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自在。

贾宝玉从来不会苦读,他读书也只是因为兴趣而已。他对写诗有兴趣,就研究诗文,吟诗对对,乐在其中。写八股文,他没兴趣,就根本不研究。然而,他的衣食无忧又从何而来?

孔乙己自认为读书人,其实真的只是自欺欺人,因为他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除非他正合了统治者的胃口。要么就像《连升三级》里的纨绔子弟张四海一样,虽交白卷,却借助魏忠贤的势力意外高中状元得意忘形,又因为一副讽刺魏忠贤的对联李代桃僵获罪死刑,最终成为揭露叛臣魏忠贤罪行的大义英雄,受朝廷嘉奖,入内阁辅政官升三级。

然而,这样的巧合,恐怕不是谁都能遇到的吧。

科举考试向来是底层向金字塔中上层运动的一种手段

科举制度,又称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从这个定义里,我们似乎能发现点端倪。

首先它是选拔官吏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这种角逐,又有多少是公平的的给了寒门呢?

其次,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这是一个极为苛刻的条件,而且在数量上已经做了十分苛刻的限制。在中国由古到今的社会里。寒门,百姓,向来是社会的大多数,然而,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却无法有机会去争取更多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限制。再加上寒门和百姓们根本无法具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那就更加的研制了他们走向上层的道路。代代相传,所以终究无法有所突破。

再者,即使真能撞上大运,考取功名,你又能否在官场立足?你有能否在名门的大海里自由翱翔?或许,你还没有感受到水的温度就已淹没在茫茫的“大海”中,永不见踪影了。

当然,那为数不多的个例就要自当别论了。

结束语

鲁迅先生希望用一篇《阿Q正传》来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而我此时却更多的希望借用阿Q的读书人的独有形象来揭露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的无形的毒性。

阿Q的四个“茴”字的写法让我们看到了这些读书人的悲哀,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茴”字的“鸦片”里吞云吐雾的麻木的灵魂,更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那把无形的刀正刺向那些自以为了不起的读书人的心脏,一滩淤血沿着刀口汩汩的往外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