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战士的关怀和爱护。

21.他还是个年轻人,大约三十一、二岁,但是随着他慢慢地讲开了他的经历,你可能以为他死去活来已有十多次了。

赏析:突出了李长林作战经验非常丰富,而且出生入死的经历也颇多。

22.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

赏析:突出了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非常有名,而且很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23.李说他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赏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贺龙口才了得,号召力强的特点。

24.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

赏析:运用了“宁可……也不……”的句式,突出了贺龙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25.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

赏析:“赤着脚”、“半饥饿”、“精疲力尽”,突出了贺龙当时领导的部队条件的艰苦、悲惨。也反映了他们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26.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贺龙比作一只老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贺龙强壮有力的特点。

27.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着称。

赏析:“闻风逃跑”写出了地主士绅对贺龙的惧怕,也反映了贺龙当时在中国的名声非常显赫。

28.那里并不真正缺少土地,而是在许多地方严重缺少真正的土地——至少缺少真正的耕地。

赏析:“严重缺少”突出了陕北土地的贫瘠,耕地的稀少。从侧面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贫穷和艰苦。

29.深色的天鹅绒般的褶层从上而下,好像满族的百褶裙,一直到看去似乎深不及底的沟壑中。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褶层比作百褶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坡度非常陡,褶层幽深的特点。反映了环境的幽深和荒凉。

30.他说,如果红军要再长征二万五千里,他就准备再走二万五千里。

赏析:突出了他忠于革命,乐观、无所畏惧、不怕困难和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1.分配土地后,他的父母也分到了地。因此他参加穷人的军队时,他们并不难过,反而很高兴。

赏析:“穷人的军队”突出了农民对红军的热爱和拥护,也从侧面反映了红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2.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真的吵架。事实上,我在红区旅行的全部时间中,我没有看到红军战士打过一次架,我认为这在年轻人中间是很突出的。

赏析:突出了小红军们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特点。

33.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

赏析:突出了红军积极、乐观、自信、快活的特点。

34.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

赏析:突出了红军的自觉性和纪律性非常强。

35.我们走过山上得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

赏析:“总是”突出了红军对“我”的热情和关爱。

36.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红军比作大风卷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速度快,干净、利落的特点。

37.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赏析:“碰一碰”“照价付钱”突出了红军纪律严明,不扰民,不掠夺的特点。

38.“怕我们的红军!”

赏析:“我们的”写出了农民阶级已经把红军当作了自己的军队,突出了农民对红军的喜爱和拥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