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最近,由市发改委组织的考证汇编《民国株洲汽车工业发展初探》本书正式印刷。经过综合考证,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制造商3354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诞生于株洲,停车工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

96500 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选址位于远东汉铁(易经广铁路)新闻午夜站附近,即现在石峰区正龙街办事处九龙山村,占地超过13万平方米。

德国奔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

出资入股

1920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提出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构想,提出了从株洲到株洲建设的广汉铁路用地。这是株洲最早与现代汽车产业相关,但遗憾的是最终没能付诸实践。

16年后的1936年,民国中央政府实业部、全国经济委员会等部门达成协议,计划由中国农民银行投资成立中国汽车制造商,引进德国奔驰技术,从组装车逐步过渡到自制汽车阶段。公司计划在上海设立装配厂,同时在州建设总厂。

1937年2月,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工厂(以下简称股东总工厂)在股东帕托开工。据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证,州总工厂用地位于远东汉铁路(金京广铁路)新闻午夜站附近,即目前石峰区正龙街办事处九龙山村,占地13.3万平方米。

位于股东的这座“中国汽车摇篮”从一开始就对建设寄予厚望。德国奔驰提供完整的设计图纸,销售汽车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帮助中国的工厂建设。同时,德国奔驰出资4000万马克给州总工厂,获得州总工厂35%的股份。

《民国株洲汽车工业发展初探》认为,株洲总厂采用国家集中投资和引进外资的方式,计划在5年内完全控制汽车生产,其基本构想是以“赛长期自康”为基础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制造企业。

1941年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部

“中圆牌”汽车试驾成功。

每小时能达到40公里

据《中国汽车工业史》:1937年,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第一辆2.5吨柴油汽车从股东手中下线,给“中”字加了一个圈,意思是中华园美丽,老百姓幸福健康,被称为“中远牌”汽车。

第一辆“中远牌”汽车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0公里,车上装有45马力单缸柴油机。

为了验证“中原牌”汽车的速度,州总厂在附近举行过一次“中原牌”汽车和马爬坡的比赛。一条长约2公里的弯道斜坡,汽车先把马跑了一半,启动了发动机,结果“中原牌”汽车后来上来了,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中原牌”汽车试驾成功后,宋美龄决定来股东亲自体验,同时视察股东总厂。但是由于时局的动荡,宋美龄最终没有成功。

宋美龄没有成功,但当时地方政府特别在州总工厂附近建了房子,为宋美龄的休息建了房子。(威廉莎士比亚、宋美龄、宋美龄、宋美龄、宋美龄、宋美龄、宋美龄、宋美龄)现在,这座房子依然完好无损,当地人称之为“美龄别墅”。

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工厂界石

长沙、株洲、湘潭等地数万青年参与建设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袭击上海,上海分厂将大部分技术人员和设备转移到株洲总厂。

根据考证,主总工厂旧址的基本布局分为总工厂部门办公室、工厂车间、发电站、宿舍、食堂、防空洞等。据史料记载,到1938年,株洲总厂已完成了金工工业场、株洲工业场、防空洞等建设。其中,先建了发电站,安装了2台1000千瓦的捷克SKODA发电机。

根据《民国株洲汽车工业发展初探》的数据,作为在当地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中国汽车人,住在石峰区九龙村的郑京辉老人回忆说:“主总厂是张祖潭等数万青年用1瓦砖建成的。”当时,株洲总厂面积很大,光是广厂车间就有上万平方米,规划中规模较大的汽车制造城市近在眼前。

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正式展开,湖南从后方转向前方,株洲作为重要的工业重镇,成为日军的重点轰炸地区。株洲总厂也免不了,频繁轰炸,损失惨重。同时,

由于日军轰炸和战时封锁,购自德国的众多机器设备无法按时由粤汉铁路运达,致使工厂建设无法顺利完工。

1939年秋天,株洲总厂停止建设,工厂被拆分转移,民国政府的“中圆”之梦终成泡影,株洲的汽车梦也被迫延后。但由株洲总厂拆分出的香港南华铁工厂和重庆华西分厂,在抗战期间组装汽车近2000辆,成为抗战后方主要的汽车修配厂之一,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迎接宋美龄到访而建造的房子 本组图片由市发改委提供

遗址未得到有效发掘

应积极开展抢救性保护

2013年5月5日,株洲总厂的界碑被热心市民发现,这段尘封的历史才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历经80多年,株洲总厂部分厂房已经坍塌,但制造车间厂房仍在做仓库使用,仍有不少砖瓦残留,防空洞也基本完好,“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界石得以完整保存。

2013年,我市曾派出调查小组先后三次走访。2020年,市发改委委托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这段历史进行全面考证。组织这次全面考证的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介绍,株洲总厂未能实现自主生产制造汽车的最初目标,但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张勇说,在株洲总厂建立以前,全国各地虽有过一些汽车工业的萌芽,但均为商人或地方军政主导,所制造的汽车为购买进口车辆逆向仿制或测绘。株洲总厂“有国家资本背景”,且创新性地牵手德国奔驰公司。与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汽车行业采取的合资方式不谋而合,极具前瞻性。虽然未能全部建成投产,但株洲总厂的建立是国内汽车工业的一次有益探索和积极尝试。

“株洲总厂遗址既具有抗战遗址属性,也具有工业遗址属性,但并未得到有效发掘。”张勇建议,要认真做好主动性发掘,积极开展抢救性保护,并将其列入株洲市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株洲总厂的知名度,也有利于提高株洲汽车产业的影响力。

延伸阅读

为什么会是株洲?

被规划为工业重镇,曾有非常时期迁都株洲方案

读者可能有疑问,株洲在当时并不起眼,为何能得到青睐,被选中建设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

《民国株洲汽车工业发展初探》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株洲具有齐全的工业基础与产业配套。在民国政府的工业规划中,打算以德国著名的工业地带鲁尔区为目标,在株洲地区建立中国工业重镇。二是株洲处于华中腹地,位于大陆中央,远离沿海地区,具备一定的战略纵深。同时,还拥有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是当时南方最为重要的铁路枢纽。

除了上述原因,还可能与民国政府曾考虑谋划在特殊时期迁都株洲的考虑有关。2007年11月15日,位于南京总统府旧址的南京中国近现代遗址博物馆首次向社会披露了1936年民国政府非常时期将政府迁往株洲的方案。2013年,该馆副馆长刘晓宁再次证实,迁都株洲方案“千真万确”。

虽然,该方案最终未能成为现实,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株洲总厂的建设。

来源/株洲晚报 记者/廖喜张

编辑/筱安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