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丝绸之路商业启示录

如果把驿站和城市比作丝绸之路行者的红色灰尘,那么在一个节点之间总是尘土飞扬的他们,可以说在仲夏心脏地带经历了不同形式的“红色灰尘”,看到了不同种族的变化,体验了异域大美和未知的收获,到达了丝绸之路广义的另一端,到达了伊斯坦布尔。(莎士比亚、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

丝路驿站一直是历史上的传奇所在,那里的人群鱼龙混杂,人人身上充满神秘色彩。据记载,在从西向东延展的丝绸之路上,鼎盛时期同时就有近万所在营业的客栈。旅人们在此休憩、娱乐、时常打架,偶而还发生恶劣火并。当然驿站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方便人们打探路况时局,一张贯穿东西的贸易交流大网,逐渐形成人类历史最早的全球化陆路商业、文明格局。

公元前100年左右的丝路商旅行进岩雕,敦煌出土

在一张描绘丝路驿站客人娱乐场面的壁画上,我们看到各式人种喝得酩酊大醉的样子,正在享受东家安排的吹奏表演。

武帝和昭帝两朝,往来丝路主要以粟特人为主的商号,数量之多以至于粟特民族在沿路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

较早的驿站由迦腻色伽一世时期的贵霜人经营,连接汉朝、贵霜、阿富汗、恒河流域、里海的已成规模的大批驿站,在贵霜三世阎膏珍时期被“收归国有”,跨国境经营自己的“酒店生意。”

壁画驿站一景

旅途间隙托钵数钱的粟特商人

典型的丝路驿站胡服美人舞乐图

舍利盒上热闹的丝路驿站即景

公元前100年左右,两支丝绸之路上距离300英里开外的粟特商队,正进行着信息分享和情报交流。人们用疑似鸽子和黑鸢的两类飞禽送信,信中零零碎碎地说,“汉人放火烧了Lashkari的据点,以后生意不好做了”;“胡椒2500已经做好了送去的准备”;“现在是去楼兰购入丝绢的好时机”;“摩苏尔有新的中间商Igdir”;“中国的商业前景很危险”……近代西方探险家发掘的粟特文古籍文献,为我们还原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丝路开拓者们的真实面貌。

1世纪初,因为冶铁技术的提高,丝路上开始出现持械匪徒。喀布尔商人达玛尔提亚因屡次被劫,成为首位向政府“检举”匪徒长相的人。但由于丝路浩大未知,匪徒游击性太强,抓捕特别困难,只能在驿站张贴告示,招募最早的“赏金猎人。”成规模的劫匪也有诸多围困一整个驿站的例子。

几经转手,丝绸一类的货品会从匪帮手中以相对低的价格流入罗马,当时罗马士兵已经可以标配丝质内衣。里面穿丝绸,外面着战甲。

壁画所表现的匪徒打劫商旅

直到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在中国设立“办事处”仍然是丝路贸易传统

丝绸之路静寂而壮阔的景观在晨曦中舒展着她的肢体,涂抹着魔幻的色彩

通常在较大商号的院子里,都会常年备着骆驼,它们精神抖擞地在倒嚼着干草,等待着再次出发。

商号掌柜脚步匆匆地挨个儿察看货物,所有东西必须按照规矩包装捆绑,以确保在丝路行进千里地的颠簸之后仍然完好无损。他督促着驼夫把货包放到骆驼的背上去,并把要给某个中亚驿站老友的礼物塞进了自己的鞍袋里。

在中原地区,行前或许还要踏进庙门,向关帝老爷的塑像焚香叩头,祈祷至圣至明的关老爷保佑驼队此番一去人畜平安。

茫茫荒原上的商旅驼队,似一幅苍凉、悲壮而浪漫的画面。随着商业的繁荣,多民族的聚居和交流触发着丝路的发展,吐露着另一番人类文明的美景。

丝路旅人鞍袋

衬布

海拔计与怀表

水烟袋

水平仪

外套

日常着装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最美的抵达·最近的远方:重新认识丝路奇迹缔造者与他们的开拓故事》

《最美的抵达·最近的远方:重新认识丝路奇迹缔造者与他们的开拓故事》一书,由宝马中国监制,《周末画报》与《新视线》联袂策划执行,以期向“BMW X之旅”十周年暨Destination X十周年重走丝绸之路之旅献礼。

十周年之际的“BMW X之旅”再度重磅起航,队员们将在这趟充满未知的旅途中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出发——而这里恰巧也是2006年第一次X之旅的终点站——车队一路西行,直抵终点伊斯坦布尔。一路见证新丝绸之路的崛起并感受极致的X精神。路途带着冒险的色彩,但这只能使人更加兴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