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王军伟)近一年来宝马“霸主”多投诉平台汽车行业投诉排名第一。

这家全球知名的高端汽车品牌,正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感到失望。

近日,未来网记者接到江苏苏州消费者过先生的投诉称,他购买了一辆2020款宝马X3运动版28iSUV,不具备宝马中国官方以及车主手册介绍的ID7系统远程升级、语音控制等功能,经拆机验证后发现该车搭载的是“阉割”版ID7车机系统,他多次与宝马中国以及4S店沟通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多家投诉平台投诉数据显示,宝马汽车因2020款5系、2020款6系、2020款——2021款X3、X4车型,车主手册介绍功能齐全的ID7车机,可实现远程升级,语音控制等功能,而实际却搭载“阉割”版ID7车机系统,导致车辆部分功能缺失,因此遭消费者大规模投诉,数据统计显示上述车型涉及车辆高达20余万台。目前,车主们已自发组成维权群,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诉诸法院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黑猫投诉平台针对宝马ID7投诉达140多条

车质网近一年来被宝马ID7投诉“霸榜”

车主:宣传的车机功能缺失 宝马涉嫌虚假宣传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宝马集团向全球客户交付了252万辆宝马、MINI和劳斯莱斯汽车,同比增长8.4%。其中,宝马品牌的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21万辆,同比增长9.1%,成为全球高端车市场的领军品牌。

据江苏苏州车主过先生向未来网记者反映,2020年初,他去苏州宝华4S店看车,他打算购买宝马X3,当时恰逢19款末20款上市不久。宝马4S店销售人员介绍,购买19款优惠3万余元,但是更推荐购买搭载最新ID7系统的20款,销售人员还特意介绍了20款ID7系统可实现远程升级,语音控制等功能。既然宝马销售人员重点介绍,肯定是买新不买旧,于是他便花费近45万元购买了20款宝马X3运动版28iSUV一辆。

宝马中国官方微博宣传资料截图(消费者供图)

因为刚接触该车型,提车使用后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可是等搭载完整版ID7系统的车辆上市后,过先生发现车机功能有很大差别,他的车辆无法实现宝马公司介绍的远程升级,语音控制,远程通风等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车主发现车机ID7版本其中的不同,19款操作系统为ID6,20款操作系统为“阉割”版ID7,21款完整版ID7操作系统。

为了验证车机版本差异,车主们不惜拆出车机BDC模块(Body Domain Controller主控单元的主域控制器)类似于车身电脑,包含了关键信息,是一台车的主控制单元,相当于主脑,也对应着车辆能够实现哪些功能。

车主:拆机对比后现端倪 宝马“新瓶装旧酒”涉嫌消费欺诈

过先生称,通过拆解19款、20款、21款3台宝马5系车机,对比3台车机,ID6车机,“阉割”版ID7车机,完整的ID7车机后发现,所谓“阉割”ID7实际使用的主机是ID6的BDC模块,仅开机画面是ID7版本。20款车主手册以及4S店介绍中可实现的远程升级,语音控制,远程通风等功能均无法实现,问题就出在BDC模块。

完整版ID7与“阉割”版ID7操作界面对比(消费者供图)

车主手册相关功能介绍(消费者供图)

另据过先生介绍,车主们自发组织的维权群,目前已统计到2020款宝马5系、2020款6系、2020——2021款X3、X4配套的车机系统,缺少车主手册中描述的远程升级和语音控制等功能。

维权群车主按照宝马公布的销售数据,初步统计“阉割”版ID7涉及国内宝马汽车20多万台,还有大批的车主对此毫不知情,越来越多的车主了解事件后,纷纷加入维权的大军当中。

过先生表示,在销售车辆时4S工作人员刻意隐瞒缺陷(与同时期3系、X5、7系ID7系统的差异),宝马中国该行为涉嫌虚假宣传以及消费欺诈,违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

为此,不少车主致电宝马中国,但是宝马中国与经销商相互推诿,过先生说:“宝马中国用最新版官方网站上的BMW数字服务一栏有说明来解释2020年的问题,车主们有证据表明2020至2021年时官方网站并没有BMW数字服务一栏说明,事发至今近一年,但宝马依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依然是在逃避责任,拒不承认有宣传此功能并甩锅经销商。”

为此,未来网记者电话联系了宝马中国,工作人员表示,针对消费者投诉的宝马“阉割”版ID7功能缺失方面的问题,他会向公司反馈该事件,随后会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电话回复。截至发稿前,本网未收到宝马中国方面的回复。

陈音江:宝马涉嫌消费欺诈,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做虚假和引人误解的宣传。

陈音江表示,如果商家的宣传和实际不符,就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要求厂家提供具有这种功能或者调整到具有该功能的车机。假如厂家无法提供或者更换,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或者适当赔偿,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如果协调仍无法解决,也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到法院去起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