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他认为,戏台顶部藻井的建筑手法应该是清代以后的做法,是建筑工匠在既往平顶式台顶之后做的进一步探索,比如汤溪镇上境村百顺堂古戏台始建明永乐年间,戏台正中无藻井,隔板上有一个八角形外框;汤溪镇鸽坞塔村钟氏祠堂古戏台始建清中期,台顶也为平顶式;再如榉溪、俞源、茶坛等年代久远的古戏台均为平顶式,同样有扩音效果。洪铁城指出,藻井工艺存在较大难度,但可恢复。在早年走访中,洪铁城曾听百姓与他提起,戏班子唱戏时,会在台板正中央的底下搁三只空的大水缸,以起到扩音效果。

金华古戏台不仅在扩音工艺上巧夺天工,在戏台的拆装设计上也有所表现。建在宗祠中的古戏台,中间一块台板及附带的支撑柱通常可拆卸。上演大戏时,人们可以进入大门,往左或往右绕道进入第二进看台。遇盛大活动,人马必须从祠堂正门直接进入时,则可拆卸下台板,让出一条宽敞笔直的通道。

戏里戏外多少故事

《三请梨花》、《僧尼会》、《白蛇传》……梨园艺人演绎着一段段千古传奇,游离于天上人间,扣动着水乡人的心弦。古戏台点点滴滴的装饰,帝王将相、花鸟虫鱼、八仙过海……同样在讲述着另一段传奇。

金华府城隍庙古戏台雕刻精美华丽,以人物、动物为主,台三侧架梁上悬挂12盏宫灯。外侧有精美的戏剧故事人物雕刻,戏台照壁后有楼梯和后台。戏台有对联曰:“能道俗情勿遗聪听,急须猛省莫太认真。”

汤溪城隍庙的围栏及台檐上有精美的花卉、人物等雕刻。台后太师壁绘有松鹤图案。戏台有对联曰:“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古今来多少角色,天地间大小舞台。”

汤溪镇鸽坞塔村钟氏祠堂古戏台有对联曰:“台上戏古义为今今再演出教今人。台下事今亦是古古续戏生后人观”……

千百年间,江南水乡,悠长的雨巷,如丁香一样的姑娘,在绵长的岁月里垂垂老去,儿孙绕膝,在古戏台前,一遍遍讲述着那些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戏里戏外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