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2021年8月长期评价的8部作品,由宝马客场方面撰稿人小王和Kim W共同推出,分别是宝马iX3(G08)和125i(F52)。

本期看点:

  • 作为纯电车型的iX3,底盘与X3相比有很大区别吗?
  • 喜欢开宝马的你们,一定熟悉这些模式的体验…

2021款iX3领先型

车主:小王 所在地:深圳

在7月份参加了BMW的i City活动后,我对iX3的底盘和悬架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月的某一天,心血来潮来到家旁边的汽修店,用举升机把我的iX3抬起来,一探iX3底盘和悬架的究竟。

首先想说的是,本人并非汽车专业人士,相关知识仅仅是日常爱好所了解,所以可能并不科学和严谨,相关展示仅作为探讨,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各位车友大神可以批评指正。

一、底盘:

看到底盘的第一印象便是iX3的底盘平整度非常高,从前保险杠底部开始到副车架,一直延伸到电池包后部,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平面,得益于电动的动力结构,没有了排气管的凹槽,使得iX3的底盘平整度比现款的X3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从车头处看过去,前轮旁边坐了两个导流用的小鼓包,而在电池包前部,也设计了两个导风槽,便于iX3车底部的空气可以更快地通过。

电池包后面便是后驱电机的部分以及车尾部分。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从电池包后部到后副车架,iX3用了八字型结构的加强件,与同门的X3不太一样的是,这个八字形的加强结构与后驱电机底部的相连,八字的顶端没有像X3一样相连,而是有一段距离。

不过应该也和X3的V型梁一样,起到了加强车身刚性的作用。虽然车底盘后部的整体性没有前部那么高,但可以很明显的看到BMW对于底盘空气动力学的执着,在后悬架下控制臂底部、后电机部分,都有护板,让底盘后部也有了较好的平整性。

总体而言,“整”这个词是对iX3底盘最好的形容词,我想除了即将上市的iX外,BMW应该没有其他的SUV底盘的整体度可以超过iX3了吧。这一整体性更好的底盘一方面给了iX3更好的空气动力学属性,另一方面更好的车身刚性也让iX3在操控上获得了更好的稳定性。

另外,从底盘来看,iX3对于车辆的电池包的保护还是非常到位的,从外观上看,用的应该是铝合金的护板材质(没带磁铁,所以没有验证材质)。而除了电池包外,其他部位的下护板均用了非金属材质。

二、悬架:

就前悬架而言,iX3继承了BMW的传统艺能,双球节型前悬架,与传统的麦弗逊悬架相比,双球节型悬架通过两个下控制臂一上一下两个球节,让前轮有更大的自由度,增加了前轮在进行动作时与地面的贴合度,进而进一步增加了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

这样一个悬架结构其实与同门的X3是保持了一致的,但鉴于条件限制(没带磁铁),当时并没有去考察iX3的前悬架的控制臂是否和X3一样使用了铸铁的材质。

而就iX3的后悬架而言,也与X3一样,使用了一个五连杆的后悬架结构。主要材质从外观上判断应该是属于铁质的单层冲压件,几个控制臂上也没有进行打孔偷轻处理。总体而言,五连杆的悬架结构也给了车轮更大的可动范围,也使得车辆的操控性更好。

总的来说,虽然有基本与同门兄弟X3一样的结构(除前轮外,鉴于X3全系四驱,而iX3为单电机后驱车,所以iX3前部没有分动器),考虑到X3空载质量仅为1.8吨,而iX3有2.2吨。理论上来说,BMW应该更注重iX3的簧下重量的控制,同时应对相关材质的用料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从目前的观察来看,后悬架采用的是同样的单层冲压,且没有做偷轻控制,前悬架没有其他加强结构,材质很有可能依旧是铸铁,所以总体来说虽然结构过关,但用料上iX3还是有些令人不满意的。

三、总结:

良好的底盘完整性,执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与X3系出同门的悬架结构和材质,给了iX3非常不错的操控体验。你可以说在悬挂系统上iX3抄了X3的作业,但是这不正是BMW功底传承的一种体现吗?

2021年8月车辆信息

本月行驶里程(km):809

总里程(km):6697

本月平均电耗(kWh/100km):16.44

本月花费:电费204元。

车辆原配轮胎:优科豪马,前/后:245/50 R19。

购车经销商:深圳宝源行宝马4S店

编辑点评:

宝马iX3秉承了宝马SAV家族的绝佳操控风格,在电动车领域也属于佼佼者,随着越来越多纯电动宝马的出现,相信日后的纯电动操控会有不一样的地方。


2021款125i M运动曜夜版

车主:Kim W 所在地:广东广州

这个月用车主要是上下班,在家与工作地点之间的通勤,每天来回50多公里的路程。驾驶的舒适感是通勤驾驶者都很关注的重点,每天通勤的路况很复杂,要经过市区拥堵路段,城市快速路/高速路,还有郊区的国道。这次的测评就来说一下不同驾驶模式切换的性格。

ECO PRO节能模式:

先说ECO PRO模式,不得不说,刚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是非常不喜欢的一个档位,拖拉、动力弱、踩油门输出非常缓慢,一句话很慵懒。但目前反而是最常使用的一个模式,主要有两点原因:1、ECO PRO是唯一一个支持滑行的模式,这对油耗的帮助真的非常大,通常我用舒适模式的油耗大概在8.8L/100km,而ECO Pro可以降到8.2L/100km;2、它的舒适性真的最好,换挡基本无感,日常使用过程中是非常舒适的,特别是载着长辈,及日常上下班通勤,我都非常喜欢用这个模式。

ECO PRO

油门响应:☆☆

换挡平顺:☆☆☆☆☆

加速感:☆☆☆(深踩到Kickdown还是有很猛的加速度)

Comfort舒适模式:

然后再说Comfort模式,是上车默认的驾驶模式,也是各方面做得比较均衡的一个模式,我觉得很适合在一些城市道路上使用,稍微碰到拥堵一点的路段,加速反应还是很棒的。再说说这个模式其实很均衡,无论油门、加速都不错,而且平顺性还可以。这也是我平时使用较多的一个模式,它的使用场景可以覆盖很多方面,例如刚刚说到的城市道路,如果有一点拥堵,那就再适合不过了,因为低速扭力和油门反馈都很快。

另外我想说说油耗,这个模式我因为多数在城市拥堵道路使用,个人实测是8.8L/100km,和车子的平均油耗差不多。个人使用习惯是如果短途10公里以下的行程,一般我都是用这个模式的,比较好使。

Comfort

油门响应:☆☆☆☆

换挡平顺:☆☆☆☆

加速感:☆☆☆☆

Sport运动模式:

最后说下Sport运动模式,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模式,我感受到车子其实有几个变化,首先方向盘会变重,这使你在高速行驶时车子方向不会飘,这里我想再提一下,因为1系是前置前驱,但是因为两根传动半轴是等长的关系,急加速时方向不会“打手”,实测确实如此。

然后车子始终保持低档位,转速表始终在3000转上,时刻有一个紧绷的状态,稍微踩一点油门就会踹出去的感觉。但是,因为Sport经常保持低档位高转速,所以车子在收油门的时候会有非常大的拖拉感。因此,这个模式的使用场景非常有限,不太适合日常的道路行驶,我自己会在晚上车子很少的道路上换到这个模式上玩玩,配合换挡拨片,然后排气声的扩大,感觉还是有那么一点小钢炮的样子。

Sport

油门响应:☆☆☆☆☆

换挡平顺:☆☆

加速感:☆☆☆☆☆

2021年8月车辆信息

本月行驶里程(km):2172

总里程(km):12583

本月平均油耗(L/100km):9

本月花费:油费1800元,洗车100元,合计:1900元。

车辆原配轮胎:普利司通,前/后:225/40 R18。

购车经销商:广州宝悦宝马4S店

编辑点评:

1系绝对是一款在驾驶方面非常个性的小车,也是前置前驱宝马中极具代表的存在,相信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会爱上Sport运动模式吧?


编辑总结:

宝马车主总有很强的探索精神,无论是购车前还是购车后都非常愿意钻研,作为宝马车主的你,又在日常用车中得出什么有趣的经验呢?

请留言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