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本田香驿混合1.5L immd,采用双电机串行并行系统。

油耗(微温风)

高速:100公里6.1升(0摄氏度)

城市:100公里3.5升(10摄氏度)

和轩逸的实测差不多。因为我们同时使用轩逸同行。

必须强调:不同气候的温度不同,混合动力上油耗的影响很大。因此,如果是更冷的天气,燃料消耗成果将进一步分裂。但是到了春夏秋季,燃料消费业绩会更好。这是肯定的。

目前的燃料消耗业绩只能代表目前的这个温度环境,所以不要横向直接比较不同工作条件和不同环境之间的部分差异。

动力

测试当天,以0摄氏度0 ~ 100公里每小时9秒的加速成绩。

车辆的等级和大象用户组有足够的9秒加速成绩。

刹车

刹车成绩,绝对差评。

100公里每小时超过40米。

每日驾驶

中途加速时,可以感觉到低动力请求响应很快,但在提出大动力请求时,可以感觉到反应明显的慢节拍。

也就是说,在纯电驱动或动能回收的情况下,到所谓的遗传协同工作条件,是三角形传动的电流或功率的输出逻辑,所以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遗传东区。只是发动机或内燃机起动机,同时加上电池的功率输出,输入驱动或牵引电机,就达到了。

如果要求较大的动力,电池本身的放电功率不能完全支持整个动力请求,就需要把内燃机拉出来发电,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拉内燃机,首先要把电池输出的功率分成两股。一个是保持当前车轮的功率输出。二是给主发电机,拉动汽油发动机发电。

因此,在电动驱动器的工作条件下,可以感觉到大脚加速器明显变慢,所以他具备运动模式,在运动模式下,内燃机启动机的频率和周期比较高和较长,所以动力在踩的时候会觉得比较及时。

只要内燃机启动,动力反应就很快,但如果发动不起来,就可以拉动,生产电力,再驱动,速度就会变慢。

这车具备crbs功能,即智能。

能踏板踩踏力度或形成相关联的优先级动能回收力度调节。

总体来讲系统表现的还是比较出色的,在日常驾驶时电制动和机械制动的协调过度,都可以表现的特别的平顺。

转向手感我觉得只能给一个中评。

回正力矩随速增益维度是有的,低速比较轻,高速比较沉,但不是特别好的就是中心区相对来说稳定感比较差。

高速驾驶时,转向的幅度稍微大一点,随角度的回正力矩会有明显增益,所以反而造成中心区会觉得不是特别中心,不是特别的稳定。

低速驾驶时,不知道是不是跟车况有关,相对来讲在中心区,会觉得有很小的空行程转向输入和回正空行程,这点是一定程度影响手感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去试一试,不知道是车况的问题还是车辆设定的问题。

滤震我觉得可以给个好评。

虽然底盘不是极致的软,但实际上以这个级别来定义的话,上坎还是会觉得有一定的隔绝感,另外下坎后没有什么多余的余震,无论大小冲击震动,都会觉得比较的稳健。另外前桥上坎时,通过高减速带,也没有特别明显的颤动和多次弹跳现象,这些点都可以给到好评。

对于环境音、风噪、路躁这些方面,中等。

不脱离他的级别评价也不是那么的差,另外虽然配备四缸机,但实际上在发动机全力出力的时候,本身的震动和噪音,其实比某些对手的三缸机还要严重。所以这点其实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级感。

静态

顶配版车型的售价16万多,比目前丰田和日产的混合动力轿车都要贵,所以考虑到性能水平,油耗表现,也并没有比对手要好,因此剩下所有的评价标准就到了内部上面。按理说应该必须好。

实际进入到内部觉得也不是特别的好。

相对来说车座比较高,特别是前排,但是座椅本身比较的柔软,前排和后排这点是能提出好评。

前排人机工程学模型不怎么好,方向盘位置比较低而且比较远,所以需要够着去开,这点给出差评。

纵向空间很大,但内部会觉得比较的窄。

配备了一个屏幕,虽然这个界面已经比较原始,古老了。

带 L 2级驾驶辅助。

座椅皮质的,但是手动的,不带电动。

空调有单区自动模式。带有座椅加热。

配置我觉得以它的价格,即便是混合动力车来讲,也不算特别高。

后排除了座椅比较软以外,空间还是特别宽敞的。是享域这款车一个比较独特的优势,所以如果要是对于后排空间有需求喜好的话,买这辆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综合评价

指导价过高,当然了终端价格是有不少优惠的,所以具体这辆车多少钱能够成交,还要自己去问下,反正我是觉得除非在一个特别大的优惠幅度之下,否则不太适合去买。

另外在本田品牌内部,这辆车他存在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提供一个混合动力版,再有就是相对于纯汽油版只提供三缸动力总成的一种补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