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显现了人物群像的美好心灵。其间又巧妙地穿插了瑶族老人和哈尼小姑娘的出现,交代了解放军盖小茅屋和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的始末。从时间上看,只是截取了一个晚上和一个早上。这样的安排,材料丰富而又疏密有致,可谓文字节省而容量很大。

悬念迭出,引人入胜,是《驿路梨花》结构上的又一显著特点,由于对素材的巧妙安排,使得情节常常是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很有戏剧性。当深山月夜,梨树林边,竹篾泥墙,房门反扣,用炭字写着“请进”的小茅屋出现的时候,就笼罩着神秘的色彩。“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一设问,恰恰也是读者的疑团,领起全文的悬念就自然产生了。围绕“谁是主人”这个问题,作品是分两个层次来回答的。第一个层次,写瑶族老人,从而引出梨花姑娘;第二个层次,从哈尼族小姑娘的出现,引出了解放军建造小茅屋的事。这两个层次,包含着两个插叙,又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悬念,而且两环相连,层层递进。在处理每个层次的手法上,都是“设悬——释悬——带出新悬念”,都巧置误会,“似是而非”。通过这些悬念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3.将感情融入具体的叙述、描写之中

将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如:“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这一段将自然界的梨花与梨花姑娘合在一起写,以大自然的美衬托人物精神之美。读者会由梨花的香气四溢联想到梨花姑娘的品德四处传扬。

将感情融于记叙之中。例如第二部分写道:“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句中连用三个颇富形象感的形容词,又用比拟手法,把疲劳、饥饿的感觉说成是可以“撵走”的东西,写出了“我们”在享受到了小茅屋主人提供的热情、周到服务时的愉悦心情,语句中渗透着感情。

把握重点

1.文章开头怎样写出山势及特点?运用“陡峭”和“茂密”这两个形容词描写山和树好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三个动词:挨、延伸、消失,写出了山的高、大、多。

  “陡峭”和“茂密”这两个形容词渲染了山的险峻。

  这样写的作用是衬托“我们”焦急的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做好铺垫。

2.作者是怎样对小屋进行细致描写?

  由远及近,由外及里进行描写。

  外部:草顶、竹蔑泥墙(远看);门从外扣着,“请进”两字用黑炭写在白木门板上,是那样醒目(近视),使我们可以想见小屋主人一颗赤诚的心,火一般的热情,细心体贴人。

  内部:先写火塘(室内地上挖的小坑,围上砖石,可在其中生火取暖),灰是冷的;再写大竹床,虽简陋却铺着厚厚的稻草;再写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面装满水,结合写自己的感受,“尝了一口”,“清凉可口”;又借着电筒光发现墙上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屋内的描写,就像电影镜头的推移,最后停在那几行粗大的字上,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

  3.作者为什么对草屋进行这样细致的描写?

  作者对小草屋作如此细致的描写,正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为表现主人公的高贵品格服务的。

4.为建设和照料驿路山间草屋,梨花、哈尼小姑娘、瑶族老人,以及解放军同志做了哪些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运用倒叙手法,从“我们”在小屋里巧遇瑶族老人,先就瑶族老人落笔,而后通过瑶族老人的讲述,介绍了梨花姑娘;又随着情节的推移,引出哈尼小姑娘,最后又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讲述,得知梨花究竟是谁,并点出小屋最早是由过路的解放军同志为方便群众而盖的。叙写的时间顺序是以现在发生的事上溯到过去发生的事。

5.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写梨花和梨树林的?是实写还是虚写?有何作用?

  “白色”写出梨花的色彩,“开满枝头”写出当时正是春花烂漫,梨花盛开的时节,“一片”写出梨树林的大小,“花瓣轻轻飘落”写出梨花香飘四溢的特点。这里是实写自然界中的梨花。隐喻着正当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梨花出现了,它给人以希望和安慰。因为“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同时也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美的境界之中。这自然界中的梨花是用来比喻梨花姐妹的思想品质的,也是雷锋精神的一种象征。

6.作者写老猎人用了哪些形象的文字?目的是什么?

  “须眉花白”,“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寥寥几笔,朴实无华,却是十分传神,不仅刻画了老猎人的外形神态,而且写出了老猎人淳朴、忠厚、热情的内在气质。

7.作者在课文中写了两次误会,是哪两次误会?为什么写这两次误会?

第一次是正当我们猜测主人“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时,果然,一位须眉花白、手提火枪、肩扛米袋的瑶族老人出现了。“我们”以为他是主人,然而他说不是。第二次是待老人说出主人是哈尼族姑娘梨花时,看来问题得到了回答。“我们”和瑶族老人自然会把第二天见到的十四五岁的哈尼族小姑娘当成主人,然而又不是。

文章从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悬念迭出,层层推进,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

8.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文章始终未作正面回答。而读者却可以沿着小茅屋的产生及演变过程找出明确的答案:建造小茅屋的解放军、照料小茅屋的梨花、梨花的妹妹、瑶族老人、爱护小茅屋而留下柴米的过路人,乃至“我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之所以都成为小茅屋的主人,其根源在于雷锋精神的激励与传播:雷锋精神激励着解放军,解放军的行为又感动着梨花姑娘,梨花姑娘的行为又影响了后来的人。

9.小说怎样结束的全篇?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

是引用诗句将姑娘和梨花并提从而结束全篇的。“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洁白的梨花”并提,相互辉映,以梨花衬托小姑娘,赞美学习雷锋、照料小茅屋、帮助路人的小姑娘宛如洁白的梨花,心灵纯真美好。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有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10.文中的“我”是否是作者本人?

  作者在谈本文文体时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常被人误以为小说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由此可见了,本文是小说,文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