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2、 教学目标

(1) 语言目标

叠词在景物刻画与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重点研读4——6段、第1段和第10段,采用批注法,勾画出文段中叠词,能够分析出这些叠词在景物描写上、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2) 思维目标

形象思维

——在具体赏析了文中写景与写人的叠词基础上,采用朗读的方法,并结合"拍手"的方式,体会第4段的强烈节奏感,欣赏它的音乐美。

(3) 价值目标

——观看幻灯片所呈现的"月下荷塘图",写一段200字以内的文字,刻画你心中的"荷塘月色",使用6个不同于作者运用过的叠词,要求这些叠词能够刻画出景物的特点,表达出你的情感,并使这一片段富有节奏感。

3、 课时分解

《荷塘月色》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解决4——6段中叠词的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作者是如何运用叠词突出月下荷塘的景物特征的以及使文段行文舒缓、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和富有音乐美的作用。总结叠词在景物刻画和节奏音韵上的作用。

第二课时,从首尾段入手,以"日日""悄悄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反衬作者内心的"不宁静",以此来分析《荷塘月色》中作者的"不宁静",从而就可以介绍关于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抒发情感的不同理解,学生自行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理解,或是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对本文情感的理解。

4、 教学过程

1、 导入

叠词游戏:

(1) 它们该如何重叠:

偷 嫩 绿 轻 软

(2) 用以上词语的叠词填空:

"小草______从土里钻出来,______,_______。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______的,草_______的。"

——(选自于《春》)

2、 教、学的活动

我们刚刚做叠词游戏的文章是我们在初中学习了的一篇课文朱自清的《春》,多用并且善用叠词是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的一大闪光点。今天我们就从叠词入手,一起走进《荷塘月色》,去品味朱自清先生这篇散文中的叠词之美。

(1) 研读4——6段,找出文段中的叠词,并分析叠词的作用

问题1:勾画出4——6段中的叠词

明确: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一粒粒 星星 缕缕 密密

静静 薄薄 淡淡的 峭楞楞 弯弯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重重

阴阴的 隐隐约约

三段文字就用到了18个叠词,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对于叠词的喜爱。为什么朱自清先生会如此喜爱叠词呢?肯定是叠词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问题2:这些叠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选择某具体一个或几个来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举例赏析:

"田田"二字,描述的碧绿的荷叶相连的样子,写出了荷叶的茂密,不仅有一种和缓清柔的音乐美,而且让人想到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眼中的画面与历史的画面互相叠印,美不胜收。

明确:

"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的广度、曲度,绘出了荷塘的形状。

"亭亭",表现荷叶临风摇曳,风姿绰约的美丽形态。

"层层"表明荷叶长得非常茂密,生命力非常旺盛。

"一粒粒"写出荷花的花苞长得非常饱满,晶莹剔透。

"星星"写出了朦胧月光照射之下白色荷花闪烁的光色与形态。

"缕缕"写出了荷香的细长与连绵不断。

"密密"写出了荷叶相连的密度。

"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静静",强调了"泻"这一动作是悄无声息进行的,增添了月色的恬淡、静美。

"薄薄",这一词语来修饰青雾,使"月下荷塘图"更具特色,荷塘上氤氲水汽,在月光的映照下,形成一团雾气,下面是青绿的荷塘,而雾是薄薄的,更加凸显了月光下荷塘轻柔、缥缈的特点。

"淡淡的",写出了在满月之下,云变得稀淡,它直接绘出了"不能朗照"的月光的色调,同时也点出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中夹有的淡淡的哀愁。

"峭楞楞""弯弯的"写出了树影寂然无声地直立貌和杨柳的弯曲度。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从空间位置上来写树,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形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月下树景既开阔又有立体感。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调了月下的阴森氛围,这种阴森的气氛,透露了作者沉闷的心境。

(2) "拍手朗读"第4段,体会叠词运用对增强节奏感和音乐美的作用

我们一起赏析了4——6段的叠词,相比与其余的两段,第4段的叠词比较多的。因此,我们就来朗读以下这一段,体会叠词带来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首先,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一段。

其次,小组自己内部先划分节奏进行朗读,完成过后展示。

最后,选出一个节奏划分最好的小组,并配合这个节奏一起拍手,带领全班一起朗读。从而体会"叠词"带来的效果。

(3) 总结叠词在描绘"月下荷塘图"中的作用

从以上我们对具体叠词的作用分析,那么小组讨论"叠词"在文章中的作用。

首先,叠词能够形象地描写出月下荷塘中景物的特征。

其次,叠词的运用,使文章音节舒展悠扬,富有节奏感,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产生音韵美、音乐美。

最后,叠词使文中在内在情感向度上趋于明朗、欢快,在淡淡的喜悦中又蕴含了淡淡的喜悦。

(4) 分析"日日"、"悄悄地"和"轻轻地"这三个叠词在表达作者情感上的作用。

"月下荷塘图"运用了18个叠词,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静美的图画,叠词的连用,也让我们在读起这三段来朗朗上口。这三段主要是刻画景物的叠词,但是整篇文中还有写人的叠词。

问题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写人的叠词。

明确:日日、迷迷糊糊、悄悄地、轻轻地

问题2:这四个叠词中,那几个是写作者的?

明确:日日、悄悄地、轻轻地

问题3:这些叠词,在抒发作者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

"日日"相当于每日,表明频率高,可见这荷塘是作者天天都要经过的地方,而这天天见的荷塘,却让作者在"不宁静"的情绪中想到了它,想要在月夜中却那儿寻找宁静。

"悄悄地"描摹的不仅仅是披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这一系列的动作的悄然无声。同时也描摹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这种心情是作者当时十分矛盾的思想的集中表体现。一方面作者他渴求着一种超脱世俗喧嚣的宁静,所以想出去寻找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一片天地。然而现实又不容他去,因为他是具有良知的爱国者,不能对耳闻目睹的现实世界置之不理。甚至怕惊起了家人。表面上写的是作者从家到荷塘,实质上说的是作者从现实跨入了梦境。

"轻轻地"一词表面上写的是作者由荷塘回到家里,而实质上说的则是作者从美梦中又回归到了现实。"轻轻地"不仅是在写推门进去动作状况,而且也是在状描作者的内心。作者刚才好像是做了一个美梦,之所以"轻轻地",是因为怕梦被惊醒了,他"但愿长醉不愿醒"不愿意从梦中醒过来。然而,回归到现实又是不可避免得。所以"轻轻地"突出地表现了朱自清先生当时的苦闷﹑孤独和无奈之情。

"悄悄地"和"轻轻地"分别在文中的首尾两段,动作的"静"和"轻",反衬出作者内心的"不宁静"。那么,作者为何开篇即说"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呢?

问题4:"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点拨:

第一种理解:人教社和钱理群先生"政治苦闷彷徨说"。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朱自清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四·一二"政变,使他非常痛苦。但是他有不能像其他激进知识分子一样参加革命,所以他陷入不知往"哪里去"的"惶惶然"中。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不宁静的。尤其是想到自己曾经流连过的江南地区,是政变发生的主要地方,陷入了政治的混乱之中,从而由"月下荷塘图"跳跃到"江南采莲图",从而陷入了无限的"苦闷"之中。

第二种理解,是孙绍振先生的"家庭责任说",他根据朱自清先生的一些资料,认为朱自清先生"不宁静"是主要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持有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文中明确提到作者心绪不宁静的时间是"这几天",而此篇文章写于1927年7月,距离"四·一二"政变发生已经有几个月了。因此,把作者"不宁静"的主要原因归于政治的苦闷是不对的,应该把"不宁静"的主要原因归之于日常生活中烦恼。所以,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苦闷"是伦理上的,而并非是政治上的。

第三种理解,是"女性美说"。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朱自清先生心绪"不宁静"的原因是"不自由"。而这种"不自由",就是作者囿于社会俗世道德的评判,不能大胆地表示对于自然、清新、纯洁的少女形象的追求。所以作者在这月夜下的荷塘,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他把荷花、月色、流水和杨柳都女性化了,最后通过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引用,表达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女性美的追求。

教师总结:

关于这"不宁静"的原因呢,各个研究者的说法都不一样。我想这就是源自文学文本自身的魅力,它是可以多元解读的,而不是停留在一面的,单一的。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认同的某一解读观点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可以搜集资料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3、 作业

(1) 尝试写一个景物描写片段,要求至少使用6个叠词来表达景物的特点,要求这些叠词能够刻画出景物的特点,表达出你的情感,并使这一片段富有节奏感。

5、 评价

(1) 分析这段文字中"叠词"的作用

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景象大异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象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

——(选自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6、 教学反思

这一学期,迎来了我最想学习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记得两年前,自己想要进一步学习的原因,也是自己在两年教学工作中,发现写教案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每次看到一篇课文,我总是反复读,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但是总是没有办法非常准确地达到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没有自己的原创教案,是我两年教学工作中最为痛苦的一件事。所以,当参加研究生复试的时候,面试老师问我为什么要考研究生的时候,我非常坚定地说道:"我想通过研究生的学习,能够写出自己的教案"。这学期,能够给我们开设这门课程,我是非常高兴的。当然,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也开始学会了抛弃网上的"优秀教案",自己编写教案。

选定《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是因为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觉得老师没有把这篇课文教好,让我对这篇文章存在着非常多的疑问。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写出一篇教学设计,一是解决自己学生时代留下的疑问,二是这篇课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文章。

这篇教学设计的成形,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不同的环节上我都遇到一些困难。

首先,"读懂"《荷塘月色》。初读课文时,我就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作者写着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一下子就跳跃到"江南采莲"。在查找了朱自清先生的相关资料后,我认为作者作为一位南方人,而当时的"四·一二"政变主场主要是在南方。南方政局的混乱,人们不安宁的生活,是作者最为担心的,所以从清华荷塘写到了江南采莲,是表达对南方政局的担忧,也是表对于家乡的思念。然而,在我看了一些研究者的研究文章后,我发现原来对这一篇课文的情感理解,共有三类理解,一是"政治彷徨苦闷说",一是"家庭责任说",一是"女性美说"。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我读了很多遍这篇文章后,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主要是大量的修辞和叠词运用。但是,我刚开始是从这篇文章的修辞特色入手来编制教学内容的。可是,在分析前测题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掌握的这些修辞的。于是我推倒我的这一设计,认真读了一遍又一遍这篇课文,于是我决定尝试从"叠词"这一角度去设计。这一次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学生对于"叠词"的掌握非常少。同时,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几篇经典的写景抒情文章,发现"叠词"的使用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一大语言特色。这也让我收获颇多。

最后,在"教的活动"设计上。我非常困惑,不知道真么才算是"教的活动"。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我认为"教的活动"可能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点拨""总结"。但是,我也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正确的。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自己独立编制《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我对本学期的这门课程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当然,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要有自己原创的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