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生命处于低谷甚至濒临死亡,但对生命与欢乐的渴望,对实现生存价值的追求,却“任谁也不能改变”。
史铁生终于在自然之中,为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并将自己对生命与苦难的体验和思考,作为一笔精神财富,馈赠给我们所有读者,让我们在分享中获得无穷的启迪。
二、母亲:“我”的灵魂之柱
倘若说, 活跃在地坛中的自然的生命唤起了史铁生重生的欲望,那么,母亲至醇的亲情则引领他走上了一条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在《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史铁生以凝练、沉重的笔触,冷峻而平缓地描述了艰难困苦中的母子深情。 这些文字,与其说是在写母亲,倒不如说是在写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母亲的爱是沉默而深邃的人生大爱,苦难,而又坚忍。 母亲在遭遇到儿子 “长到二十岁时突然截瘫” 的命运打击的时候,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是默默地承受了“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苦难,用她柔弱的肩膀,无言地承担起了难以想象的生活和精神的双重重压。 母亲的勇敢,在于她的坚忍不拔、默默承受而永不屈服。 母亲苦难的爱是如此震撼人心,那些送往迎来的深情凝望,那些将心比心的深切理解,那些焦灼不安的徘徊顾虑,一个姿态,一副表情,一份感受,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母亲的崇高美德。
母亲的爱又是通达、睿智、善解人意的。 她尊重儿子的人格,理解儿子的内心痛苦。 她明白,必须让儿子懂得“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得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她宁可在“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地祈求”中度过无数难熬的白天,也从不阻拦儿子出去,甚至鼓励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她爱得小心翼翼,精心呵护着儿子作为一个男子汉的尊严,努力回避着!
诸如“踩”、“踏”之类的字眼。 哪怕是她不放心单独在外的残疾儿子,惶急地走遍整个园子寻找儿子时,这个善解人意的母亲看到儿子后,却又悄悄地躲起来,默默地走开。 她用顽强坚韧的意志承受着儿子的不幸带给她的痛苦与打击, 她用天使般的笑容想重新唤起儿子对生命的信心,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母爱!
正是母亲如此通达的爱,才使儿子最终走上一条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母亲在有限的生命中,以自己无言的母爱,为儿子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她以自己的行动告诉儿子:人在逆境之中,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承受苦难,战胜困厄苦痛,摆脱伤残羁绊,走出心灵的阴影。 同时,她也以自己的行动让儿子明白,该如何以聪慧和通达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从而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在《我与地坛》后四节内容中,作者描写了一群常来地坛的人们,如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练嗓的歌唱家,运气不佳的长跑者,捕鸟的壮年汉子,先天弱智的美丽少女……这些人的生活或喜或悲,或平静或跌宕,或有激动的际遇,或有遗憾的叹息,但他们都坦然应对。
作者饱含着浓烈的感情,为他们的成功高兴,为他们的苦难担忧。 在这些五彩斑斓的人生画卷里,作者对生活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世上的人和物千差万别,无法平等,也不可能完美。 但生存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争取,不断奋进。
三、圆润的结构与动人的细节
表面上看,一写地坛,一写母爱,这两部分相对独立,各自成篇。 但实际上二者却是互为说明,互为映照。 前者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自然母亲的伟大,后者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崇高。 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 这两部分之间不但存在着有机联系,而且形成了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
在文中,地坛的古柏、荒草,残疾者的痛苦、绝望,母亲的痛楚、挚爱,这一切交织在一起,达到了人与环境,生命与自然的完美契合,构成一幅巨大而悲壮的图画。 当作者失去行走能力的时候,他来到这古园;当他失去母亲的时候,他依然来到这古园。 从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中,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从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中,作者明白, 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 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变得灿烂。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自责的深情追忆,就成了作者将文章两部分巧妙融为一体的高明之举。因而这篇文章尽管篇幅长,容量大,行文奔放洒脱,却不失严谨,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功力。
史铁生散文的艺术成就,来自于散文内容的清新而富于哲理,生活化且具厚实感;来自于散文语言不凡的张力,细腻,工巧,灵气而动人;来自于散文精神中的过人之处,世事洞察却不练达,一番铅华洗净之后的沧桑与无奈。
但《我与地坛》除了上述种种特色外,尤为成功的就是动人的细节描写。 本文写母亲没有选择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努力捕捉生活典型,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其爱心的深沉。 每次“我”要动身去地坛,母亲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这一典型细节,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和无奈。
她用雕像般站立不动的姿势,用一如既往的深情凝眸,用深藏不露的牵挂目送“我”远去。 她站在小院里,沉默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焦灼而炽热的心。 她沉浸在看不见“我”的世界中,专注而深情,思念而焦虑。
类似上述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母亲的一个姿势,一种表情,一份感受,或一举手一投足,无一不折射出她的内心世界。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爱到心灵,爱到骨髓,爱到实处的人。 她沉默不语,坚实行动,不炫耀,不张扬;她隐忍顽强,独担苦难,不抱怨,不悲叹。 她以坚强的意志迎战苦难的命运,她以呕心沥血的爱来唤醒自伤自卑的儿子。
母亲,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以她的苦难和智慧,以她的刚强和至爱,为史铁生,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悲壮而辉煌的生命之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1.文章《【我与地坛优美段落赏析】生命,苦难中对朱贤节和涅槃——史铁生《我与地坛》的感谢》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我与地坛优美段落赏析】生命,苦难中对朱贤节和涅槃——史铁生《我与地坛》的感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