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国画的大写意)。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 dǎn ]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平民花儿,接地气。从爱花儿这个细节反映从作者热爱生活)。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特别精彩、经典。拟人化修辞手法。平民花儿的粗俗个性,不受文雅人待见。粗人说粗话,粗花儿的口气。生活气息特别浓厚。作者亲民情结的流露。语言的老道,真是达到了文狐级别,老妖精一枚啊!)”
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卖花姑娘也是平民),娇声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色,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白兰花的形状、颜色、味道、个性,同样惜墨如金,像画国画的大写意,),为上海长三(cháng sān高级妓女)堂子(高级妓院)的“倌人”所喜,因为听说白兰花要到夜间枕上才格外地香(对妓女花儿的描写)。我觉得红“倌人”(红倌人意思是卖艺又卖身的女子。她们不光有着清丽脱俗的外表,也会读书写字、吟诗作画。同时需满足买主的兴趣。)的枕上之花,不如船娘(船娘指摇橹撑船的人,特指女摇橹掌船人)髻边花更为刺激(将花儿比人,栀子花好白兰花,写从三种人间烟火气的女人)。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介绍各种夏天花的个性)。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一笔带过地介绍平民花儿)。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这些野草花儿,不名贵,但生命力旺盛。粗粗地列举)。 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有个性的详细写)。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 巴根草, 绿茵茵。 唱个唱, 把狗听(这个花儿讲解得很详细,细节决定成败)。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其臭无比,很难除净。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对西瓜的描写很具体。有声有色:喀嚓有声,黑籽红瓤)。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有声有色,让人过目不忘)。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篎篎篎篎”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有声有色)。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瓜果、昆虫分层次写) 乘凉。(这一段只有两个字一个句号。惜墨如金。)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平民百姓的乘凉方式,比起贵族要妙趣横生许多吧。自由自在的舒服,不讲形式。看天上变幻无穷的景色。)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很像新闻消息的写作,结尾戛然而止,三个排比句子了,了,了。鸡头米给人留下余白,越想越有味。)
四、主题情怀
但汪曾祺笔下的夏天,却更显恬淡韵味。
汪曾祺的散文非常有名,他的散文总给人一种“闲话”的感觉,朴实但又很有生命力,充满诗意。
有人曾问汪曾祺:“为啥总写没主题的文章?”,汪曾祺却非常郁闷:“我哪篇文章没主题啦?”
那么,大家就来看看汪曾祺的《夏天》究竟有没有主题?
作者通过对夏天花草、瓜果等植物,及蝈蝈类动物,还有月亮等景色的观察、描写,
通过对夏天独特的感受,尤其是对吃的感受,表达了他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中心思想很明确,就是第一段重复两句的“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五、艺术特色
1.意境美。早晨讲到植物,再讲瓜果和蝈蝈,晚间的乘凉赏月,最后又回到吃上去了。
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船娘髻边花。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2.意象新颖别致。很多文人墨客也都写过夏天。三毛写: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老舍写:天气是热的,可是一早一晚相当的凉爽,还可以做事。会享受的人,屋里放上冰箱,院内搭起凉棚,他就会不受到暑气的侵袭……
但汪曾祺笔下的夏天,却更显恬淡韵味。汪曾祺的散文非常有名,他的散文总给人一种“闲话”的感觉,朴实但又很有生命力,充满诗意。
不写夏天的烦躁,而写“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随后,汪曾祺开始谈那些夏天里的植物,有香气浓烈的栀子花、甜俗的白兰花、幽静的珠兰、晨开午谢的牵牛花,还有秋葵、凤仙花、狗尾巴草、马齿菜、苍耳、“巴根草”、“臭芝麻”……可谓是种类多样。
3.吃的艺术。汪曾祺真的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除了留神观察草木之外,对于吃也是非常有研究的,很多关于吃的名篇都非常诱人。把西瓜、香瓜写得馋涎欲滴。而在《夏天》里,他也提醒读者:“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真的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记吃的汪老。
4.语言老辣。生动活泼拟人化的语言,使之具有人的灵性,令人伤情。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写出剖瓜时的声响和感受,给人丰富的想象。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引用山歌“栀子花开六瓣头”佐证栀子花是六瓣,
引用童谣“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写“巴根草”的顽固,都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六、延伸阅读欣赏
秋天的原野
睡莲红艳的湖,柿子盈枝的树,风动月来的亭,高歌报喜的鸟,红砖蓝瓦的家……在这一步一景、一步一画、一步一诗的美丽乡村采风,心中激荡起铿锵欢快的旋律: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金秋时节,一群作家到金华镇参观美丽乡村。
金华,距南阳城区只有几十里的路程。我们沿着两旁开放着格桑花的公路,一马平川入画屏。
到了。乡亲一声:“回来了!”顿时,亲爹亲娘似的笑容绽放,一股暖暖的乡情围绕在心房四周。回家的感觉让我疾呼:有一个故乡,叫金华。
原野一派原生态。天高云淡,蓝天白云,澄澈得没有一丝丝污染。父老乡亲们忙碌的身影在农田里叠印。他们在弥散着野菊花香的农田里,薅花生、刨红薯、挖芋头、摘辣椒、掰玉米、拔萝卜……那弯下的腰身,那高举的双臂,搭建起丰收的凯旋门。
我崇拜,这橘红色的秋天。柿子的橘红、玉米的橘红、丰稔的橘红、秋阳的橘红……就连那《大自然文学》杂志的封面都扎染成橘红了。
和大作家一起采风,是我的荣幸。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周同宾,全国人大代表、文联主席廖华歌,殷德杰、水兵等等。我们是来美丽乡村采风的,是来采摘文学的,是来收获秋色的。
回来了,回到园林式的家–大徐营小刘庄村。踏着泥土芬芳的阡陌,绿漪湖映入眼帘。这一泓盛开着睡莲的荷塘哦,乳白的花朵、艳红的花朵,睡成一帘又一帘幽梦。我在遥想,梦中朦胧的荷塘月色,足可以妙曼成一篇清丽的散文诗。我怀疑,是不是回到了周大新《香魂女》中的香魂塘畔?
圈养在城市楼群单元里的孩子,拿这乡村的荷塘与公园假山水池相比,会发出惊叹:“啊–这可是真大海呀!”
村边,一口百年老井。仿佛诉说着故乡的编年史。一口老井,定位了故乡的坐标。现如今,井,退休了,用一通石碑屏蔽了,却成了一道风景。早在五十年前,每个村庄都有一口井。井,的确是全村人生命的源泉。毛主席在江西瑞金的时候,在那里挖了一口井。老百姓立碑纪念曰:“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村中的风动月来亭。即便是在下雨天,乡亲们在这亭子中,能听原生态的风,可观原生态的雨。柿子树,好励志的柿子树哇,像极了励志的主人。橘红色的果子挂满枝头,映照着村庄的笑脸,骄傲出村庄的表情。一根指头粗细的枝条上,就结着十几个硕果。于是,这风景便成了人们拍照的道具。
这被丰收压弯了腰的柿子树是我的家人哦。留下三五枚柿子吧,留下来,这是父老乡亲的恩典,给茫茫的雪原、给皑皑的寒冬,留下橘红色的灯盏,足以照亮漫长的冬季,给孩子们讲述甜蜜冬天里的童话。留下来,给越冬的鸟儿一点儿暖心的食品。让鸟儿们品尝感恩的回馈。也让鸟儿们的徒弟–人类,学会对上苍的感恩,对原生态的孝敬。
回来了,回到意景园艺基地。这是一个花卉苗木的家园。花园门口站着大酒店门童一般的紫薇树。像招牌。像形象代言。这棵刚刚美发造型过的紫薇树,可是大有来头的。我把这紫薇命名为“紫薇花王”。
“谁能猜出,这紫薇价值多少钱?”大家面面相觑。正在忙碌的公司负责人郑大强笑眯眯地介绍,这棵紫薇,有客商出价七万,没有卖。现在嫁接了国外天鹅绒新品种的紫薇花枝条。这一嫁接,价格要翻两倍,价值二十多万元呢。一棵紫薇花,价值二十万?我惊诧,这次真的让我这只“井底之蛙”见识了大世面。
嫁接,令我想起两件趣事。前苏联有一位搞植物嫁接的科学家–米丘林,曾经被全世界的学术权威痛骂作:开植物妓院,丧失道德伦理。还有一个逗笑的故事。二月河的父亲喜欢搞植物嫁接。他把西红柿和土豆嫁接后,土地上面结西红柿,土地下面结土豆。而十几年之后,有报纸爆出新闻,特大奇观:西红柿与土豆嫁接成功。
从浮想联翩中回来,徜徉在花木林丛海洋。各色花卉苗木使人眼花缭乱。突然,看到高大树木上的喜鹊窝,这可是存放喜报的百宝箱啊,这可是生态文明的实物标本啊。喜鹊们叽叽喳喳地在晴空上为原生态的故乡,朗诵着一首赞美诗。是啊,这里,每天都有喜报让蓝天阅读;每天,都有喜报让大地唱颂。
回来了,回到邓唐营小李庄村。小桥流水、红砖蓝瓦、农谚满墙。柴瓦房,不是居室了,而是艺术品,是一片乡愁。尖尖的屋顶,是一撇一捺组成人字。人家的人,家人的人。墙,是一个口;门,是一个口;窗是一个口。家里有几口人的口。两扇窗,四目相对,能望穿秋水的两扇窗啊,多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口,多像两个白头偕老的口,老两口的口。
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连房前屋后的野花,诸如凤仙花(乳名指甲花)、青葙、百日草(乳名叫步步高)、红蓼花之类,也开放着纯正的乡音,也开放着原生态的方言。我小心翼翼地采撷着,采撷这饱含浓浓方言的野花的种子。
我要把花种子带到城市去,我要把故乡的方言带到城市去,我要让城市新居的阳台天天绽放老家的芬芳,我要让城市卧室的席梦思夜夜听到故乡亲亲的、白发亲娘般的呼唤。我要让子子孙孙,不管是讲英格丽馨,还是讲普通话的子孙们,都能听得懂故乡的爱,都能听得懂生态文明哼唱的摇篮曲。
回来了,回到谢氏文化苑。这是远古时代古谢国的故乡。远游的赤子倾情赞助,金华镇投资一千多万元复兴谢国文化苑,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已经初具规模。一条僵石河从这里擦身而过,一股清流涓涓母亲河的乳汁。窄窄的田埂上,苍耳子生养出一群一群酷似刺猬的孩子;牵牛花一朵蓝、一朵红地飞黄腾达,似乎真的要牵出一头水牛来。
回来了,回到东谢营。一口荷塘在致辞,在致一篇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那些英姿飒爽的荷叶在鼓掌。参观农村公路五十年文化巷,让我们回味着“要想富,修公路”的味道。生态的画笔,描呀,描,描出故乡的色彩。金黄的玉米堆成戴蓑笠的粮仓,橘红色的玉米晾晒在谷场;还有红玉米呀,从老乡痖弦的诗集中蹦哒出来,多像村姑长长的头发辫子,挂在瓦房的屋檐下,亮丽我的故乡。
这可是我童年珍藏的故乡的记忆么?走出小巷,踏上康庄大道。在暂别故乡的那一刻,我们恋恋不舍地在古木亭子前合影,留下一个念想。乡亲们把花生和芝麻送进油坊,磨成香喷喷的小磨香油,让家的味道更加浓郁。乡亲们用一串串火红火红的辣椒,精装修着农业。装点着美丽乡村喜悦的殿堂。这,秋天的金銮殿哦。
我终于明白,金华,可以解读为金色年华。金色年华哦,我的故乡。这明净的蓝天,这深情的土地,让我跪拜。我跪拜这秋阳暖暖的天空,我跪拜这原生态的土地,我跪拜这生命的根本,我跪拜这万物的摇篮,我跪拜这橘红色的乡情,我跪拜皇天后土。
1.文章《【名著写夏天的段落200字】第三课:汪曾祺《夏天》(散文)》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名著写夏天的段落200字】第三课:汪曾祺《夏天》(散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