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我们的汽车博主是来谈汽车知识的。对错是错误的。有什么主观的话。(汽车)。

具体情况咱们具体分析,该批的批,不是人家的锅别往厂家身上甩。

保时捷的电动调节转向柱究竟如何

从内地官网亦或者说欧洲和北美保时捷官网,这项配置其实包含在14/18向电动座椅这个配置里面,部分车型选装,部分车型标配。后期加装也可以,就是有点贵。这个配置类似肯德基的快乐儿童餐,想要玩具你就得点这个套餐。电动调节转向柱其实是方向盘电动调节,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取消转向助力。这项配置在718/911/Cayenne上面是免费的,Macan在内地是需要选装的,欧版的保时捷Panamera是需要190.4欧元选装。

后期加装带记忆功能的电动转向柱不便宜,所以说大伙一般会在订车的时候就进行选装。一开始的补偿方案也确实是内地市场独有的,大家不同意我也能理解。毕竟后期再加上就太贵了,而且当时合同上是有这个配置的。另外,这2300元还不是退款,而是抵款保养费用,这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车主这么贵的车都买了,差这点钱么?我相信大家生气不只是因为钱,还觉得少了份尊重。

中国是保时捷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请保时捷注意,你的成就是消费者捧出来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流传了上千年。你一个订单生产的,没有手动挡我可以理解,因为卖不动。但是,很多车为什么不引进,你自己心理门儿清。真的是环保认证过不去么?

真的是消费者和车评人的胜利么?

保时捷这份声明针对的只是此前承诺过恢复的客户,剩下的那批车主怎么办?买车的时候,真金白银你揣进兜里,这时候拿了钱给个道歉信和延保?我的看法是:合同上白纸黑字规定了这项配置,提车的时候就得有,后期加装费用你自己兜着。实在加装不上去,你给车主退钱。

我还要吐槽的是:监管缺失。

保时捷,你敢对北美消费者玩这一套操作么?

消费者是弱势地位,这种事我不用多说什么了。今年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厂家不敢对出口产品采用这种方式,因为老外逮住一次就狠狠处理。北美消费者发现大众排放门的时候,集体诉讼还有联邦层面的处罚,仅仅在美国就赔了98亿美元。全球范围内赔偿数额高达300亿欧元,这还是2020年的数据。

我们的消费者呢,只能找找记者和车评人。

这还是全网KOL团结一致奔走呼号,车主抱团直播间刷屏,把保时捷喷上热搜的结果。保时捷车主有一定社会资源,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他们能抱团发声。我之前提到过这个行业什么状况,很多普通车型消费者,尤其是工薪阶层,他们的维权之路半道上就会被公关解决掉。

这我更能理解了,现在这状况有份工作就不错了。面对直属领导的“好言相劝”,上有老下有小的很多打工人是不敢拒绝的。背负着生计,背负着房贷车贷,现在裸辞下家根本不好找,就连4S的销售都不敢轻易辞职了。

说来也有趣,当年机油门的主销车型赞助了晚会,还有某美系车,悬挂强度比美版低25%都没人搭理。有的自主车更是狠辣,迅速撤掉相关方发声的相关视频和照片,重新定义成“冒烟”。

如果监管方面下下力气,消费者何必这么苦呢?希望天天都是315,而不是只有一天是。

你知道什么叫减配么?

总有人说减配,你知道什么叫减配么?

是海外都有的配置,到国内市场没了,才叫减配。

比如说,卡罗拉锐放国内版没有JBL音响和无线充电板,我们可以吐槽。

但是,有的人就纯属抬杠。个别地区为了上牌加装的配置,其他地区没有,这根本不算减配。咱们生产的皮卡出口到海外,没有放大号和反光条这种东西,你能说是减配么?包括以前的阿斯顿·马丁 vantage V8在美销售也是加装了一些保险杠和加强件才能开卖的。欧规车型就是没有夸张的大保险杠。

还有的配置是当地人用不到的,比如说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中东客户根本用不到,他们只需要强劲的制冷。这事能算减配么?当然不算!中东气温都能破40摄氏度,想中暑么?

气囊什么时候应该工作

主机厂标定的时候也要考虑很多时候不爆气囊,假如你和前车蹭了一下就爆气囊,看起来很安全。但是,这么做的话车主该修不起车了。一个安全气囊几百块到上千块,有的车才几万块。剐蹭这种事是不可避免的,你不碰别人的车,别人还能碰到你的车呢!刚才我说的只是气囊的维修成本,没有说车主的时间成本。维修气囊,车子肯定是要趴修理厂里面一阵子了。

安全气囊的传感器有两种,第一种是压阻式传感器,第二种是加速度传感器。

压阻式传感器一般用于低端车型,比如面包车和微卡上面。这种传感器的坏处就是测量不准确,受撞击角度和撞击力度影响非常大。有的时候气囊毫无反应,有的时候就因为在撞击点边上受力,直接气囊工作。我工作后碰到过几个离谱的案例,养殖户的驴受惊尥蹶子,踹到主人的汽车大灯,然后气囊就弹出来了。

加速度传感器,这是主流车型采用的模式。主要是可以通过算法来避免轻微事故气囊工作,比如你倒车蹭到墙,这种小磕碰就不会需要安全气囊出来拯救你。这种传感器,一般要配合多个传感器工作,还有相应的算法。有的厂家要求主副驾驶都要使用安全带才能启动气囊,否则高速弹出的气囊可能会给胸口造成一记暴击,反而不能保证安全。

宝马到底有没有减配传感器

这张碰撞测试的照片即可证明一切,宝马偏置碰撞的时候气囊正常工作。

具有争议性的是UFS,也就是前加速度传感器没有装在水箱或者防撞梁上。就算宝马能氪金给碰撞测试机构,但是公路上的正向碰撞事故车为什么弹出气囊了?宝马总不能给车主反向氪金吧?

为什么宝马的安全气囊没有前传感器依旧能工作呢?宝马把传感器集成在底盘控制模块(ICM)里面了。这个控制器位于宝马的电子档把下面,你理解为主传感器就行了,配合侧面的加速度传感器(PAS),在优秀的标定下是可以做到不需要UFS的介入。

你自己想想,你可以不信我,但你可以去看看事故车停车场,亲自去看看宝马车的气囊开没开。

宝马真正该接受吐槽的是其他地方

宝马应该挨喷的地方多了去了,比如说你问问部分车型的OTA功能还在么?从E46系列之后,宝马没那么运动了。还有新一代宝马格栅越做越大,天使眼大灯没了,也没F35那一代好看了。友商都回归四缸发动机,宝马还在运用三缸发动机。

别的就不举例子了,该吐槽还得吐槽。

榛名总结:

其实流量时代嘛,心浮气躁的主机厂有之,号称三年打败特斯拉的造车新势力,现在辅助驾驶还是被车主成天吐槽没实现。数码博主跨界评车太正常了,甚至有人还没驾照。

车圈已经够鱼龙混杂了,就别搞成泥沙俱下了。我也不打算让每个人都认可,毕竟有的人还认为踹轮胎可以检验悬挂强度,大锤砸防撞梁是安全性高。前一阵我批三缸奇骏定价偏高,还有人觉得我不识时务。

总有一颗星星穿破迷茫,陪你到天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