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音乐节的奖金数额为——首次颁发的奖金达1万美元,约为范克莱本国际大赛奖金的4倍。由于简马什(Jane Maesh)在莫斯科获得大奖,蒙特利尔音乐节与柴可夫斯基国际大赛联手,就像联赛杯与英国公开赛联合一样气势汹汹。也许这种方式缺乏权威性,但在现金流上无疑是好事。

eight="427"/>

对于观众中的裁判员,预测可能赢得大奖的选手并非易事。有些大众看好的选手确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录音,但有些不错的选手在近来几场国际比赛中却险些失手。令人质疑的是:“陪审团”的智慧是以何为标准?是追随苏联竞技者的坚定传统;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温文尔雅、流畅摇摆;还是以日本的风范:彬彬有礼、矜持内敛?对于此类问题的精准预估,人们必须首先对评审团所有代表的特殊价值取向有清晰认识。在某些欧洲比赛中(比如柴可夫斯基比赛、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后赛),会挑选当下世界重要的一线艺术家担当评委,明星效应确保了比赛的高安全系数,但这些人在评审过程中却总是墨守成规,鲜见语出惊人。

但在蒙特利尔本土,评审团的女士先生们都是些有才能并尊重一切提琴手的专业人士,他们的构成更具有音乐职业性——只是少了些所谓的国际声誉。这恐怕是在赢得国际声誉的道路上受挫的音乐家可悲的共通之处:诋毁作为个体难言的神秘个性,降格代表真正创作火焰的独立精神。此次比赛的参赛曲目列表中强制规定了包含标准化特征的艺术家作品——尼科洛·帕格尼尼、尤金·伊萨伊(Eugene Ysaye),加上巴赫、贝多芬,似乎心照不宣地承认对机械能力的追求。这绝非是此次来势汹汹的比赛唯一的谎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