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位亲戚准备买车,除了对动力的追求,似乎只剩下对外观的考虑。

并不是亲戚对其他没要求,而是任何一方面的细小提升都需要花费不菲的购车成本,而那时候,一辆桑塔纳2000的售价就已经逼近30万元,足以在北京市区买一套房。

之后的二十年,汽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动力和底盘这两个重要系统的提升自然有目共睹,但很多“黑科技”的诞生也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在一些对成本并不敏感的豪华顶级车型上,新技术的运用更是超乎消费者想象。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突破普通人脑洞的“黑科技”仅仅是为了骗钱还是的确提高了日常出行的便利性呢?今天,就让我们逐个来分析!

汽车夜视系统

实用性:★★★★

性价比:☆

在夜视系统出现在汽车配置清单之前,它通常以军用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里,戴上夜视仪之后瞬间亮如白昼,十多米开外的一颗小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一些高端夜视仪还带红外检测功能,对带体温的哺乳动物会着重显示,起到警示的作用。

上一代奔驰S级优先搭载了夜视系统,通过车头的远红外摄像头,对道路前方带有热量的物体进行识别,一旦检测到人类或其他动物,将会在仪表上用红色或黄色的框框来提示驾驶者。

不仅仅在黑夜,能见度较低的雨雪大雾天气这套系统同样适用,相比肉眼,远红外摄像头在极端天气情况下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可谓出行利器,因此非常实用。

但这么好的东西为何没有普及呢?

当然是成本,随便打开某宝输入夜视仪,出现的售价基本如上,要知道这还是起售价,选择具体型号之后成交价基本都在万元以上。而由于车辆的特殊性,装在汽车上的夜视仪成本价比这些起码贵2-3倍,试问即便是一台售价20万元的中级车,售价提升2万-3万元,又有多少人会买单?因此,注定它是百万级豪车的专属配置。

侧边摄像头

实用性:★★★★

性价比:☆☆☆☆

早在2004款宝马7系E66车型上,车头装配了两个摄像头,为驾驶者提供更宽广的视觉延伸,堪称360视角的鼻祖。不过和全景摄像头还不太一样,这种设计可以非常方便地在狭窄且视线受阻挡的小路口看出左右来车,而不用因为车头太长而担心发生交通事故。

那时候数字摄像头还属于高科技玩意儿,倒车影像还尚未普及,宝马7系就已经在车上安装了这种“黑科技”,前瞻性确实值得称道。

不过随着电子摄像头的售价不断下降,全景影像已经在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普及。然而即便如此,这种双侧远视角影像依然极少有车型提供,不得不说有些遗憾。

主动进气格栅

实用性:★

性价比:☆

汽车发动机属于内燃机,想要内燃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并且运行在高效与低摩擦区间,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然而在寒冷的冬天,想要达到设计温度并不容易,于是设计师创造出了主动进气格栅,顾名思义,这种格栅可以像窗户一样,在发动机冷机时封闭进气格栅,让发动机不会因为外界冷风过大而带走过多热量,也会在发动机过热时全部开启,以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甚至在宝马等高端品牌车型上,它的开闭是一个连续动态过程,ECU根据水温、车速、车外温度,对其开启角度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状态。

设计初衷并没有问题,甚至还发现它能进一步降低风阻起到节约油耗的目的,然而实际消费者在使用时却遇到了头疼的事儿。运动机构都是有往复寿命的,车辆使用频次增多后,这个机构的故障率很高,由于是联动部件,因此只要一个叶片润滑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主动进气格栅发生故障。

而且,它安装在进气格栅和水箱之间,汽车高速奔驰时撞入的昆虫等也将成为它最大的“杀手”,一旦遇上追尾等事故还会增加不菲的修车费。所以相比省下来的区区油钱,在经济层面选择这个配置并不划算。

自动泊车系统

实用性:★★

性价比:☆☆

对刚拿到驾照的新手来说,把车停进车位比上路行驶更具挑战,由于缺乏对车辆整体的感知判断,即便在倒车雷达和可视倒车影像的帮助下,依然是一项可怕的挑战。根据这一需求,汽车工程师为车辆提供了自动泊车功能,只需驾驶者按照屏幕的提示进行油门、刹车和换挡的操作,就能不用控制方向盘将车停进车位,看起来好像挺完美!

然而事实上,这项功能的使用场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广泛。首先,这项技术需要依靠前后车或左右车的规范停车作为锚点,然而很多司机停车并不规范,因此会出现有车位但系统检测不到的情况。其次,这项系统的反应速度实在是太慢,相比熟练司机的倒车速度差了很远,因此除非实在倒不进去,否则大多数司机不会轻易使用。并且,这套系统的成本也不低,往往会在整车层面增加数千元的成本,因此无形中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车压力。

抬头显示系统

实用性:★★

性价比:☆☆

抬头显示系统英文名为HUD,这项技术源于战斗机,驾驶者可以在视线不离开前方道路的情况下对车辆的一些关键参数例如车速、转速、导航等信息进行掌控,进而提升驾驶安全性。

通常而言,HUD有两种技术呈现方式,其一是在仪表台前方挖一个坑,内置一块OLED高亮度显示屏,将光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很多豪华车都采用这种方案。其二是通过一块透明板,将信息投射在这块板上进行显示,这种方案虽然显示效果不如第一种,但胜在成本低廉,更易普及。

理念是非常不错的,但由于车机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因此实用性大打折扣。例如想要提供导航信息,就必须使用车载原厂导航,这个东西导航质量相比高德或百度差很多,但价格却非常贵,而且每次地图升级还要收费,因此大大限制了HUD的实用性。

写在最后

由于篇幅限制,还有很多近些年出现在汽车上的“黑科技”没有一一罗列出来,不过从上述已有的几个配置来看,并非所有的新奇科技都一无是处。最新的科技往往最先出现在售价昂贵的顶级豪车上,然后再逐步下探到普通车型。

不过由于科技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并不意味着多花钱就一定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因为受制因素实在太多了,所以尝鲜“黑科技”也有“踩空”的风险。大家在选购车型时也要擦亮眼睛,选择那些靠谱的且适合自己的新技术新配置,切忌盲目跟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