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剧本内容还要再丰富
冯俐(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一级编剧):
从剧本上来讲本剧是文人戏风格,像当年的文人画,舞美上也是。与西方话剧相类比,体现出中国画式的二维感。
而戏目前的绘画感强过了戏剧空间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去丰富空间感的表达,包括用画来做舞美主体形象,已经超出戏剧本身,有表现的意味在里面,但是此外作为舞台空间的营造还有再去补充和饱满的空间。
剧本有点过于洗练,可以延展一下。另外演员人物感还可以加强,比如说演这个老年的八大山人的声音现在感觉有点年轻,外部造型上体态上还比较接近,但是声音比较年轻。
现在有些表演我觉得有点像国画语言的枯笔,就是坚决的截然的转折,但实际上这个地方我觉得可以更柔润,更圆满的转。还有就是总体上的把握,自报家门是以演员的方式自报家门,而不是以角色的角度,这点也可以再加以斟酌,
人物命运身世传奇待发掘,剧情安排人物动机还需合史实
颜榴(《国家话剧》杂志主编 ):
希望从剧作上看到八大山人悲怆命运的心灵史,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成就是因为他有一颗伟大的心灵,而这颗伟大心灵的成长发展是需要有多种历史机缘来造就的,为什么中国出了一个八大山人,就是因为他的身世太传奇了。
剧本里面有一个情节很重要,就是他和绿娘、丹娘、丑娘三个女性的关系,根据美术史的记载,他19岁的时候明朝亡了,23岁的时候实际上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死了,这个是美术史的记载,我们戏剧家可以做各种设想,但是从历史事实来看,这是他遁入空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所谓的国破家亡。
八大山人的疯癫有很多的迷还没有解开,给我们提供了通过戏剧破解他的契机。八大山人在某种程度上他是装疯,哭也好笑也好,一旦作画的时候他不可能是疯的,他对于画面构图的讲究,他笔墨的运用以及笔墨控制能力都是相当强的,这里从艺术家的角度供创作者来做一个参考。
希望从舞台上能够看到与八大山人水墨画意境风格接近的场景,目前舞台的呈现我还是觉得还是不够简化。从灯光的运用上面,色彩的处理上面,我觉得应该偏近冷色比暖色要多,从整体舞台的视觉风格来讲似乎不是太统一。
从戏剧美学的风格上,八大山人身上佛与道的交融是他的特殊性,也成就了他的艺术,所以需要从舞台整体美学风格上能够感觉到,包括台词等各方面都可以再进行斟酌。
叙述体系完整改编效果出色,情节与主角心理仍需丰富
欧阳逸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编剧):
戏剧艺术是流动着的,他是动作的艺术,是不断前进的,而画家的作品是凝固着是凝聚一瞬间的,要把他无数个一瞬间把他变成一个流动着的戏剧艺术,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
舞台叙述体系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能不能更完美是另外一回事,而舞台上的每一个画面都是画,都是国画,都是具有着朱耷画风的国画。留白,以前没有这么做过,这么做不仅仅是大胆,还出于对艺术与观众的心里准确把握。
朱耷的命运三个阶段与三个“娘”的出现,还需要做设置,认认真真的设想一下绿娘是怎么认识朱耷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什么,认认真真的去设想朱耷在朱门大院里面,在王府里面是怎么样的热爱艺术,是怎么样的为作品赋予梦想。
无论朱耷的命运多么艰难,朱耷有两个爱是不变的,那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绘画的热爱,这点没有表述清楚,不仅仅是在台上画一幅画,热爱大自然是朱耷成功的根本,还需要继续努力把主人公塑造的更加光彩,更加血肉丰满。
全戏有古典美感,还要把握叙事方式分寸
钟浩(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导演):
本戏有一种古典的美感,有编导对文人的理想和苦恼的思考,这个是特别宝贵的,一个是形式,一个是历史文化上的名人传奇故事,加上好的舞台样式和叙事方式,这些都是特别好的地方。
但多重叙事方式有时候容易阻碍观赏的流畅度,这个需要分寸,因为恰恰是这种美感带来很多信息量,但是有些地方就会觉得,突然我看到一种形式,一种叙事,又把我从刚要进入的状态给拽出来了,分寸还需要把握的更好。
接下来还需要主动把传统文化的知识点传达给观众,还有小偷这条线功能性还需要再延伸,观感在延伸的方面还做的不够。
手法上中西结合古今并取,主题立意还可再凝练
康尔(南京大学艺术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该剧对于打造具有民族风格的话剧是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剧中的台词充满了诗情画意,契合中华美学精神,剧中吸纳了传统戏曲中的许多表演手法,如自报家门,跳进跳出等等。该剧对于现代西方先锋的表现手法也有娴熟的运用,如时空叠加,时空交错,时空穿越等等,应该说这个作品实现了言情叙事表情达意的大自由。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著名化身八大山人的形象,这个过程当中演员功不可没,对于传统文人的傲骨、自信、放浪以及八大山人复杂的酸楚矛盾的内心世界,该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立体的展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剧的情节编撰可圈可点之处也挺多,我特别欣赏的一段就是专门写了朱耷去浙江编修临安县志,朱耷这个人的寿命活的很长,取哪些环节作为段落,体现了编剧的智慧。
剧中时不时的会出现江西方言,但方言的出现形式不有机。剧中出现大段费解的诗词,建议做一点精选,并做适当的解释。
本剧还可以再关照现实一些,在主题立意的方面也还可以再挖掘再凝练一下。
审美追求独特具有诗意,主角形象再打磨提升
刘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有独特的艺术审美追求的一部戏,内容丰富而有厚度。用叙述体现戏剧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历史上鲜明的画家形象,有个性有情怀感情复杂,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导演手法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转变与提高,在舞台上很流畅的运用叙述体手法把一个戏导的非常的流畅,节奏简洁明快,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有了新的突破。
对人物的塑造,人物情感的表达还不够,人物性格和他的画风是有密切关系的,八大山人的形象在这个戏里过于的冷静,还需要再进行打磨提升。
还有一点就是小偷应该有一个变化,最后一个结尾好好利用一下,这个舞台人物,既然从开始出现时是一个粱上君子,到最后他应该转变,实际上他的转变也可以给今天的观众一个启示。
主角形象体现家国情怀,结尾安排还需斟酌
汪守德(总政艺术局原局长):
本戏很有文化含量,特别是八大山人这个形象塑造的非常的好,他不仅仅是明朝遗老,他的身上还体现了时代洪流中个体面临着王朝更替时候的情怀,这个是我们民族本身固有的东西。
八大山人在重见绿娘的时候,那段戏很难接受,朱耷去重复绿娘过去的一些语言,居然绿娘一点感觉都没有,与之前很难接续。她可能是绿娘,也可能不是绿娘,属于开放性的结尾。这种处理在历史的动荡变迁时期是有可能的,但从我个人观剧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是绿娘的话,就觉得情感没有着落。八大山人出家和绿娘的关系,是这部戏特别重要的两个扣子,这样安排给命运增加了可能的变数。
(光明网记者王欣夷采访整理)
1.文章《【描写男孩哭的段落】话剧《哭之笑之》《改编》研讨会专家观点节选》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描写男孩哭的段落】话剧《哭之笑之》《改编》研讨会专家观点节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