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我们的最新内容,感谢支持

曾经两轮出行领域的老大是摩企,比如铃木豪爵、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宗申动力、钱江摩托等都是叱咤风云的品牌,可后来为什么两轮电动车崛起以后,老大成了“爱玛、雅迪、台铃”这些摩企眼中的宵小之辈?摩企为何屡次进军电动车行业都失败了,原因在哪里?

有句话说得好,摩企对于电动车行业的看法是从看不上,到看不懂,再到不敢看。深刻揭示了这20多年来摩企在电动车领域的基本认知。

2016年,宗申推出了森蓝新能源电动摩托车进军电动车行业,2020年以后基本没声音了。2017年五羊本田成立电动车品牌净原,想借助电动车新国标机会进军二轮电动车市场,轰轰烈烈搞了2年,渠道总销量不足5万。

2020年净原品牌不再单独运营,2021年净原品牌产品全部改成五羊本田品牌产品。新大洲本田、大长江豪爵,这些虽然有电动车产品,但是基本都是在摩托车自身渠道上的。因此,销量也是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点!

第一、电动车行业兴起的时候,正是摩企出海之时。

2000年前后是电动车萌芽期,2003年电动车正式进入一个爆发增长期,那时候恰是自主摩托车品牌横扫海外的时候,尤其东南亚和印度市场。自主摩托车可以说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销量也是蒸蒸日上,而国内市场也基本稳定,摩企无暇顾及国内二轮电动车的市场。于是给了两轮电动车巨大的爆发空间。

第二、两轮电动车企业不走寻常路,处在灰色边缘野蛮增长

摩企都是规规矩矩的企业,按标准和制度办事,没有资质的事情不能做。但是两轮电动车企业的路子就很野。只要是法不禁止即可为。与此同时,台州、无锡大量的摩配厂,天津的自行车配件厂大量开始生产两轮电动车配套件,低廉的公模配套开始崛起。同时诞生了一批龟王、迅鹰、中鲨、公主、E滑摩等爆款车型。此时已经是百万级规模。摩托化的电动两轮车开始迅速崛起,其实要侵蚀的就是燃油摩托车市场。

第三、两轮电动车形成产业链化,配套成熟,生产成本很低。

摩托车的外观都是有专利保护的,只有部分零部件才有公共的配套供应商,有些核心零部件是国外的采购的,造一台车的成本相当高,5000元以上是常态。而两轮电动车配套部件基本是自产自销,成本很低,2000块钱就能生产一台,并且不用烧油,骑回家就能充电,使用成本也很低。备受当时农民工、市井商贩以及工人白领一族的喜爱。

另外,电动车品牌一年可以推出几十款新品,不断推陈出新,跟上市场需求。而摩企一款车要推好几年才能收回成本。市场快节奏之下,摩企就显得相当缓慢。

第四,禁摩城市只禁汽油摩托车,不禁两轮电动摩托车。

大量的无牌无证两轮电动摩托车打着电动自行车的身份,在非机动车道任性行驶,由于没有身份的界定,很多地方管理部门都认定为非机动车,可以上路骑行,这又给了电动车又一次爆发的潜力,直到完全取代汽油摩托车成为中国第一的两轮交通工具。

第五、摩企很爱面子

摩企虽然累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但是从来没有放低姿态全面投入到两轮电动车的市场竞争中去,基本上都是试试水,不敢大投入。另外,深怕把自己品牌搞臭,不相信电动车配套的品质,也不敢使用廉价的配套,因而摩企电动车产品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配置一样,摩企价格要贵三分之一,谁会买?

目前,这些摩企中唯一放下身段的就是江苏宗申和大阳,它们完全使用了电动车配套,产品价格跟爱玛、雅迪、台铃基本保持在统一区间,并且拥有独立的渠道,成就了每年20-30万台的销量,简单来说就是接地气。这要比五羊本田、重庆宗申、新大洲本田强太多了。各位,摩企进军电动车行业屡战屡败,你对此怎么看?欢迎你的留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