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千呼万唤的开始,在日本已经是“烂大街”的e-POWER技术终于在9月30日天津车展上亮相。但是展出的不是量产车。具体量产,发售时间也没有公布,也没有名字,媒体稿件中只能称之为“国内第一个e-POWER模式”。

作为日系三杰的日产,在丰田获得THS,本田混合i-MMD后也不甘示弱。拿出了电子电源技术,给了面子。深圳和两电的混合是——100%燃料发电,100%纯电动驱动不同。以此作为卖点进行宣传。一般来说,后期发布技术更高级,所以对于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来说,e-POWER总是有神秘感的。但是实际上,e-POWER只是简化,可以说是阉割技术,本身没有什么亮点。

“100%燃料发电”意味着不能外部充电,这显然是负分项。稍微了解新能源汽车的人都知道PHEV比HEV好,包括位置、成本、经验等。就像电动混淆一样,如果用新能源汽车计算,会给你绿卡,但HEV混淆,如卡罗拉、凌派,只能算是省油车或蓝卡。(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传记名言)。如果在日常使用中充电方便,插入式混淆可以在城市道路状态下作为纯电车使用,完全没有油耗,长途旅行没有里程焦虑。这显然是e-POWER无法企及的。

“100%纯电动驱动器”是明显的增设程序特征,表明发动机不能直接驾驶车辆。简单说明:增设是使用发动机作为发电机,而不是直接驱动车辆,用固定功率输出发电,以后用电动机驱动车辆。多余的电力储存在电池里。发动机总是在高效区间运行,没有怠速油耗浪费,也没有起步,转数高的时候,没有富油状态下的低效率区间,所以与燃油车相比,能量转换多了一次,但电机效率一般在90%以上,所以需要节约更多的油。

归根结底,e-POWER是阉割后增程,100%纯电动驱动,100%燃料发电不是优点,而是缺点。这样把缺陷包装成优点进行宣传,似乎是日系车企业惯用的手法。此前丰田也以“真正的混淆、不插电”按下了插入式混淆,在我看来,这种营销是反智的,但在汽车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欺骗性很强。

事实上,从新标准的3缸机中可以看出技术日产的没落。在节能减排成为大趋势的今天,有些追求和有点内在的汽车企业都推出了家政技术。(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能源、能源、能源、能源)比亚迪的DM4.0、奇瑞鹏DHT混淆、长城柠檬的DHT、长安也拿出了IDD。……。日产呢?日本本土有e-POWER,结果到了国内,来了1.5T 3缸机器。

pmpvflI%3D&index=5" width="640" height="297"/>

如果e-POWER技术真的足够先进的话,为什么不在奇骏上搭载呢?而且,在日本已经登上了销量冠军的宝座,按理说技术应该已经很成熟了啊。为什么e-POWER技术,鼓吹了好几年,先是45%的热效率,甚至吹出了50%的热效率。结果迟迟不拿真东西出来,这次在天津车展亮相的车型根本没给出上市时间。只是在宣传稿上宣称,在2025年将有6款e-POWER车型落地。一杆子支出去4年多,而类似的话,日产已经说过了好几次。

客观讲,e-POWER技术的确是有创新的,但是这种创新,只是一种简化。比如说,对比本田的i-MMD,把ECVT变速箱减配成减速器,的确可以降低成本。也因为发动机不直驱车辆,发动机的布置也更加灵活,不用考虑动力传递问题。而对比理想One那种大电池的增程式,它又减配掉电池,再一次降低成本,而且降低车重。

然而这种做减法的技术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比比亚迪的秦Plus DM-i,背着那么大的电池,在亏电状态下,依然能做到3.8L油耗。而e-POWEAR“首款搭载该技术车型”,在砍掉电池后,宣传的油耗只是3.9L,说明节油技术并不先进。

其实从理论上也很容易分析,DM-i虽然电池导致车身重量更大,但是在高速工况,可以用发动机直驱车辆,避免电机在高转数时的低效区间,可以明显减少油耗。另外,大电池有更大的缓冲余地,DM-i哪怕是在亏电状态下,市区低速路况,发动机也有70%—80%的时候不工作。而e-POWER电池容量小,发动机不得不频繁启动。

另外,日产迟迟不把e-POWER技术推广到国内,并非是不重视国内市场,更并非是地域歧视。而是e-POWER技术的局限性太大,根本无法适应国内较为复杂的路况。在市区低速行驶,e-POWER大概率是没问题的。而没有发动机直驱,在高速上行驶的话,那就并非是纯电驱动的强项。一则是电机转数过高,效率低下。二则是电机长时间高转数工作,会产生高热。而在日本之所以能大卖,和国情、路况有关,日本城市内大多以40Km限速为主,车速都比较慢,甚至1.0L自吸,0.66L的发动机也都是主流。而贸然进入中国市场,必然水土不服。

这些东西,更多还是技术特点决定的,e-POWER技术根本就不适合中国。这也是日产光打雷,不下雨的原因所在。没事拿出来说说可以,可是真要是拿到国内,高速上,几十公里的一个长上坡就原形毕露了。电池小,根本不足以为电机提供足够的电能储备,而电池能量耗尽,电机功率受限,发动机只能嘶吼,以最大功率输出,到时候就谈不到什么燃油经济性了,动力很有可能都受限,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电池过放、电机高负荷过热而引发车辆故障。

其实,e-POWER的最大优势就是成本低,据日产以前发布的内容来看,因为取消了大电池,所以e-POWER车型只比同级别燃油车贵2万元左右。而这一点,比亚迪的DM-i早就实现了,同样的价格,对比性能的话,足以让日产无地自容。

做这样的科普其实也是挺无奈的,毕竟汽车领域的技术门槛比较高,普通的消费者很难搞懂琳琅满目的各种技术,孰优孰劣更是分不清楚。而盲目的崇洋心理更是会影响判断,其实外来的技术未必就一定是好的,而我们国产品牌,早就超越它们了。现在,有这么多优秀的国产品牌,国产混动技术守国门,e-POWER甚至都不敢来了,只敢在门外喊喊口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