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说。“当然是翁奇。他侮辱了我很多次。我早就想杀了他。他的功劳太大,我不好动手。”张良接着说:“那就先封雍齿吧。君臣看到雍齿都受到了封奖,当然放心。”说。听了张良的建议,刘邦立即将雍齿封到了习访后。大臣们看到雍齿受到嘉奖,从此不再人人危言耸听,大家都高兴地说。“翁奇还在后面,我是无中生有的。

患矣。”

这世上,人字易写,人心却难懂。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洞晓人心人情,既可借势而上,亦可未雨绸缪,在这一进一退中把握好人生尺度。

3

老年时看淡

苦心人,天不负。

虽然张良没能实现自己复兴韩国的梦想,但却参与缔造了一个更加伟大的帝国。

天下初定,人心浮动,大臣们争权夺利。

韩信、彭越、英布,这些曾经决定天下走向的大将,却因为把名利看得太重,最终倒在了权力的车轮下。

相比韩信等人的惨淡收场,张良的谢幕则充满了智慧的光辉。

在众臣争功讨赏之际,张良选择了深居简出,一度称病不朝。

不过,刘邦自然是不会忘记张良的,他直接下旨让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这可比“汉初三杰”之一萧何的八千户要多得多。

然而对于“物质封赏”和“精神荣誉”的双重嘉奖,张良选择了拒绝。

他只要求获封一个小小的地方陈留,而且还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这个地方是自己与刘邦相遇的地方。

在张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刘邦最终同意了张良的选择。

功成便觉还山好,不待弓藏鸟尽时。

对于自己的一生,张良曾这样总结:

家世相韩,不爱万金,刺杀强秦,天下震动。

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张良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功成身退,以优雅的转身淡出了世人的视野,成就了自己完美的结局。

正当别人为了名利打打杀杀的时候,张良朝闻鸟鸣,暮享晚霞,日日与苍生为伍,夜夜与琴书相伴。

如此生活,岂不快哉?

张良能功成身退,得益于他看淡世事的通达。

晚年之际,守一颗淡泊心,看淡来时沧桑,归去自然无恙。

繁华三千,弹指一挥间,已成一抔黄沙。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朝着年少时远望的目标出发,历经沧桑。行至中年,已洞明世事,晚年隐去,淡泊即是归宿。

张良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老子这句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愿我辈也如张良一样:

富贵不淫,有儒者气;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