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串珠法,先要准备好串珠的“线”,就是说先要确定好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实物,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种情感,还可以是一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

有了线,然后就要准备“珠”,这就是文章的材料。选用材料时,往往不选完整的事件、人物的经历。而是选取片段、场景、画面。这些片段、场景、画面彼此独立,各不相干,但又要有联系:同时,这些片段、场景、画面之间要有层次性,不能处于同一梯度。

有了线,有了珠,还需按顺序“串珠”。就是用线索把这些分散独立、彼此联系着的一个个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材料通常是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来组织的。材料与材料之间层层递进.文章的意蕴逐步深化。

[“一线串珍珠”式结构常用3大模板变式]

[例文赏读]

书 祸

严歌苓

我在乘车时读的书是专门挑选出来的。如《读者文摘》《纽约客》都是我乘车时的最佳读物。它们便于携带,内容又多是美国社会的热门话题。读起来立刻使人很投人,还有一点,这些杂志的重点文章的长度一般与我的旅途相仿.这样我可以在下车后将它"遗忘"在座椅上,它或许可以使另一位乘客的旅途沉闷得以减缓。从阅读中获得的充实感使旅途无形中缩短了,主观感觉上一定会比自己驾车短许多。尤其是交通不顺畅情形下的驾驶,满腹怒气又无处发泄,那样的一分钟可以长得像半辈子。

不过我也因为乘车读书闯过祸。十多年前的一个礼拜日,我爸爸约了几位客人一同晚餐,家里人手不够.便打发我去北京的西单菜市场买两条鱼和半只火腿。我当时正在读卡夫卡的《城堡》。那是一本须把自己囚于其中方能读出所以然的书。从西单菜市场回家的电车上,我已在《城堡》深处。只听售票员吆喝:“北太平庄啦!"”脚先于我的意识,我已蹿出车门,而脑子里仍是《城堡》的种种迷津。木木呆呆走到家,爸爸开门便问:“东西呢?”我反问:“什么东西?"爸爸眼睛鼓了起来:“咦,等你买的鱼和火腿呀!"我嘴一下子张开–东西全忘在车上了。我爸爸一副揍也揍不得.骂也骂不出的样子:女儿毕竟成人了,如今回家也算半个客。他几乎捶胸顿足:“你让客人吃什么?!”他顶好客又顶怕亏待客人。我赶忙认错:“我读书读糊涂了。要不,我再跑一趟?” 当然是来不及再跑一趟的。那时菜市场来了鲜鱼,排队至少也要个把钟头。

到了美国,正和我先生在恋爱阶段,一天,一个女友得了感冒,临时请我代她打一天工。所谓的“工”是照料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每小时有五块现款的工钱。小女孩的母亲是一位艺术评论家,当时正在赶写一篇舞蹈评论文章。她匆匆教给我换尿布、喂饭、放卡通片等技术要领,就潜入地下室写作去了。我先生打电话来.说他下班会很晚.可能酒店已关门了。我自告奋勇说打完工我立刻就去买酒。我知道这瓶酒对他的重要性。他父母一年只在圣诞前夜喝一瓶轩尼诗.而他们住在以摩门教为主要宗教的盐湖城.那里的酒比别处贵很多.因此这瓶轩尼诗总是由他们的儿子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这已经成了他们的家庭传统。我结束了八小时的换尿布和卡通片的经营,拿到四十块钱现款,买了酒并请店员给了它最豪华的节日包装。天擦黑时我已挤在下班人群里走进了地铁。一找到个光线较好的位置,我马上打开随身带的一本英汉字典。那时我在准备考GRE,想出个背字典的愚蠢办法来提高单词量。于是就背得十分忘情,直到发现自己已坐过了两站。下了车总觉得步伐飘然得有点可疑。直走到家门口,才发现两手是空的,才猛然省悟到换了八小时尿布挣来的钱,已去了一半,只好赶去一家超市,把剩的一半工钱拿出来,再买一瓶轩尼诗。从那以后,我每次因乘车读书而误事时.我先生总要提起那两瓶轩尼诗.他为我感到痛惜:换一天的尿布,几乎一文钱也没落下。他对不可理喻的我苦笑: .“唉,你丢这丢那,不是乘错车,就是下错站.怎么就从来没丢过书呢?”倒真是的,我这人吝惜两样东西:一是书,二是稿纸。似乎是个脑筋很老,生活方式也古旧的穷酸书生。

一次在华盛顿开往纽约的火车上.我读完了《洛丽塔》.一时间泪流满面,哽咽不止。一车厢的人都旁观我的搐动,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年轻女士截戳她的男友,问他可知缘由,那男友耸耸肩,眼珠翻上去望望上苍.表示只有天晓得。那次损失最小,只把一片从加拿大买的牛皮书签丟了。

[微点评]

文章以“书祸”为线索,生动记述了三个故事:因读书而丢菜、因读书而丢酒、因读书而丢书签。透过这三个故事,我们便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书的情有独钟,那种痴迷于书的言行举止便活灵活现地浮现在眼前。本文先讲述自我乘车读书之习惯,巧妙引出因乘车读书闯过祸之事件.再紧扣“书祸”一语叙写三个故事之来龙去脉,鮮明凸显出作者酷爱读书、用心专一的个性,使得文章脉络明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熠熠生辉。由此可见,作文中一线串珠之法,能使文章的材料与中心浑然一体,其结构紧凑,呈贯通之美。

绿水青山图

北京一考生

小桥,流水,人家。

邻居家张奶奶,一个纯朴的南方人。我小时候最爱听的,便是她讲的南方的故事。那个青砖黛瓦、白墙绿苔的江南故事。

张奶奶说,她年轻时,不觉故乡漂亮。见惯了那曲折的雨巷,对那旗袍编织的图画.细软吴音组成的江南,不以为意。

可是,就像纳兰容若的那句词一样."当时只道是寻常”。等到中年,来到了北方,见识了北方漫天飘浮的黄土,看到了那片片缺失的绿地.心里才渐渐地想念起了江南.愈发想念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悠然了。

可到后来啊,张奶奶说,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她打心眼儿里高兴,靠做点儿生意,也富裕了起来,便买了张火车票,回了江南。然而,一路上浓烟滚滚.并没有树林渐密的感觉,反倒有种失去的空荡。似乎一切都变了,变成了她不认识的模样。水,浊了;鱼,走了….一根根污水管直通溪流.像病毒入侵一样迅速。溪水污浊了,即便是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也渐渐失去了本色。

到了车站,张奶奶没敢下车,她说:“我害怕见到一个自已不认识的江南,一个面目全非的江南。还不如在心里留点儿幻想,至少还有份憧憬,有个希望。”我明白.张奶奶是怕那小桥已拆,怕那流水已断,怕那人家已变….怕的太多太多,还不如把心中的江南珍藏好.或许还有个念想。

前几日.张奶奶又回去了,没有回来。她打来电话,开了视频。告诉我.她回家了,那个记忆中的家。

镜头中.水清了,鱼来了,天蓝了,花开了,就连人们那皱了几十年的眉角,也舒展开了。张奶奶的脸上洋溢着我从未见过的孩童般的笑容。挂了电话,我走进麦田。看风吹麦浪.看夕阳映霞。我好像也回到了我的童年,那个快乐的时代。

天蓝了.水清了。一切都回到了原来的模样。心里还回味着张奶奶的故事.回味着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再看看眼前,会心一.笑。这,应该就是我们想要的吧。

南方,小桥依旧,流水未断,人家还在;北方,夕阳很美,晚霞暖心。

在同一阳光下,这就是绿水青山图吧。

[微点评]这是一篇上乘的记叙文,作者选取三个不同时期的三幅图画连缀成文,构思巧妙。从细处看,也颇具亮点:

1.语言平实纯朴.情感真挚。比如“我害怕见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江南,一个面目全非的江南。还不如在心里留一点儿幻想,至少还有份憧憬,有个希望”。

2.意境优美静谧。比如“南方,小桥依旧,流水未断,人家还在;北方。夕阳很美,晚霞暖心”。

3.笔触细腻曲折。“见惯了那曲折的雨巷,对那旗袍编织的图画。细软吴音组成的江南.不以为意”,转而“见识了北方漫天飘浮的黄土.看到了那片片缺失的绿地,心里才渐渐地想念起了江南,愈发想念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悠然了”,再到“水.浊了;鱼,走了…..最后“镜头中.水清了,鱼来了,天蓝了,花开了,就连人们那皱了几十年的眉角,也舒展;开了”,一波多折,耐人寻味。

享受读书的乐趣

一考生

从小我就爱读书,书籍似阳光雨露滋润我成长,为我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奶奶诗歌

小的时候,我总爱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奶奶摇着头眯着眼读一句,我就跟着奶奶学一句.即便口齿不清.我也总跟着读得津津有味。

夏夜里.奶奶带我乘凉。我望着天边金玉盘似的月亮,.学着诗人摇头晃脑地吟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奶奶见我的乖巧样.便哈哈大笑起来,说:“你听.知了在树上唱得多欢,青蛙正呱呱地叫着呢!”我又想到了一首诗,得意扬扬地说:“我知道,这时候正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片。”奶奶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赞叹道:"我的孙女真聪明啊!”我听了这话,心里止不住地兴奋.好像得到了一大块金元宝.在小院里蹦啊跳啊,一边还吟诵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和奶奶的欢笑声荡漾在那个美丽的小院里。

妈妈童话

慢慢地.我上了幼儿园。记得那时除了每天在幼儿园里学习、玩耍,我总爱拿一本本童话故事书,蹲在角落里静静地看着。虽说书中的文字我不能全部理解.但里面的插图却引人入胜。

回到家里.我总是缠着做饭的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只好无奈地点点头,迅速地做完饭后给我讲故事。书中的每个故事.我都听得入神,乐在其中。我虽那样小,却也对故事里的人物颇有感触。我痛恨老巫婆送给小红帽毒苹果;我可怜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冬天的遭遇;我喜欢小红帽的美丽可爱.厌恶大灰狼的贪婪无耻。妈妈告诉我小孩子不能做坏事,否则一定会受到大灰狼的惩罚。我虽半信半疑.却也总是乖乖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爸爸名著

上了小学,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在爸爸的引导下,我开始接触名著。一本本名人传记、小说故事,让我如痴如醉。《红楼梦》里林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让人感慨万分;《西游记》里师徒四人齐心协力.同甘共苦,让人为之惊叹。我感叹高尔基《童年》的悲惨;赞美《老人与海》里老人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闲暇之余.我就会找来一本本名著细细品读,我畅游在书海里,就像找到了宝藏.发现了新大陆。

一个暑假里,我不幸患上了支气管炎.整天咳嗽、呕吐、发高烧,还要忍受难闻的药味.我每天无精打采,干什么都觉得很烦。爸爸为我买了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那本书里.我了解到海伦凯勒从小失明却依旧坚强.微笑面对生活,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相比之下.我这小病算什么!之后,我学着海伦凯勒的顽强,乐观地面对病痛.积极接受治疗.终于康复.也终于知道了爸爸为我买这本书的用意,他是想让书籍教我勇敢坚强。

读书滋味长.静享其中味,心儿乐陶陶。

[微点评]

本文以“享受读书的乐趣”为线索,采用片段构思法布局谋篇.从三个方面来展现读书的乐趣,使得全文层次和行文思路都很清晰。行文中,作者从不同角度展现诗:歌、童话、名著对“我”的影响,鲜明凸显读书之趣、读书之益,意蘊深刻。文章叙事具体。细节生动,使得“我”读书的过程充满无限情趣,富有生动性与感染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