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同学看见我微信推文曾经发过一百多篇表示有点惊讶。其实我也是挺惊讶的,不过细看那一百多篇,现在看来,其质量实在是惨不忍睹,也可能是时间长了之后,我能更客观地看待我之前所写的文章吧。我那时候为了能够每天写出一篇微信推文,确实渐渐地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上了。我现在为了把控文章质量,宁愿一周少写几篇。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是为了在摘抄之后,趁着印象还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要是等摘抄完所有文章再去从头开始按顺序写评论,一定会忘记之前看文章时的感想。就像每做完一道数学题都要马上对答案一样,自己的思考也要立即落实到纸上。”

我认为 摘抄加感想 是这本书中让我收益最多的方法。现在想来,像是以前, “我看完一本书然后盖上,来写” , 这简直就是荒唐,内容我都忘得七七八八了,我还感想个*。


“只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因为即使是客观上很重要,而眼前的信息无法与自己正在感性层面上产生共鸣,那再读多少次也不会有感想。”

这就是我不应该抄目录的原因。


“为了向对方传达自己想说的内容,我们会自觉地将原来杂论无章的想法组织起来,然后才能通顺地说出来或写出来。由此可见,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可算是最常见的思想输出。哪怕是你自认为非常了解的事情,一旦需要像别人说明或写下来,还是会出现很多模糊不清的内容。正因为这样,演讲和写作都需要经过全面的准备才能开始。”

“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

所以我觉得写博客以及写文档是一个较好的内容输出的途径,我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 “真正明白某一件事情” ,而试着跟同学们讨论。但同时又很害怕自己会在表达的时候有什么差错。我们写的博客,要写成除了博主其他人都能容易理解才行。我写的博客经常就是只有我自己一个人能看懂。。。


随想

  1. 没有经过加工的想法很快就会消失。我总是缺乏对我看过的作品的深入思考,我是否应该在看小说的时候,问一下“这个角色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
  2. 原来,读书过程中是不需要做笔记的,尽管读下去就好,但是需要做一下标注,当你看完的时候要回过头来做笔记。
  3. 这本书的年代是有点久远了,起码是十年前的那种水平。因为书中基本只是讲实体书该怎么读,而今天电子书已经普遍盛行了。我的话,我基本上现在只会看电子书了。就像微信阅读什么的,我就挺喜欢,因为在上面我可以跟各个喜好同一本书的人进行交流。
  4. 对美的东西的欣赏需要全神贯注。

总结

我认为这本书是有重点的,重点就是 摘抄加感想 。而且一本书至少要读两次,第一次标记自己认为的有感觉的段落,第二次就是对这些标记的段落进行摘抄,而在摘抄的过程中对所摘抄的段落进行评论,也就是写感想。然后这样就会异常的印象深刻而且也会有独到的想法了。

每日一图

本文作者:niracler

本文链接: www.niracler.com/2019/03/16/摘抄加感想是阅读的好方法/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