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9月29日电:“90后”vs青阳信达:在大陆追逐光影,舞动人生。

中新网记者朱晓英

夜幕降临。南京闹市区的新街、人流川流不息。市中心街角,一个名为“武道”的练习室里响起鼓声和音乐声,一个年轻人走到人群前排开始领舞。满是海报的墙上照着他流畅的舞步的轮廓。

追逐光影、舞动人生的——纠缠于这个年轻人生活的两件事似乎在此时此刻实现了某种融合。舞蹈室里陈列着有关电影制作、舞蹈国际比赛的奖杯,表明主人公在一些国际比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杨敏达正在拍电影。回答者公岛

他叫杨宏达,今年24岁,来自台湾。他是两岸婚姻家庭的后代,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广东人。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他就和妈妈一起从台湾搬到广州上学和生活。妈妈从事话剧工作,经常在家弹风筝、写书法。在母亲的熏陶下,杨宏达从小对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代喜欢拿着照相机到处“拍卖客”。

直到进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学系,他开始了专业的电影学生活。此后,他担任了5年南京大学官方宣传片导演,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友会执行导演。

“南大给我的滋养不仅仅在于业务技能的提高,还在于人文情怀的熏陶。她教会了我如何用更温暖的视角看待世界,以及如何在时代背景下洞察普通人的命运。”本着这种心态,他拍摄了纪录片《向南》(三部曲),讲述了当代大学生回到家乡回报社会的实际经验。

偶然的旅行经历使他获得了国际奖。在纽约州立大学交换留学回到南京大学后,他和校友在日本作了几天的短途旅行,最后到达了东京郊外的镰仓。

作为吕凤达人,杨洪达发现这个环海小城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风貌,人们的生活保持着缓慢而原始的生态。他当时在路边买了一瓶饮料,饮料瓶上写着“原味”,旁边有一列开往东京的列车呼啸而过。他认为这个“本来的味道”的味道和环境很相配,所以捕捉到了那一刻,在纽约广告节上获奖。

梁宏达在自己开设的“武道”练习室超越饮料。朱晓英照片

广播电视系毕业后,杨新达的职业曲目改为舞蹈。

2021年7月,他和大陆、台湾的南大校友在南京成立了街舞社,取名为“武道”,这意味着这里在省市成为舞会朋友的小栖息地。

第一次创业,商业化运营,杨宏达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跑腿找地方,到舞蹈室装修涂鸦,到招收研修生,他都亲自做了。虽然吃了很多苦,但舞蹈室经营逐渐进入佳境,半年多来实现了盈亏平衡。

“现在市中心的这个舞蹈室有270平方米,有19名街舞老师,教授传统街舞、爵士舞、现代舞等,累计学生超过500人,学生规模还在扩大。”他介绍了。

杨敏达告诉记者,开街舞俱乐部也与爱好密切相关的——街舞几乎伴随着他的成长经历。

小学的时候,因为好动,他被妈妈送去学街舞。那时广州街舞培训机构很少。学街舞后,他觉得很“上”,一发不可收拾地坚持到现在。

在纽约交换学习期间,他担任了当地舞蹈队Culture Shock的编舞,带领球队前往美国奥尔巴尼比赛。“街舞在视觉上很棒,但编舞很枯燥。为了编排精彩的队形和楼层,我画了这么厚的A4纸合订本,他用手表示。

长期切换电影、舞蹈和两个“频道”的梁耀达认为两者是共同的。视频是媒介,舞蹈也是媒介,传达人的思想和情感,在输出中获得共鸣。那么,我们能融入电影和嘻哈,创作出跨界艺术作品吗?

他找到了这种表达手段,拍摄了《静止与躁动》。

杨敏达领先。回答者公岛

这部嘻哈短片讲述了广州喜欢街舞的一位兄妹不幸患上冻疮,与病魔抗争的故事。随着病情的发展,兄妹原本成为了灵活的身体,发展到全身无法动弹,但仍然热爱舞蹈和生命。

"这是集编辑、叙事、编舞于一体的舞蹈视频."他没有料到的是,这部短片以独创的方式和动人的情节打动了评委,最终在北京国际舞蹈影像艺术季获得了最佳表演奖。

就像推波助澜一样,这给杨洪达带来了更多创业的灵感。他将在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开设电影工作室,寻找更多兴趣和创业相结合的可能性。

多年在广州南京的生活经历使他有强烈的归属感。“广州、南京是我的第二、第三故乡,家的感觉是安全感。我24岁,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性。我很高兴这些可能性在未来开花。”(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