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绝对静音,现实做不到。也不能从交通安全的考虑出发。

车里太吵的话,真的会给人不好的感觉。最近很多车主朋友都关心这个噪音问题,制造商也要解决。

相对静音要处理,对吧?

绝对静音,实际上不能做,也不能做

客观来说,绝对静音环境不可能实现中学物理。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有了介质,声音就能传播。

汽车没有办法成为完全封闭的空间,这能实现真空吗?

除非我们坐在送到太空的特斯拉rodster里面,否则必须戴头盔和太空服。(约翰肯尼迪,《美国电视剧》、《太空服》、《太空服》、《太空服》)

所以车内绝对没有声音,不现实。

绝对静音环境危及行车安全,相反,别说车内非常安静,实际开车时,如果听不到安静地往外走的声音,就已经开始影响行车安全了。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第《无人驾驶汽车行车环境下的声学事件检测》位。

听觉识别信息可以补充视觉识别信息,特别是在黑夜、隧道、视觉识别效果不好的情况下。

通过车外的声音可以定位,通过视听融合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周围的情况。

是不是除了“看陆路”以外,还要有“八方”才能“万里路”?

我在向前看,后面有一个喇叭。“哎呀,唉,啪,啪,啪”让开,你听不见吗?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车内噪音问题。当然,我们说凡事都要有度。

比如你追求一个女人。如果你过分在意,很容易适得其反,别人认为你是她父亲。是吧?

进入车内的声音太大,如果产生噪音,也会影响舒适度,容易烦躁和疲劳。

关于车内噪音,中国目前没有现行强制性标准。只有国家标准GB 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以上提到过。

汽车司机耳朵旁边的噪音水平不应大于90分贝。什么概念?

浙江工业大学有《杭州地铁一号线噪声污染调查及控制》篇论文。

它有测量的数据:90分贝比地铁进站时站台传来的噪音高5分贝。

像这样”

听这个标准听起来蛮高的,很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商可以降低。这个关心的人越来越多。

这就像:没有人对规定感到无聊,但是在这家餐厅炒菜可以放多少盐,但盐并不意味着你。我倒了一碗饭。

你还是要照顾客人的口味吧?否则人们没有办法起诉你,但他也不敢来你这里吃饭。

对不对?时间长了,你不是照样亏本吗?

J.D.Power发布了个《2019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报告:2019年,大多数汽车质量问题是得到显著改善的。

整体来看:每百辆车的问题数(PP100指数)114,相比2018年还下降了31。但是和噪音相关的投诉是增加的。

比如说,抱怨最多的2个问题:风噪;第2个是胎噪,都是过大。每百辆车的问题数分别上升了1.7和1.4。

就你开在那边「呵呃」轮胎传上来的声音,和开在那边「呼咝哗」这样吹的风的声音,时间长了很难受。

南昌大学硕士论文《乘用车噪声问题及其降低方法的研究》里面讲:生产安静、舒适的汽车仍然是众多汽车制造企业追求的目标。

良好的NVH性能,是汽车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说人话:你要让这个车子显得高级、值钱,想要卖得贵,你就要比别的车子开起来更安静。

这就要求厂家来想办法控制噪声水平,满足我们的需要了,对不对?不然我们不买。

车内噪音的控制手段

  • 噪音的来源

车内噪声来源好多的,我们之前视频里也是讲过的,现在简单归纳一下。

这里我们引用一下,沈阳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宝马新5系内部噪声源识别研究》里面,它对车内噪音的分类。

主要是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振动的噪音、车身振动的噪音、路噪、风噪这么几种。

振动噪音比较好理解:你车子在工作,发动机活塞、缸套「叮叮当当」,齿轮箱「哇哇」在那边走,传动轴在那边动。

这些机械动起来,就是会有声音,就是会振动的。这些振动就会辐射到我们车内,形成噪音。

路噪和风噪,一般城市上面跑跑,相对还不是特别明显,跑高速有可能就是比较烦人了。

就好比:你走路,就还行,对吧?你跑步不就有「呼呼」的那种风声嘛,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有些朋友也听得到。

你车子老了,还有可能是因为保养不当、橡胶件老化、密封不严这种问题,额外还会导致噪音进一步增大。

  • 针对噪音源进行降噪和隔音

对于车厂来说的话,控制噪音源的噪音,并且改善车辆的隔音性能,效果是最直接的。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比如说:发动机舱和车厢内装个隔音棉、止震板,发动机那边的噪音传到车内的就不是那么刺耳、没有那么多了。

你晚上有点失眠、早上睡得不是很好,隔壁有人打电钻,搞两个耳塞,耳朵一塞嘛,这个最直接了,也不要多少钱。

本田冠道在发动机舱盖里面就是有隔音棉的,长安CS55发动机装饰盖里面加了隔音棉,反正就各种加,大多数车子都愿意加。

发动机本身的结构设计优化,当然也是可以减少噪音的嘛。

白天电钻,嫌人家很吵,我打了个投诉电话说:“你星期天不要电钻。”那当然是最好了,要成本的嘛,对不对?汽车也一样。

至于路噪和风噪,厂家是会采用给发动机舱、车窗、车门等等地方来装一些更软的密封条,来优化后视镜的外形形状。

使用双层夹胶玻璃、底盘包裹或者喷涂隔音缓震材料、更换静音型轮胎,这些东西都可以改善噪音。

Jeep自由光举个例子:这个车子前排车窗用的是双层隔音玻璃,底盘发动机下护板中间还增加了隔音棉。

发动机油底壳外,还包裹了一层玻璃纤维板,甚至是隔热瓦内部都镶嵌了棉质材料。

这个车子比想象中要厚道的。

  • 车内主动降噪系统

除了刚才讲的那些,部分车型还是有主动降噪系统的,以前我和我的客户们解释起来好难,现在超简单。

就是AirPods嘛,苹果那个耳机嘛,你一戴:“哦,世界安静了。”一模一样的。

它就是根据物理学理论: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两列波,遇到干涉、抵消,就弱化掉这个声音了。

你想象一下:就两个腿绑在一块的人,一个想往左边走,一个想往右边走,是不是?力气都又差不多「嗯嗯诶诶」,结果其实他停留在原地。

声音也是这样的,它可以被抵消掉的。

长春工业大学有论文《基于发动机激励的车内主动降噪研究》上面讲。

进行隔离或者是施加吸声材料等等这些被动降噪方法,只会对高频噪音有比较好的削减作用。

主动降噪系统应用在汽车上,可以解决低频噪音的问题,它通过接受发动机的信息,来确定车内噪音的水平,再让车内的喇叭发出同频声波,抵消这个噪音。

这个误差传感器还能辅助来实时修正,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科技,效果也比较好。

市面上的2013年凯迪拉克XTS就开始用Bose公司开发的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了,现在就更多了:本田十代雅阁、别克君越等好多B级车现在基本上都开始用了。

也挺有意思,顺便插一句:Bose公司搞的降噪耳机,最早是它们的老板自己坐飞机,吵得耳朵痛死了,实在受不了了,搞出来这么一个东西。

然后美国军方也把这个东西买去了,因为美国军方这些开战斗机、开直升机的,耳朵搞聋了好多,一退役就要赔很多的钱,买个耳机就可以省下很多钱。

一方面:噪音的确是有比较大的伤害的。另一方面:这个技术的确也是比较管用的,不一定要看是哪个公司的牌子,有这个功能我觉得还不错。

绝对静音的程度做不到,也没必要做

总得来讲,现在的车子,确实在静音上面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但绝对静音的程度做不到,也没有必要做到。

但如果说措施应用到位,车子里面的噪音水平得到不错的控制,该听到的能听到,想听到的能听到。

“没其他事情不要来打扰我。”基本上,舒适和安全性有一个兼顾,我觉得是挺不错的。

七大主流轮胎品牌,各有什么绝活

说到噪音控制,前面讲的:换一个静音轮胎,轮胎滚动起来的声音就不会那么响了。

静音轮胎每家都有,那么多品牌,谁家的静音轮胎效果最好呢?

我想把自己的车子风噪降一降,加装这个隔音胶条有没有什么用?如果我要自己来,又省钱、又想用更好的材料的话,又要怎么操作?

视频、论文、解决方案都给你准备好了。

  • 关键词:噪音

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噪音」就可以了。

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你挑自己喜欢的版本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