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泰戈看了x马力的视频后。

太古发现后,市场上各种乱七八糟的“黑科技”产品真的很多!

为什么?似乎对汽车动力系统的原理知之甚少。

自从泰哥写了x马力的燃油催化器后,不少粉丝在后台向泰哥咨询各类所谓车辆加装的各种黑科技产品有没有效。其中有不少迷惑性比较强的设备的确在原理上能讲通,但细致推敲一下就能成功辟谣。

比如所谓进气电解制氢这件事,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玩意制氢效率简单用脑子考虑就非常低效,底层逻辑电解水制氢也好制氧也罢,都属于高能耗低效果的技术。

用在发动机上会有效泰哥也就笑笑,这玩意就是个OBD接口的一个油门加速器而已,所谓的都是油堆出来的~

不过要说迷惑性比较高的产品,X马力有一个黑科技产品“贵金属”水箱添加剂,据说内含的贵金属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工作温度,不仅能让燃油迸发更强的动力,而且还能达到节油的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所谓的“贵金属”水箱添加剂真的能降低发动机温度么?

今天泰哥就从发动机的散热系统来切入和各位老爷们聊一聊,这个所谓的贵金属水箱宝到底能不能带来他们所说的这个效果。

用了水箱添加剂真的能降低水温?

首先搞懂发动机散热系统运转逻辑!

很多车主老爷们都听过这样一个理论:

发动机水温过高会增加发动机爆震和拉缸的风险,所以大家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加强发动机的散热可以有效降低爆震,从而达到保护发动机的目的。

说实话这句话的确没错,但这个理论有一个非常站不住脚的地方,那就是忽略的发动机散热系统的基本标定!

不信?那下面泰哥就进入到原理讲述环节。

我们需要从汽车的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说起,为啥降低发动机温度并不现实!

喜欢研究发动机的老爷们应该非常清楚,发动机气缸套外面被冷却液“包围”着,当发动机工作时气缸产生的热量会被冷却液吸收,于是冷却液吸热而变烫。

在水泵的驱动下,滚烫的冷却液被送进车头的“冷却水箱”里,而“冷却水箱”前方有风扇,风扇不停吹风,于是冷却液温度降低,重新变回“冷态”,再一次进入发动机。这样的一整个循环我们叫做“大循环”。

该图源自上世纪雪佛兰科教片

冷却液就是这样一次一次地在发动机和冷却水箱之间来回跑,把发动机的热量带走。

当然!有大循环自然就有“小循环”

小循环的逻辑和大循环差不多,只不过小循环的目的并不是散热,而是“保温”!

刚启动的时候我们希望发动机尽快“暖机”,这时候不需要冷却液向大气中扩散热量,于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冷却水待在发动机内部“烧水”保暖。

而这样的工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循环”。

而“大循环”和“小循环”这个模式调节器,叫做节温器。

节温器的开启温度一般在76-83℃开启发动机大循环,这时候水温已经不需要继续待在发动机内部保温,开始进入向外散热模式。这时候节温器也不是直接开启,而是有一个初开温度,一般开关在±5℃。(电子节温器可以做到±1℃)

所以说正常的节温器,从开启到全开,温度基本上是81℃-88℃。(所以我们大部分车会发现正常水温在90℃左右。)

那么我们回到刚开始的话题,如果我们更换冷却液可以降低发动机工作温度的话,首先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我们的节温器。

图为:机械石蜡节温器

节温器这玩意就是个只认温度,温度不到它就是不开,所以冷却液即使散热好到顶天,只要你没有更改ECU中节温器的开启温度,都是没有作用的。

即便是降低了发动机温度

但你会发现“低温”反而更费油

从第一段我们可以明白,发动机的节温器压根不管你换的什么防冻液。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个水箱添加剂真的能在“大小循环”中有效降低发动机温度,那会不会更省油呢?

泰哥还得给大家泼个冷水,这反而会降低发动机的热效率,增加油耗!

大家都知道发动机冷启动的时候怠速会比较高,怠速越高当然油耗也更高!

其中怠速高主要有两个作用:多喷油让三元位置尽快升温,以便达到工作温度。另一个是尽早升温,使得发动机尽早进入工作温度。

其中水温信号则直接关系到喷油量的多少!要知道发动机启动后的“冷车”状态,为了保证运转流畅,发动机是默认处于“暖机工况”对气缸内部进行“加浓”喷射。

泰哥在以前很多文章中都提到过发动机“空燃比”的原理,大家都知道标准的理想化空燃比是14.7,但是发动机处于“冷机”状态,水温还没上来之前可绝对不是这样,此时的喷油量远高于平时。(缸内直喷发动机过量喷射系数在1.2左右,空燃比相应降低)

红色的线一抖一抖就是进行间歇工作的情况

这样做的好处,最主要是为了减少排放物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这玩意可是车厂的命根子啊!所以发动机的ECU标定肯定会强调“快速暖机”这个概念,也就是尽量让发动机的水温以最快速度达到90度左右(这是绝大多数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水温,宝马之类的高温发动机另说!)

好,说完之后

那么我们假定这个水箱宝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温度,那会带来什么效果呢?

1. 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因温度过低,使其点燃困难或燃烧迟缓,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以及燃料消耗量增加。

2. 机油的黏度增大,造成润滑不良,加剧零件的磨损,同时增大功率消耗。

3. 因温度过低而未汽化的燃料对气缸表面进行冲刷,破坏润滑油膜,从而加快机件的磨损。

4. 发动机起动困难,发动机运转阻力大,燃油蒸发困难。

所以啊,我想问一下高贵的X马力吕总,您在研发这个产品的时候是否学习过一本叫做《工程热力学》呢?其中热力学第二定律能复述一下么?

冷却液为什么要换

主要是添加剂存在变质消耗

前面第一环节我们已经了解过了发动机散热系统对防冻液散热效果并不敏感,第二环节说明低温不仅不会省油,反而更费油。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散热系统对冷却液导热不敏感,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换冷却液呢?

这里泰哥也不卖关子,给出答案:换冷却液是替换添加剂失效的冷却液。

我们市面上能买到的乙二醇防冻液,并不是100%全是乙二醇。

它也是一种“鸡尾酒”,一般“基酒”乙二醇的含量占比30%~70%之间,剩下的则是防锈剂、泡沫抑制剂以及水,具体成分有些拗口,非化学专业的同学请酌情看阅:

乙二醇防冻液配方:乙二醇30-60%、去离子水30-65.5%、壬二酸二辛酯1-10%、而乙二醇单甲醚1-10%、三聚磷酸钠0.2-0.3%、多聚磷酸钾0.4-0.5%、丙烯酸盐1.1-1.2%、磷酸二氢铵0.2-0.4%、次磷酸钾0.2-0.4%以及亚磷酸钠0.3-0.5%

其中乙二醇作为防冻剂提供抗高低温的能力,而其他的一些添加剂要起到散热以外的责任。

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吸热靠的紊流,自然空气就会在冷却液内产生气泡吸附在水道表面,这玩意轻则导致局部高温重则出现气蚀腐蚀缸体漏水。

泰哥在18年的时候就拆过公司送货的五菱,缸头水道气蚀问题特别明显,就是平时不换防冻液就加蒸馏水搞出来的。

红圈的位置都是气蚀导致的铝缸头腐蚀

然后防结垢,大家出差去宾馆的时候多少都会见过热水壶厚厚一层白水垢的问题对吧,这就是水当中的钙离子因为高温析出后吸附在金属表面搞得。既然防冻液里面有去离子水,但依然也逃不掉结垢的命运。(毕竟不是超纯水多少还是有离子存在)

一旦结垢,这玩意就是一块天然的隔热毯,降低发动机水道的导热效率不说,还会堵水道,这时候发动机高温开锅那可以说是分分钟的事了。

还是那台五菱,你看看这醇厚的水垢

而除垢的添加剂还有一定的润滑水泵和橡胶件的效果,这货万一全挂了,你的发动机水道可能就像爆了藻的鱼缸一样,这要弄起来那就是大工程了。

所以啊, 泰哥一般建议车主打算换发动机冷却液之前先清洗水道就是这个原因。

一般更换防冻液的流程都是直接开闸放水后再加新防冻液进去。但这样并不能将发动机水道内的已有的水垢冲洗干净,反而会出现就防冻液排不干的现象。这样就变成了新防冻液去稀释旧防冻液了,这不仅仅会加速防冻液失效,还会使留下来老水垢被重新溶解稀释,继续在水道内运行。

所以,建议在更换防冻液的同时检查并清洗水箱,周期和防冻液更换频次一样即可。

欢迎各位老爷在评论区和泰哥一起讨论。

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