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词语(含成语)运用一览表
时间
真 题
答案和解析
2005年
11.文章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3分)
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答案】不能去掉(1分)。因为“容易”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如果去掉,所说内容就绝对化了,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标准:每改对一处错误得1分,共4分。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用词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简洁、平实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当然,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以此为据,可概括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式。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须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知识要点】①、说明文最基本的语言特点为:准确、严密
②、在准确严密的基础上A: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B:简明平实(运用科学术语、大量真实准确的数据)
2、【常见题型】:①、选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
【题型分析】:本题应该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这一基本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真实准确(或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或事理)。
②、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格式】:(1)不可以。 (2)解释原词在文中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情况,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③、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题型分析】:这一类题中的加点词语在文中往往起修饰和限制作用。
【答题格式】:(1)首先表态,删还是不删(一般情况下都不能删去)。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加点的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④、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其作用。
【题型分析】:此类题应该从文中找出起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进行分析即可。
【答题格式】:(1)在文中找出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修饰性的词语;“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的词语,“多”“有余”等表数量的词语。
(2)分析这些词语在文中含义,如果没有这些词语文章内容会有哪些变化,进而总结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⑤、文中加点的词语“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题型分析】:如果这些加点的词语位于这句话的句首,一般指代的内容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006年
13.根据文章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语言解释什么是“木乃伊”? (3分)
答:
【答案】13.(3分) 指脱水变干而不腐烂变质的尸体。
【解析】要根据原文第5段“这些尸体非但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变为“木乃伊””加以概括。
【2006年河北省邯郸市中考】3.“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清冽反响。请你回答以下问题。(共5分)
①“永远的丰碑”的含义是什么?(1分)
答:
【答案】①示例:革命英烈的业绩、精神及其英名永存。
词语含义一是词句本身所表现的事物的特征以及它所表现
的内在含义,二是要注意由此而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和看法。
理解词句含义,要联系上下文
对文中任何一个句子的理解,都应该是在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的联系中去分析认识的。如果把句子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抽出来,与文章的整体脱节,就句论句,就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容,也不能真正理解句子。
理解词句深层含义,要联系作品的背景。
有些文章是在一定背景下写的,它的内容与背景有密切关系。背景通常分为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两种。理解这种文章中的句子就要联系背景来考虑,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理解词句深层含义,要抓住修辞方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
有时,作者为了造成特殊的效果,常常在文章中有意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对于这样的句子,如果仅从语法与句式的角度来理解,就不能真正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理解以上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必须根据修辞的规律来理解,(修辞规律详见《第三章修辞》)才能正确地掌握作者通过这些句子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
理解词句的含义,要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
在分析特定句子的深层含义之前,先概括一篇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品质,评析其中的人物性格,有利于我们理解句子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并从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07年
12、文章第⑥段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⑥下大雨时,不少电视频道也会开始“下雨”,影像变得模糊不清,移动电话也会出现
杂音变大的情况,这是雨滴对电磁波的散射衰减作用造成的。
答:
【答案】12、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大雨对电磁波的散射衰减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说明文就其语言特点来说,有两种类型:(1)语言表达科学、严谨、准确;(2)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一) 研究一个词的表达作用的基本思路
(1)要研究它的本义。 因此一个词的表达作用,首先指这个词一般情况下传递什么信息,即它代表着什么意思。
(2)要研究它在句子中的语境义。一个词离开语境,在字典里有多种含义,放到语境里,到底是其中的哪一项,就确定下来了。如“金碧辉煌”的本义是:形容建筑物的外观或内饰建筑和装饰得十分奢华。如果把它放到具体的句子中:故宫太和殿的穹拱上苗龙画风,全用金箔装饰,四面的窗户也刷着金粉,站在大店中央,放眼一望,金碧辉煌。“建筑物”就变成了“故宫太和殿”,“外观和内饰”就变成了“内饰”,这个词的语境义就变成“形容故宫太和殿的内饰
十分奢华”。对于副词而言,往往只起某种作用,没有具体的含义,只有它融进了具体语境,才能把含义说出来。例如:房屋的檐头几乎贴在了围墙上。这里的“几乎”,在语境中无法表达自身的含义,要结合其他词的含义才能具体解释:檐头差一点就贴在墙上,但没有真正贴在一起。
(3)要研究它的作用。在本题型中,主要考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的作用单一,主要起描摹作用,让语言生动形象;副词主要只考核表示限制、或表示猜测和估计作用两种形式。
(4)要研究这个词的表义倾向——即这个词的存在强调或突出了什么。任何一个副词或一个形容词,都有其自身的表义倾向。如上面的“几乎”强调的就是檐头和墙的距离非常近。再如“他大约15岁”中,“大约”本义是“上下”、“左右”、“大概”,语境义是:年龄比15岁略高或略低一点,它强调的是这个年龄是主观猜测的结果,不是档案调查的结果。
(5)要看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哪个特点。形容词,体现的自然是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副词自然体现的是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科学、严谨、准确性。
答题方法演示
1.一张普通课桌的重量大约有30斤。(表估计、猜测的副词)
标准答案:“大约”原指大概;表估计、猜测;这里指普通的课桌个体重量在30斤上下,强调了“30斤”这个数量是估计的结果,不是实际称量出来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科学、严谨、准确性。
2008年
12. 结合选文第③段内容,说明什么是“太空垃圾”。(3分)
③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预期寿命的报废卫星;有 的是发射失败,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还有的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得遭殃。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很快,破坏力极大;而且因为外太空空气稀薄,阻力很小,它们可能绕地球飞行好多年也不会坠入大气层烧毁。
【答案】12.示例一:“太空垃圾”是指残留在太空中的报废卫星、因发射失败而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以及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
示例二:“太空垃圾”是指遗留在太空中的失去地面控制的航天器以及火箭残骸。
2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
答:
【答案】22.“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太空垃圾】太空垃圾又称 或 ,是宇宙空间中除正在工作着的 以外的人造物体,包括 和航天器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碎片与报废的卫星,航天器表面材料的脱落, 老化掉下来的油漆斑块;航天器逸漏出的固体、液体材料;火箭和航天器爆炸、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碎片 。
按照火箭科学家专业的说法叫做“轨道碎片”,不过一般
人都将其称为“太空垃圾”。别小看了这些零零碎碎的太空垃圾,据统计,与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至少有1.6万)碰撞或可“杀死”航天器。真的有这么多的垃圾吗?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
词语语境义的几种类型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这就是“语境义”。词语的语境义常以如下方式出现:
1.比喻生成的语境义。词语的比喻义在特定语境中生成了新的含义。例如:“这封信成了我们家的福音书。”(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福音书”本是基督教徒对《新约》的称呼。这里比喻好消息、幸福的消息。于勒被兄嫂打发去了美洲后,来信说自己发了财,要赔偿菲利普的损失,这对一心想发财的菲利普夫妇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幸福的消息。所以称它为“福音书”,表现主人公自私的阴暗心理。
2.感情色彩转换后的语境义。选择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但有时贬义的可以褒用,褒义的也可以贬用。例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魏巍《我的老师》)
“狡猾”本是贬义词,形容人很不老实。但在这里是“调皮”、“机灵”的意思,成了褒义,表现了孩子们的得意神情。
3.反语表达的语境义。反语是作者含蓄曲折地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实际要表达的意思与字面的意思完全相反。例如:“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
“标致”的本义为漂亮,这里表现了丑恶。讥讽“清国留学生”的庸俗、腐朽的丑恶嘴脸。
4.旧词新用的语境义。一些旧的词语,作者赋予它新的含义。例如:“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鲁迅《藤野先生》)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随着科举在中国的消亡,“落第”一词也完成了它的使命。但作者旧词新用,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5.对比形成的语境义。在同一语段中,同一词语表达的意义有时也不尽相同。例如:“日兵‘无法劝阻’,学生怎会‘无法劝阻’?”(鲁迅《“友邦惊诧”论》)
2009年
16.选文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大概”能否删去?请说出理由。(3分)
【答案】16.不能删去。“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去掉它就绝对化了,表述不严密,所以不能删去。
揣摩语言——说明文用语贵在准确
揣摩语言就是力求准确理解。
揣摩近义词的选用效果。体会“不可省却的关键词语”的作用。注意语句中的修辞方法——说明文最讲究修辞既形象又准确的双重效果。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向沙漠进军》,这几篇都写得非常好,需要用心揣摩文章语言。
在讲到苏州园林的树木栽种和剪修着眼于画意的时候,作者写道: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俯仰”、“相间”,描绘出一幅错落有致的图景。
说明这里树木的特点: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
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这是一个非常精美的写景状物的散文的境界。可见说明文并不枯燥,科学是很美的,科学的语言很有魅力。
说明文注意语言准确性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类别,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中考阅读有关说明文的考查有两种典型题目,一类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另一类是材料连接题。有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题目,同学们在初一甚至小学的时候就接触过一些,如“之一”、“大概”、“至少”这些表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能否删去,并给出理由,这一类题目是有答题套路可循的,而另外一种中考常出的题目则更侧重考查说明文语言与上下文的衔接与呼应,这几年的出题频率较高,同时也有一定难度。类型1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词句,并体会。
例:近200年间,地球上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近200年间”,具体而准确地强调了时间之短;“三分之一以上”,具体而准确地强调了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
对策:(1)先定性/解释词语的意思
(2)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010年
17.选文第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3分)
④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搔痒,等等。
【答案】17.不可以。因为加着重号的词语起限制作用,说明了淘米水药用价值是有限的,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汉语副词
副词,基本意思是指一类用以修饰动词,相当于英语的verb或加强描绘词组或整个句子的词,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一般而言,中文在一个词(通常是定语)的后面加“的”接主语或宾语,使定语成形容词,加“地”使其成副词,加“得”接状语表述结果,这是既有的明确语法守则,只是由于“的”、“得”、“地”在普通话里同音,一般人难以细察,因此,现在一般已经不太常做这种区别了。然而,由于这三个词在某些汉语族语言里(比如粤语)有不同的发音,因此,粤人
大都能单凭平日的语用习惯,就能精确分辨这三个词的用法。
以副词修饰的句子举例:
“一只非常小的虫轻易地钻进了那个洞穴里”,其中非常和轻易地为副词,小为形容词,虫为主词,钻进为动词,洞穴里指明前往地点。
一些提题时所用的词,像如何、谁、何时、什么等在某方面也可视为副词。
作用编辑
a. 表示程度:非常、绝对、极度、十分、最、顶级、太、更、极其、格外、分外、一直、才、总……
b. 表示范围:也、都、全部、总体、总共、共、统统、又、仅仅、只、光、一概……
c.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
d.表示肯定、否定:不、非、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
e. 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
F. 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
g. 表示地点:家、这里、那里、每一处、楼上楼下、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国外,在其他地……
2011年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春天来了,天气 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2)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 并不十分强烈。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 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A.逐步 反映 过度 B.逐渐 反应 过渡
C.逐步 反应 过渡 D.逐渐 反映 过度
【答案】3.B
【解析】这是同义词辨析考点。学生对配组题中同义词辨析应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词语含义、程度、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选出正确的答案。
“逐步”和“逐渐”的区别:逐渐是连续的,中间不间断,就像一段上坡或下坡路。逐步是离散的,表示这一过程有一定的步骤、就像有一个个台阶。逐渐:1、影响逐渐扩大。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3、在这次漫长的营救当中,使我逐渐地体会到,爱可以拯救无数生命。4、雨,一天连一天地下,我逐渐明白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逐步:1、逐步加以解决。2、逐步降低成本。3、逐步提高知识分子待遇。
“反应”和“反映”的区别:
反映 :fǎn yìnɡ
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这部小说~了现实的生活和斗争。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把情况~到县里ㄧ他~的意见值得重视。③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反应 :fǎn yīnɡ
①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②化学反应。③打针或服药所引起的呕吐、发烧、头痛、腹痛等症状。④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热核~。⑤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他的演说引起了不同的~。
“过渡”和“过度”的区别:1、“过度”意为超过一定强度,如过度疲劳,过度兴奋等
2、“过渡”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表示正在或将要变化的某种暂时状态,如过渡政府、过渡时期等。
过度”与“过渡”。二者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过度”意为超过一定强度,如过度疲劳,过度兴奋等,而“过渡”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表示正在或将要变化的某种暂时状态,如过渡政府、过渡时期等。
2、在妈妈地辛勤护理下奶奶平安过渡到了康复阶段。
3、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使文章过渡自然。
2012年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答案】3、C (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解析】这道题创设了四个富有生活情境的句子,考查的这四个成语都是考生所熟悉的,并且都是容易理解的。其中三个出自《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文言篇目。“无人问津”出自《桃花源记》;“门庭若市”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水落石出”出自《醉翁亭记》。考查成语是今年试卷的一个新考点,同时也给高中的语文教学起到链接作用。
【门庭若市】门:家门;庭: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出自西汉·刘向《 ·齐策一》。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的:“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示例:老舍《四世同堂》:“粉妆楼有许多朋友,一天
到晚门庭若市。”张难先《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是时热心之士,闻武昌首义来 集贤馆报名者,门庭若市。”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词语辨析:【成语性质】褒义词,偏正式。
【近义词】:车水马龙、车马盈门 [2] 、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2013年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 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B.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 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强烈地震,房片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俱兴。
D.由希腊引发的欧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但我们有理山相信,只要相关各国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百废俱兴的意思是指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地震并没有荒废的事情,所以用百废俱兴不恰当。柳暗花明原指前面花红柳绿,树木花草繁茂锦盛的景象,之后又比喻绝处之中找到出路,突然出现的新的好形势。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
成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③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同义成语。⑥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百废俱兴】意思指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成语出处
1、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宋 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建原庙以安祖考,正六宫而修典刑,百废具兴,多士爰集。”
3、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段公子》:“妹即为新庐舍,给饔飧,制衣履,二年之内,百废俱兴。”
4、清 窦垿 《岳阳楼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5、《清史稿·郎廷佐传》:“四川屡经兵燹,廷相莅任,百废具兴,民不知扰。” [2]
6、续范亭《国难严重中纪念国庆》:“上层的人,以为领袖空摆臭架子就可以百废俱兴,下层认为把领袖捧到天上,就可以万事大吉。”
成语典故
宋朝时期,滕子京被贬到岳州作知州。第二年政务办得很顺利,上下和协,一切荒废的事情都兴办了起来,重修了岳阳楼,并扩大了规模,把唐朝名人作品刻上,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评价:“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014年
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本报讯 人民网联合搜狐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近日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最具价值的前10个汉字分别为: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第11至第20个汉字分别为: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
在征集过程中,受访者围绕“德”字发表了很多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强调“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现在我们仍讲“德才兼备”“立德树人”。同时,受访者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何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值得我们思考、探索。“信”字排在第二位,表明公众对当前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建立新信用体系的期待。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答案】(1)示例:门户网站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构(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新闻概括(拟标题)
思路:这类题基本上按照“人或物(门户网站)+事情(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构)”的方法拟标题,关键词一般都在新闻材料的开头的“导语”部分。
。
(2)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2)示例: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时代“孝”这一美德仍然需要发扬光大。(3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点:“内容的主观看法”+“仿写”
思路:考查对“孝”这个字看法,其实也是变相的考查“仿写”。材料第二段中对“德”与“信”的看法,已经给我们提示的答题的思路与句式,就是先从“历史传统”再从“当代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表达自己对“孝”的看法。
2015年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答案】C(错用对象,“扑朔迷离”只能用于事实真相,不能用于天气变化。)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扑朔迷离】原意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扑腾,雌兔眯眼,可是在地上跑的时候就雌雄难辨了。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扑朔:扑腾的意思;原意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扑腾,雌兔眯眼,可是在地上跑的时候就雌雄难辨了。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启示】扑朔迷离的意思本来只是难辨真伪,后渐渐演变为对复杂的情况无从判断,难于了解底细。可用于表示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不可了解或难于了解。 【美不胜收】形容好东西、美景多得看不过来;艺术品太美而目不暇接。胜:能够承受的。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辨析:美不胜收和“琳琅满目”;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但美不胜收偏重于“来不及看”;“琳琅满目”偏重于“满眼都是”。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自《礼记·乐记》:“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反义词:沛然而去 、漠然置之。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2016年
19.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对加着重号词语进行赏析。)
(2)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加着重号词语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心理?)
【答案】19.(1)“整整”突出时间之长,“凑”表明钱是一点点攒起来的。这两个词语准确地表现了祥子的一百块钱来之不易。(意思对即得分) (2)“哆嗦”“几乎要哭出来”,既表现祥子对买到新车的激动欣喜,又表现了三年来拉长攒钱的辛酸。(意思对即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有题两句涉及到人物的描写,阅读全文,结合原作品内容,了解主人公祥子的悲惨遭遇,结合本文中具体的情节环境,从表现人物内心痛苦的感受来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的正确运用与理解的
(1)正确理解词义
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2)词语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壮丽谦逊刚强。
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奸诈卑劣渺小。
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结果状况配合 。
(3)辨析近义词
2017年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达自我振奋精神的决心.
【考点】ED:哲理诗.
【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长”意为振作,“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意为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暂凭杯酒长精神”流露出的不是忧愤不平之情,而是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近义词辨析技巧及方法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与"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为同义词。接下来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近义词同义词辨析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提高备考效率。
一、看与前后词语是否搭配
有些实词在句中做谓语或宾语,辨析选择时,就要看该词与句中前后词语是否搭配。
例①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阅读优秀作品, ________ 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 ______ 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 ______ 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 品味 体味 珍爱 b. 品评 体验 珍惜
c. 品评 体验 珍爱 d. 品味 体味 珍惜
此题第三空该选哪一个?“珍爱”与“珍惜”都是动词,“珍爱”有“珍重、爱护”之意:“珍惜”有“珍重、怜惜”之意。句中“自然”做其宾语,显然只能用“爱护”,不可用“怜惜”,因此,与“自然”搭配的词语应为“珍爱”。
二、从词语轻重程度区分
实词语义有轻重差别,适合不同的语境,如果能准确把握词义的轻重程度,结合具体语境,就比较容易选择。
例①鲁迅那一篇篇如匕首投枪般的杂文至今仍显露着 ______ 的思想锋芒。
该句的选择项为“锋利”与“犀利”,这两个词语都有言论、文笔等尖锐的意思。但“锋利”常用于口语,语义较“犀利”轻:“犀利”用于书面语,语义较“锋利”重。从句子来看是政论体,表达着一种明确的观点,选择“犀利”更能达意。
三、分别给两个词语中不同字组词
有的选择项中两个词语分别只有一个字不同,那么我们可以“去同存异”,把不同的字分别给以组词加以区分,会比较容易区分开这两个词语。
例: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模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_______ 能力。
该句的选择项为“鉴赏”与“鉴别”。把两个词语中相同的字“鉴”去掉,分别给“赏”与“别”组词。“赏”可组成“欣赏、观赏”等,“别”可组成“区别、辨别、分别”等,这两个词语的侧重点通过组词就很明显了。而且,“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
包含不健康的内容,需要读者或观众加以辨别,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欣赏,因此该句只可选择“鉴别”。
四、看词语在句中受某种限制
多数虚词在句中或多或少受某种限制,这要结合词语本身和具体语境加以分析辨别,才能准确选择答案。
例:你比他只是 ______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此空选择项为“多少”与“稍微”,“多少”与“稍” 微“都”表示数量不多,程度不深“,但这两个副词在用法上有一些区别。”多少“一般只能与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或往大里说的形容词连用。”稍微“则不受这种限制,能与表示时间的范围副词”只“连用,”多少“不能与”只“连用,因此此处选择”稍微“。
五、分析句子的语义关系
把握整个句子,认真分析其语义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句子之间是否存在如转折、递进、并列、选择等几种关系,便可快速准确选择。
例① 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______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______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该题选择项为“不仅是/而且是”与“不是/而是”。“不仅是/而且是”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是 / 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否定前者,肯定后者。仔细分析该句的前后语意关系,既肯定其“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又肯定其“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此句应选择“不仅是/而且是”。
该题选择项是“不再是/而是”与“不仅是/而且是”,分析此句语意间的关系,否定的是“清晰的小屋”,肯定的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属于并列关系,很显然此处应选择“不再是/而是”。
六、采取排除法
上述五法是区分近义词、准确选择的基本方法,如要快速选择正确的答案,切实可行的即是“排除法”,不论区分词语是三组还是四组,我们一般选择两组比较辨析加以排除,也可准确快速选择正确答案。
近义词的辨析是中高考词语运用的主要内容,也是考试中考查的重要内容,因为词义相近,差别细微,所以辨析起来就显得困难,近义词的辨析要“存同求异”,两个词的“同”一定多于“异”,所以要在“异”上下功夫,这样就能辨别出它们的细微差别。
2018年
6. 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答案】6.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
【解析】“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考点精讲】语文阅读理解里运用动词有什么作用一、动词在作品中运用得当,能体现事物的立体感,增加诗歌的三维效应。
动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文章生动与否,全凭动词的运用,可以说动词是文章语言艺术的灵魂。
动词在诗句更突出地表现在物的人格化中。如陆游《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骤暖”句中的“袭”字,因为使用了人格化动词,从而使“花气”有了鲜明的形象性和可感性。又如王安石的诗句“月移花影上栏干”(《夜直》)和“日催红影上帘钩”(《午枕》),两句用了同样的构思和句式,而其中的动词“移”和“催”,都在物的人格化中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杜甫《宿江边阁》中“薄云岩际宿”一句,是根据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中“薄云岩际出”句“点化”而成的,杜甫把动词“出”改为“宿”,立刻使诗句变得形象生动、立意新奇,足见“描摹效应”的作用。
动词具有把静物写动,使物含情,使物人格化等功能,这种功能在塑造生动形象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诗的艺术生命正是在于形象,因此“描摹效应”在诗句中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动词还可以使结构严谨,特别是活用的动词,更具有关联及形象作用。
大多数的人在写作时通常会暴露出一个重要的弊病,即关联词过多。关联词过多容易造成语义牵强,不联贯,且没有新意,而动词恰恰可以起到联系上下文的作用,它可以有机地保持上下句的衔接,使文章更显生动形象。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的“望”,“惜秦皇汉武”的“惜”均具有引领下文的作用。
动词的最突出特点就是“活。”袁枚说过:“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古小说、古散文中的语言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单个字就能使人或物立起来,显得简洁、明了、干练、有力。如“镶嵌”我们在用这个词时,尽量把它分开来用,前面可先用一“镶”字,后面再出现类似表达时,再用“嵌”,这样一则可以节省文字,二则可以突出变化,使表达显得新鲜,丰富。
有些动词能更直接地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句,“穿”、“下”、“向”等连用,迅急有如闪电,把诗人“欲狂”的喜悦和似箭的归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动词在传递诗人心境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动词的积累和运用是提高文章表现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旦发现比较形象、准确、新颖的动词,一定要收集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动词宝库,同时,对那些滥用、泛用的动词,也要及时把它从“词库”中清除,时时更新,用更确切、更传神的动词予以代替。动词准确大量的使用,能使作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一方面如行云流水一样奔放,另一方面又“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动词在诗句中的诸种效应,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这对我们的诗词创作和鉴 赏是有好处的。
1.文章《【形容森林被砍伐的段落】2005-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词语(含成语)运用一览表》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形容森林被砍伐的段落】2005-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词语(含成语)运用一览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