的定位。最重要的就是给企业定位,定位后才能引导产品开发往那个方向走,未来产品也一定会考虑这种差异。

我们看到,在本田战略里,全球化产品给广汽本田,差异化产品给东风本田。但这个定义还是有些模糊,这两个企业如何协同,如何竞争?差异化战略怎么打?

本田品牌的根本要素是运动化,我们当然不能离开这个基本要素去谈差异化。某种程度上,未来大家会看到东风本田在年轻、运动和时尚这块走得更远,而广汽本田可能会更重视本田品牌要素。

全球化产品不一定是按照中国要求来开发。但既然要做差异化,首先这个产品要在中国销售,那肯定要考虑中国化。有中国化这个大前提,我们就有更多可作为的空间。

哥瑞上量后,是为明年50万辆目标和未来第三工厂做铺垫吗?

今年40万辆很关键。第一,从30万辆到40万辆,用了3年时间,虽然增幅很大,但我们已付出时间成本。当然,这与产品线完善也有关系。

第二,哥瑞布局完成后,产品线更丰满。我曾说过,既然提出年轻时尚运动概念,就要拓展这个群体,并优先导入产品。

但如何把运动、时尚和激情这些品牌调性融入到新产品中?这个牌该怎么打?

我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品牌塑造要靠产品来实现,因为客户接触企业是从产品开始,要把产品理念传递给消费者。

我们有个基本点,本田技术来源和特性是什么?它过去搞赛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运动要素,但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在品牌定位上要有差异,这样才能真正起到1+1>2的效果。就东风本田而言,我们最早做SUV,包括思域,所走路线更偏中国,而广汽本田更偏欧美。

基本定位出来后,产品开发上就要贯穿这些要素。比如杰德,开发周期近3年,在提案里就把这种概念做了输入,然后逐步在后面产品上也遵循这些要素,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特色。

营销上也要把这种概念向外传递。围绕产品线,从杰德到思铂睿,从X-RV到哥瑞,以及明年上市的新思域,这个闭环基本完成,一个时尚运动的完整概念才能呈现给消费者。

4

“你要成为自己,不要成为别人”

《汽车商业评论》:骨子里您一直是个喜欢接受挑战的人。不管是为东风日产布局营销渠道,还是到东风本田重新起步,这两个6年分别带给您哪些思考?

陈斌波:对我自己来说,不同环境的经历是挑战,也是考验。你的思维方式要调整,要变化,要适应,身处其中,你可能改变不了整个体系,但你要推动它做出改变,你需要时间来换取这些变化的发生。

沟通交流,互相理解,这些很重要。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和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交往是互通的,你不要老站在自己立场来看问题,要学会用他们的视角去看。

一个国际化大公司,日产也好,本田也罢,能生存这么多年,一定有它生存的理由,有它成功的要素。这些要素到底是什么?你要考虑清楚,不要因为那个公司成功了,就把它锁定为全部正确。

其实成功的路有很多条,也有不同方法。这种结构下,你要找到跟他们沟通的共同点,推动他往不同方向变革,毕竟你在中国市场,你更了解中国市场特征,你要去说服他们理解,并得到他们支持。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对。在东风日产考虑的是怎么去建体系,怎么去布局,现在布局完成,规模达到这种程度后,该怎么保证目标实现,这就站在另一个高度,所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一样。

中国市场竞争到这种程度,过去我老说要对市场有敬畏之心,行业发展这么多年,发展这么快,不能再用过去那种思维来看待这种发展。

我一直强调做销售做市场不要忽悠,忽悠没用,要有实打实的能支撑你的东西。营销做得好,能让你在一段时间内成长得更快,但根本还是商品力和产品力,这才是真正的基本功。

就拿苹果来说,它为何在全球这么火?还是产品力和用户的体验,对不对?你必须承认,营销只是锦上添花,但你不能说,营销就是要让它变成什么状态。

但在基础条件之上,我们要强化营销,要遵循市场规则,体会市场内涵。尤其是一些自主品牌,一时成功,并不意味着你已成为一个百年老店。要总结,要实践,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日系企业学习。

但在浮躁的当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

我们不是随时都能发现机会,并捕捉到机会。市场变化节奏可能由我们意想不到的形势突然造成,所以要密切关注市场,根据市场做出适应性调整。

策略不可能一成不变,因为没有哪一种产品和产品力永远不可替代,当你做到一定程度,市场上一定会有追赶者,一定会达到你同样的水平。跟市场结合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怎么找到这种变化,从而去满足需求,这是我们应该去琢磨的事情。

我们经常说,哪个公司广告做得好,营销做得好,但倘若放到更长时间段来看,有些东西其实并不是一个百年老店最重要的要素。最重要的要素仍然是你的技术,是如何把产品跟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往前走。

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产品,都有起伏的时候。但在起伏时,你不能改变你的本,你要坚持你的做法。简单说,你要成为自己,而不要成为别人。市场起伏,产品变化,企业沉浮,都是正常现象。我们身处其中,作为一个经营者,往往会希望业绩一年要比一年更漂亮。今年赚20亿元,恨不得明年就要赚40亿元。

这个节奏怎么把握?做企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要一直持续下去。这个过程中,面对各种变化,你到底积淀了哪些内容?你的信心怎么来?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是您这段时间集中思考的问题,还是长久以来就一直在思考?

反正我老在想这些问题。在一个国有企业里,你怎么把这些都结合起来?那种过一年算一年,我也可以那样过,但过完这一年后,明年就不过了?就拍拍屁股走人?那不是我做事的风格。

5

“真的是这个梦想激励着我”

《汽车商业评论》:但作为一个改变者, 您会不会有很无力的时候?

陈斌波:当然会有。但你要想清楚,你为什么不被理解,不被支持,那是因为你没有把概念更清晰地传递给每个人。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要求,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都统一到一个平台上。

人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思想的差异。正因为如此,自由的思想才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这是从哲学角度来看问题。

那么从商业角度怎么看?

就要考虑不同环境下怎么做事。我们每个人,不管在哪种环境下,都有划定的一个圈圈给你,你就在这个圈圈里跳舞,而不是给你无限定的空间。你就接受它,不要抱怨。

您有过抱怨吗?

当然也会有。抱怨很正常,但不要被它牵制住。你说我没有抱怨?我又不是圣人。抱怨归抱怨,该干的事还要干。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我才不干这种事(笑)。心态调整好后,正常去接受它,去做你该做的事。

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事?

要遵循规则做事。你选择了这条路,你要做成事,就不能逃避。你要认清楚自己在这个社会里处于什么角色和地位,东风本田旗下有9000人,他们要生活,我要对他们负责。道理很简单,你身上承担着很多责任。

同时,你要相信时代在进步。可能需要你做出牺牲,甚至是无法承受的牺牲。但你既然选择了这个事,那没办法,就必须这样做。我相信历史会进步。

这6年来,支持您向前的动力就是这份责任和做事情怀?

我一直有个梦想,真的是这个梦想激励着我。过去我在东风日产,作为营销方面的负责人,把东风日产销量做到了50万台以上,而在东风本田,作为全面负责的中方负责人,如果能够将东风本田的产销规模也带到50万台以上,作为一个汽车人,我就应该是非常幸运的了。也许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另外一个梦想。

说实话,有时也想过放弃,因为碰到的各种压力,你都想像不到。我原来希望今年就能做到(50万辆),现在看要明年才能完成。

这个50万辆跟东风日产时的50万辆意义完全不同。

时代在变迁。潮起有潮落。你赶上这个时代的发展,有很多故事和传奇可以去讲述。但未来时代,也不是没有这种机会。离开那个时代和环境,你就不能再想,回过头来这条路该怎么走,时代推着你往前走。

我们来聊聊马拉松。10月18日您跑完了今年第二个全马?

(笑)长沙马拉松,我第一次跑全马。我还准备跑两个半马:后观湖马拉松,取得明年武汉半马资格,还有12月5日的深圳半马。以后我就按照这个目标去做:一年跑两个全马,两个半马。

什么时候养成的跑步习惯?

上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时就很喜欢。大二还是大三跑过一整年,不管刮风、下雨、下雪都跑。那时也没有马拉松概念,先在东操场跑几圈,再到西操场跑,然后再跑回去。

什么原因让您喜欢上跑步运动?

我喜欢锻炼身体,喜欢运动。我认为一个人要锻炼意志品质,那就去长跑,跑马拉松。当时我很瘦,才100多斤,所以一天到晚都在打球或者跑步,后来因为贫血严重,停止了跑步。

汽车圈有很多人都在跑步,跑步带给您什么感受?

跑步就是一种爱好,就是对意志力的挑战,然后形成习惯。以前我住花都,家旁边就是公园,每天早晨6点就起来跑。跑步需要坚持,而且是一个孤独的过程,一个人跑,也不可能聊天。但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这样,脑袋一片空白,多好。

您有没有想过,不做汽车后自己去创业?

(笑)从来没想过自己去创业或者做点什么。这么多年来始终处于销售压力下,想的是每个人活着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觉得,人这一辈子也不会那么漫长。我就把自己定位为打工者,做一个职业经理人。

小贴士

陈斌波谈营销十条

1、哪个公司广告做得好,营销做得好,但倘若放到更长时间段来看,有些东西其实并不是一个百年老店最重要的要素。最重要的要素仍然是你的技术,是如何把产品跟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2、 “过去你产品比别人多,或者产品竞争力比别人强,那你没问题。但产品力会趋同,当产品优势不再那么明显,你怎么做?当然要有营销,否则怎么能在这里面分得一杯羹?”

“我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品牌塑造要靠产品来实现,因为客户接触企业是从产品开始,要把产品理念传递给消费者。”

3、“全球化产品不一定是按照中国要求来开发。但既然要做差异化,首先这个产品要在中国销售,那肯定要考虑中国化。有中国化这个大前提,我们就有更多可作为的空间。”

4、“市场节奏把握非常重要,你不要为一个短期行为去做强制性要求,否则适得其反。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尽量做影响力大的事,不要面面俱到。”

5、“有些做法要从战略周期来考虑,我们不要希望一记奇招(营销)就能发生翻天覆的变化。当下这种环境,第一要发挥长板作用,第二根据产品进行布局。”

6、 “一个团队首先要有共同认知,这个团队才有战斗力。作为企业,你必须在某些方面有独特性,你才能生存下去,否则跟大家一样,没有个性,没有特点。“

7、 “我一直强调做销售做市场不要忽悠,忽悠没用,要有实打实的能支撑你的东西。营销做得好,能让你在一段时间内成长得更快,但根本还是商品力和产品力,这才是真正的基本功。

8、“我们要强化营销,要遵循市场规则,体会市场内涵。尤其是一些自主品牌,一时成功,并不意味着你已成为一个百年老店。要总结,要实践,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日系企业学习。”

9、“要谋划全局。在布局过程中,要对产品优劣做出明确判断,以及资源该怎么投入。环境恶劣时,不是要补短板,不是木桶理论,而是要发挥长板作用,要把长板作用发挥到最大。”

10、“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产品,都有起伏的时候。但在起伏时,你不能改变你的本,你要坚持你的做法。简单说,你要成为自己,而不要成为别人。市场起伏,产品变化,企业沉浮,都是正常现象。”

对本文有任何看法,请向下滑动去“写评论”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