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作者/分析师:开源证券伦郎)
1、多国际m & ampa、实现多业务全球化布局。
1.1、为完成业务升级,进行多次合并和收购,建立全球布局产业地位
公司通过多次收购升级了业务,成为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初期主要从事传统内外装饰功能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供应。
2011年,公司收购德国Frey,进入高端汽车电子产品开发和海外市长/市场运营。2015年收购德国军营布局高端功能部件项目2016-2018年,该公司完成了对汽车安全系统制造商美国KSS、日本GODA(PSAN业务除外)和汽车信息系统开发商德国TS DORN的收购项目。
通过多次优质的海外收购,公司变身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安全和世界领先的智能汽车联合供应商。
2020-2021年,公司开始关注和整合自己的业务,超越军营,对激光雷达企业图达顿进行战略投资,更加专注于汽车安全和电动智能汽车两大领域。
:010
公司通过收购海外顶级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如德国普瑞、高田等),覆盖了大部分主流整车厂客户。
在汽车安全方面,公司是大众、本田、日产雷诺、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丰田等全球知名车辆制造商的长期合作伙伴,并开始供应特斯拉、长安、长城、广汽、一汽、上汽、江华、鹏、威来等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
在汽车电子方面,公司是欧洲和德系客户的稳定供应商,包括大众、宝马、奔驰、福特、通用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区新客户汽车电子产品落地的不断推进,业务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进入吉利、广汽等自主品牌车型供应链。
公司优秀的客户布局确立了自己的行业地位,为业务拓展和新产品进入全球汽车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2、整合、传染病、核心不足等阶段性影响将逐渐消失,业绩将逐步释放。
受传染病等阶段性因素的影响,2020年收入将暂时调整,预计今后再次起航。
2016-2019年期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从185.5亿韩元上升到616.9亿韩元,分别上升到35.0%/19.3%,并购叠加了自身增长,收入和业绩迅速增长。
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汽车销量下降了16.24%,公司内外工厂被迫停业,2020年营业收入减少了22.38%。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重叠,全年归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减少。
进入2021年后,传染病的影响逐渐减少,国内外需求全面恢复。尽管受到汽车行业“核心不足”的影响,公司收入开始逐步恢复,2021H1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15.2%,达到15.2%,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149.83%。
tps://p3-sign.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50123a885ee847e3afb719c3a58965d0?_iz=31825&from=ar;x-expires=1696558103&x-signature=iqoknGD8R9sHf0UqXUonITN8jW4%3D&index=5" width="640" height="248"/>
1.3、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汽车电子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
汽车安全受益其在全球的竞争力形成稳健的基本盘,汽车电子、智能车联是公司未来主要的发力方向。
汽车安全相关业务由均胜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负责经营,该业务2021H1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为74%。2021H1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占比26%,较2020年占比提升了4.0个pct。
汽车电子相关业务分为两个主体,其中:均胜普瑞主要负责HMI和E-mobility业务,均联智行主要覆盖智能车联方面业务。
订单方面公司在2021H1新获订单合计约334亿元,其中,汽车安全业务获得115亿元,同比下降30%。主要由于公司在安全领域市占率已经较高,业务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整车出货量的影响,同时2021年的“缺芯”打乱了整车厂的订单节奏。
公司汽车安全业务目前累计在手订单充裕,2021H1公司汽车安全收入在“缺芯”背景下仍然实现19.19%的增长。
汽车电子方面,行业在电动智能化的驱动下保持高景气,公司汽车电子业务2021H1同样保持了43.49%的快速增长。同时,2021年上半年公司获得了219亿元的汽车电子新订单,同比增长146%。可以看到无论是现有业务占比还是新增订单情况,汽车电子业务正在快速成长为公司新的增长极。
2、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大势所趋,配套厂商迎机遇
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以及安全性成汽车行业关注焦点。
根据Cision Insights对20多个国家进行的有关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问卷调查中,汽车电动化、汽车安全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以及娱乐信息系统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汽车行业的“新三化”发展已逐渐成为必然趋势。
2.1、电动化: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电池解决方案需求增加
政策驱动叠加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持续快速提升,BMS等电控器件充分受益汽车电动化趋势,市场空间稳步扩张。在“双碳”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正迎来加速提升。
2021年8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量为30.4万辆,渗透率开始突破20%。电动汽车的电池是整车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之一,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与电池管理系统密不可分。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汽车电池进行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为整车提供动力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电荷状态及绝缘状态等信息,同时实时判断电池的运行状态及电池组离散性,若出现故障,能及时向整车发送故障信号并报警。
开发BMS需要对电池的性能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系统算法的要求较高。该领域市场需求随电动汽车市场同步扩大,Market watch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8亿美元。同时由于电车需要将充电、电池电源等进行多种电压变换和交直流转换,也带来了庞大的功率设备的需求。
其中,OBC(On board charger,车载充电器)通常将日常的AC220V交流电转化成电动车所需的高压直流电。双向OBC还可以支持将电池中的直流电转化成220V交流电输出的功能。
据一览众咨询预测,2023年我国OBC市场规模将达到57.9亿元。DC/DC通常为汽车上的电流转换装置,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电流转换成低压电流,为车上的其他低压设备如空调等供电。据一览众咨询预测,我国DC/DC市场在2022年将达到60亿以上的市场规模。
2.2、智能化:汽车迈向移动的“第三生活空间”
各国加速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智能化现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战略布局方向。根据《IDC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预测报告》数据,2019年全球智能汽车出货量达到5110万辆,同比增长 45.4%,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的出货量将超过9000万辆。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对智能汽车领域的投资,制定智能汽车行业的远期规划,行业标准,进而推动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域控制器应运而生。
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又称为行车电脑,泛指汽车上的各类控制器。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功能的不断增加,单车ECU的需求也在增加,奥迪A8L早在2013年就装配超过100个ECU。
单车ECU数量日益庞大使得整车厂研发过程中需要对接庞大数量的供应商,研发成本显著推高,生产过程中,链接ECU的线束越来越复杂使得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线束安装占人工成本的50%),同时更多的ECU也意味着更加严峻的信息安全、可靠性问题。
特斯拉在Model3的电子电气架构中,将众多ECU的功能集中到一个中央计算模块和三个区域控制器上,域集中式/中央计算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该种架构优势明显:
(1)智能化:高算力的域控制器芯片使得复杂操作系统的运行成为可能,复杂应用在汽车上运行成为可能,汽车智能化将得以实现;
(2)灵活性:软件开发人员能独立于底层硬件进行上层软件的开发和升级,硬件可插拔、软件可迭代得以实现,通过不断地OTA升级,汽车功能不断完善,生命周期被大大延长;
(3)低成本:原先分散在各大域控制器上的算力资源得以集中调度,减少冗余;同时ECU 数量、线束长度都大大减少,为整车厂节约了成本。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集中化,本质上就是将多个ECU的功能融合成为域控制器的过程。智能汽车时代,整车智能化硬件的比拼,越来越成为芯片和算力的角逐,域控制器作为汽车的大脑,重要性不言而喻。
整车厂“硬件预埋,软件迭代”模式下,域控制器需求将率先爆发。
域控制器是未来汽车运算决策的中心,包含独立的芯片、内存、PCB板卡等基础硬件,也包含板级支持包、操作系统等一些列底层的软件,类似于一台电脑,而整车则相当于一个带有多个电脑的局域网。
为了实现汽车的持续进化,整车厂通常采用“硬件预埋,后续软件迭代升级”的方式进行配置,即配置性能最佳的“电脑”以方便后续系统和软件的升级。
因此智能汽车时代,域控制器的需求也将率先爆发,据ICVTank预测,全球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40万套提升至2025年的1300万套,全球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市场规模也将从2019年的0.4亿美元提升至2025年的20亿美元。
作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新兴物种,域控制器需要满足车规级要求,生产过程中涉及和芯片的适配、底层板级支持包的开发,以及操作系统的适配,外设的调试等,对于供应商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具有广泛的客户资源、强大的硬件生产能力以及强软件适配能力的供应商将在竞争中崭露头角。
智能座舱领域,大屏化、多功能化以及多交互模式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需求端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逐渐从“单一的交通工具”向“第三空间”转变,而座舱则是实现空间塑造的核心载体。人机交互(HMI)作为座舱的重要功能之一,早已从仅有物理按键交互,向着触屏交互、语音交互、手势交互并存的方式升级,大屏化、多屏化趋势显著。
据MRFR预测,到2027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市场规模将达到397亿美元,2021-2027年复合增速达到13%。与此同时,语音交互等功能的渗透率也快速提升,带动智能座舱单车价值显著增长。
据前瞻经济学人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智能座舱渗透率将达到75%,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根据market and market预测,到2025年全球HMI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美元,CAGR为5.2%。
智能驾驶技术处于从L2级向L3级跨越,各大车企群雄逐鹿抢占高级别自动驾驶高地。
工信部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目标:2020年中国量产的新车中智能驾驶技术装配率超过50%,2025年智能驾驶上车率达到80%。
此外,各车企也开始纷纷往高阶智能驾驶推进:长城汽车在2021年推出咖啡摩卡,该车支持准L3级自动驾驶功能,计划2023年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长安,北汽分别表示将在2022 年、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产品的量产。
自动驾驶功能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较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部分车企甚至提出了较为激进的自动驾驶规划,我们认为软件收费的商业模式将进一步倒逼所有车企加速推进自动驾驶的研发进程。
目前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通常采用自研为主或外部合作的方式,而自动驾驶所涉及的软硬件繁多,无论是整体解决方案,还是零部件领域,供应商都存在巨大的机会。
面临新车型快速迭代的压力,整车厂将更加青睐技术实力强、布局完整、经过全球大客户检验、同时响应速度快本地化服务好的供应商。
2.3、网联化:车联网渗透率提高,C-V2X技术成发展趋势
车联网是汽车智能化的另一重要方式,C-V2X是未来发展方向。V2X不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可解决车-车和车-路协同问题,拓展单车智能的感知范围,减少单车智能的负担,有效弥补当前单车智能自动驾驶的不足。
车联网技术包含DSRC(专用短距离通信技术)及C-V2X技术(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基于蜂窝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等。
其中C-V2X在延迟时间、通信距离、传输速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并可使用现有的蜂窝网络基础设施,成为5G的应用领域之一,有望成为主要的车联网技术实现方式。
中美两国已经分别于2018和2020年确定C-V2X为未来车联网的技术路线。
汽车通常通过T-BOX与路侧设备和基站进行链接,行业普及趋势下产品市场空间广阔。我们认为当前车联网行业标准逐步趋于成熟,尽管全面落地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个人的充分协同,但趋势已经非常明确,车企也已积极布局车载硬件迎接未来的网联时代。车企中,广汽AionV已经率先搭载5GVBOX,集成了T-box和V2X功能,蔚来在ET7也将采用骁龙汽车 5G平台,未来5G T-BOX有望逐步成为汽车的标配产品。
2.4、安全性:汽车安全法规愈加严格,推动市场需求扩大
随着各国对于汽车安全系统的法规愈加严格化及汽车安全评级标准的升级,汽车安全系统单车价值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各国对于汽车安全配置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以欧盟为例,其要求在2021年之前,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车必须强制安装包括紧急刹车系统、紧急停止信号、智能车速辅助系统及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等在内的 12 项汽车安全配置,该规定不仅是针对欧洲的车厂,还包括其他国家的汽车厂商出口到欧盟的车辆。
此外,各国针对汽车安全系统也制定了相关的评级系统,比如中国的C-NCAP、欧洲的ENCAP和美国的IIHS系统等。
可以观察到,市场对于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视度和需求都在不断提升。未来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持续提升,消费者对于安全性的担忧也将驱动汽车安全市场的持续扩张。被动安全体量较大,主动安全成长性高。
被动安全方面:根据Autoliv年报数据显示,全球单车被动安全的平均费用从2015年的290美元上涨至2020年的366美元。随着单车价值以及汽车产量的提升,预计到2025年被动安全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
主动安全方面:根据Veoneer年报数据显示,主动安全单车费用从2018年的75美元上涨至2020年的115美元。且2020-2026年将以CAGR为15.6%的增速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26年单车费用将达到275美元,市场规模超260亿美元。
3、整合逐步完成,主动+被动安全协同市场份额提升可期
整合进入尾声,降本增效带来利润修复,强大的产品力和前瞻的技术布局助力公司在远期进一步扩充市场空间。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在全球4个区域共计25个国家拥有 5 万多名员工,通过多地区覆盖的布局,为客户提供更贴近本土化的专业服务。
2020年以来,人员及产能整合逐步接近尾声、高效率智能工厂的搭建、新签的高毛利订单逐步开始替代低毛利老订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公司安全业务利润有望逐步释放。
3.1、整合完成,降本增效措施推进,安全业务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整合进入收尾期,利润释放指日可待。收购高田后,公司开始了内部的人员精简以及工厂的升级改造,2020年疫情影响下,整合进度有所延后,预计2021年基本完成收尾工作。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人员精简工作,整合费用逐年下降,从2019年的7.94亿元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0.64亿元。
提升自动化生产程度,加快生产效率,超级工厂推动公司产能升级。
其中,在匈牙利的米什科尔茨“超级工厂”在2019年进行了升级和扩容,实现了年产2700万件汽车安全气囊、320万件方向盘以及卷收器/插锁1840万件的产能规模,成为全球汽车行业中规模最大、设备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安全气囊生产工厂。
在上海临港设立的工厂,为国产Model 3和Model Y供应安全气囊、安全带、方向盘等多项产品,该工厂距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仅 3 公里,为客户提供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此外,宁波总部的“超级工厂”于2020年通过客户认证并开始投产,该工厂将成为公司国内最先进的汽车安全系统产品生产基地。
未来,均胜安全还将在全球 6 大主要城市建设全球标杆“超级工厂”,进一步提升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高毛利新订单拉动利润率进一步提升。
除上述举措之外,公司收购的日本高田也逐步走出安全气囊事件的影响,新签订开始进入落地期。公司对于新签订单制定了新的毛利率要求,公司预计2022年新签订单带来的收入将达到总收入一半以上,2023年基本全部由新签订单贡献收入,毛利率将迎来显著提升。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各项措施不断落地,公司安全业务的利润率有望逐步修复,远期向奥托立夫靠拢。
3.2、产品持续升级创新,布局集成安全解决方案
均胜安全产品持续创新,技术优势显著。产品形态上,无论是被动安全领域的安全气囊模块、碰撞传感器、集成式充气式安全带,还是主动安全领域的火灾保护、集成高级传感器的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均胜安全均有广泛布局。
技术和创新方面,包含头部姿势检测、手持感应、离手警示灯等功能,甚至DMS(driver monitoring system)的眼球注视追踪、注意力辅助人脸识别等均在公司研发谱系中。目前 DMS 已经搭载于凯迪拉克等车型上。
无论能源形式如何转变,安全始终是永恒的话题,强大的行业积淀、产品力和技术实力帮助公司把握各类需求,如针对新能源汽车因电池和电路产生的安全隐患,公司已经开发出电路保护系统并搭载于特斯拉等车型上。
汽车安全领域多年的深耕帮助公司储备了丰富的数据库和专利,未来将继续引领潮流。
3.3、自主、海外齐发力,向着更高的市场份额进发
海内外客户齐发力,向着更高的市场份额进发。海外方面依托公司先进的研发实力和超级工厂高水平制造工艺的加持,市场份额稳步扩大。与此同时,依靠良好的客户服务和响应等本土化优势,公司自主客户数量也在迅速提升。
截止2021年6月,公司安全业务已获得长安、长城、广汽、江淮、小鹏、蔚来等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订单,新增订单约115亿元。
目前,公司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30%,其中国内的市占率已经超越海外,未来海外国内齐发力有望推动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
4、智能汽车全面布局,为客户提供整车解决方案
公司汽车电子产品覆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能化产品布局广泛。
智能座舱方面,公司致力于人机交互(HMI)、车机系统和座舱智能内饰等方面革新技术;智能驾驶方面,产品涉及V2X、激光雷达和域控制器等。
通过持续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和新客户的开拓,公司已经与主要整车厂商客户形成稳固伙伴关系,积累了庞大的优质客户资源,储备项目众多。
目前汽车电子业务主要客户涵盖宝马、奔驰、大众、奥迪、通用、福特、斯柯达、保时捷等全球整车厂商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
4.1、HMI 壁垒深厚,软硬件协同发展,享受座舱单车价值提升红利
4.1.1、客户丰富叠加广泛的软硬件适配能力帮助公司享受座舱单车价值提升红利
公司构建了全球的软硬件适配服务能力,将充分受益于座舱单车价值提升红利。智能汽车时代,座舱、仪表等部件功能日益强大,芯片和软件日益复杂。相比传统座舱的空调控制、中控、音响等按钮旋钮控制为主的座舱零部件,大屏化、多屏化、配合高级操作系统和芯片的一体化座舱单车价值显著提升。
这其中,集成了底层软硬件的域控制器成为价值量最高的环节之一。对座舱解决方案厂商来说,面向诸多供应商和客户的不同底层软件、芯片以及操作系统、中间件、虚拟化的适配考验座舱解决方案厂商的技术和工程实力。
均胜电子智能座舱系统包含虚拟化、各种中间件和开发工具,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同时能帮助整车厂针对特殊需求进行软件定制化开发。
公司为南北大众MQB平台配套的CNS 3.0系统开创性地采用Linux+Android的双操作系统形态,保证了车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开放性,不仅在硬件层面体现了公司的工程定制能力,也在软件层面展现了出众优势。
此外,公司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产品领域已经实现了成熟的布局,完成了与三星V710/V910、高通SA8150/SA8155、瑞萨M3/H3N、华为Kirin 990A等多款座舱芯片的对接。公司的量产能力也使得其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富性价比和稳定性的产品和方案。
目前,公司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进入大众,奥迪,斯柯达等全球主机厂量产车型,并快速成长,未来将拉动整个汽车电子业务实现体量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4.1.2、人机交互的深入理解构筑座舱领域的深厚壁垒
公司作为 HMI 领域的领军,依靠出色的创新能力,引领行业潮流。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推进,人机交互系统(HMI)正从单一的按压模式转变为多途径、多功能以及多屏化的智能驾驶控制模式,车辆中的人机交互涉及诸多法规,影响人体舒适度和行车安全,各类功能需要在各种要求下实现平衡,开发和创新都需要深厚的行业积累。公司多年的顶级客户服务和业务沉淀奠定了公司在车内人机交互领域全球领先地位。
从早期与保时捷918 Spyder合作的 8 英寸中控平台,到给奥迪A8提供的10.1英寸屏幕,再到2021年为野马MACH-E设计的15.5英寸中控大屏,公司在大屏化方面持续创新。
公司与福特在野马 MACH-E 车型上将多屏产品与传统物理按键结合,将悬浮式旋钮“贴”在 15.5 英寸中控触屏上,通过“磁力”穿过屏幕,与屏内元件进行感应旋转操作最终实现功能控制,驾驶员既能选择触屏交互,又能重拾野马天生的驾驶操控感,客户体验大幅提升。
近年随着自主客户的崛起,公司对自主客户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将 HMI 中国研发中心升级到与德国研发中心同等级,目前已与吉利、广汽等自主品牌车企合作。我们认为,公司在人机交互等领域构筑的核心壁垒将帮助公司在众多供应商中脱颖而出,享受行业变革红利。
4.1.3、华为合作如虎添翼,向广阔智能座舱市场进发
2021年8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均联智行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造全套完整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基于全面深入的合作模式,华为提供智能座舱核心模组、鸿蒙车机操作系统、HMS-A核心能力平台及鸿蒙应用生态;均联智行提供从域控制器、操作系统至应用层的软硬件智能座舱完整解决方案。
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资源,重点围绕智能座舱领域进行全面深度研究与共创,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座舱软硬件产品及服务。目前,相关合作产品已获国内领先车企两款车型项目订单。
4.2、感知层+决策层布局,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落地
自动驾驶领域,公司前瞻布局了感知层的激光雷达、决策层的域控制器、车联网等领域,并与芯片、整车厂等公司广泛合作,逐步构建自动驾驶全产业链客户服务能力。全球化的研发配套能力以及客户布局更让公司如虎添翼。未来,公司将在激光雷达感知融合、V2X数据融合、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决策算法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
4.2.1、战略投资图达通,布局激光雷达
战略投资激光雷达,开启自动驾驶感知层布局。均胜电子在2021年初完成了对激光雷达制造商图达通(Innovusion)的战略投资,并通过子公司均联智行与图达通开展合作,向蔚来提供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使之实现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跨越。
图达通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供应商,创始人鲍君威在精密仪器和光学传感器领域有超过20 年经验,曾经担任百度自动驾驶传感器及车载团队负责人,联合创始人李义民曾是Velondyne技术负责人。公司获得过蔚来资本、淡马锡、BAI等机构投资,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生产厂商。
本次给蔚来提供的激光雷达产品采用 1550nm 激光,等效 300 线,具有 120°水平视角,最远探测距离达到了 500 米,性能优异。该布局也标志着公司在自动驾驶感知领域开始逐步立足,从器件到算法逐步展开自身版图。
4.2.2、布局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把握自动驾驶决策层中枢
目前公司已经在自动驾驶域深度布局,着力L2++至L4级别域控制器和功能模块的开发,预计在2023年初搭载量产。
2021年8月,公司与黑芝麻智能签约携手布局自动驾驶域控智能方案,双方将在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前瞻技术联合预研及智能汽车平台化等业务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重点围绕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开发与定制展开合作,共同打造未来全新的出行体验生态。
电子电气架构走向集中化后,域控制器成为汽车的大脑,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应用端的导航引擎、增强现实引擎、高精定位及数据融合算法上亦有丰富的积累,未来有望结合相关数据为整车自动驾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闭环服务。
4.2.3、前瞻布局5G-V2X产品,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量产项目
随着 5G 商用化时代的到来,公司 5G-V2X 车载终端设备逐步从研发走向量产,为自动驾驶产业化赋能。
公司在2018年加入IMT-2020(5G)推进组,也是工信部下属 C-V2X 标准制定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与百度、阿里、腾讯等共同制定了《基于车路协同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数据交互内容》。
该标准主要针对 L4 级别自动驾驶中的车路协同中典型场景里的感知、决策、控制数据内容进行规范,推动自动驾驶的安全落地。
据均胜中国区副总裁陈远介绍,目前公司第一代、第二代V2X平台产品已实现交付,可实现功能包括超视距/盲区预警、绿波车速同步、危险道路提示、碰撞预警、禁停区识别等。
第三代V2X平台产品也已经获得蔚来汽车5G-V2X平台项目定点,项目金额约6.6亿元,产品包含V2X的5G-TBOX和5G-VBOX,能提供厘米级高精定位,实现V2X、摄像头、高精地图等融合的高精定位算法,结果可输出给 L3 级以上的自动驾驶车辆。
上述产品将于2021年12月开始供货,率先部署在蔚来 ET7 上,随后也将涉及ES6、ES8、EC6等车型。车联网作为未来智能汽车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公司该业务的布局将有效加强其自动驾驶服务能力。
4.3、E-mobility 一体化布局,公司是最大的BMS第三方供应商
多年以来,均胜持续加码、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电池解决方案。公司开发的高压电池管理系统、48V电池管理系统、通用车载充电器(OBC)、电池整包PACK、DC/DC变换器、直流充电器等已成为行业标杆产品。
此外,公司已具备12V、48V、400V、800V等全电压系统的研发与制造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车规级电池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新能源充电、配电、放电生态链,目标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充放电管理系统市场份额的领先者。
公司近年在E-Mobility领域已成为宝马、奔驰、大众等车企的供应商,作为大众中国区独家供应商,公司将持续为其提供新能源电控产品。
同时,公司已重点面向国内客户优化流程体系,积极对接并响应国内市场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内循环”。
电控产品市场空间扩容,公司依靠强产品力有望在行业内持续实现业务扩张。
公司研发的 BMS 产品具有高精度参数监测、荷电状态(SOC)评估和电压均衡三大功能, 在保障动力电池安全和提高电池寿命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公司也是行业最大的独立第三方 BMS 系统供应商,相关产品已搭载于保时捷 Taycan、沃尔沃等品牌车型。
此外,公司也正积极推进电控三合一技术(电池管理系统BMS,车载充电机OBC,电压转换器 DC/DC),该领域的创新,可以减少线束、CAN通讯和壳体等 硬件成本,也减少空间体积、重量,提高可靠性。
除了在新型智能电池以及适配的 电控产品等方面积极创新,公司已牵手高校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不断推进新能 源汽车无线充电、超级快充等功率电子研发。产品的持续创新叠加市场空间放大, 公司在 E-mobility 有望进一步崭露头角。
5、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1)我们认为尽管缺芯影响整车销量,但疫情影响的消退仍然让公司安全业务2021年上半年实现了显著增长,我们预期全年将与2020年基本保持持平状态,未来在整合完成和本地化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公司的安全业务稳健增长且盈利能力将持续修复;
(2)汽车电子受益 HMI 业务的稳定增长以及网联、BMS、自动驾驶业务的扩张, 预计板块未来三年能够实现快速成长;公司是本土领军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安全业务并购完成后跻身全球第二,业务和公司整合接近尾声,疫情、缺芯影响趋于缓解,板块利润有望逐步释放,未来 依靠强大的产品力和全球供应能力向全球第一发起冲击。
汽车电子方面,业务涵盖座舱、汽车电控、自动驾驶,整体呈现出高成长性。
公司在汽车座舱领域具备引领潮流的产品供应能力,并与华为深度合作,有望充分享受汽车智能化带来座舱产品单车价值提升,电控也有望充分受益汽车电动化趋势,实现快速成长。
与此同时, 公司还前瞻布局自动驾驶感知端的激光雷达、数据融合算法和决策端的V2X、域控制器等产品方向,凭借强大的软硬件一体化供应能力,有望成为智能汽车时代全方位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 。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4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67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26.1倍。
6、风险提示
芯片短缺超预期,整合进度低预期等。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链接」
1.文章《【taycan基站】平均胜电子:多次国际收购、全球化布局、汽车安全业务推出利润。》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taycan基站】平均胜电子:多次国际收购、全球化布局、汽车安全业务推出利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