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轻重分量不一样。还有第六个问题吗?

(学生沉默)

师:没关系,也许我们再读的时候会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刚刚也有一些同学举手表示自己读懂了。读懂的同学现在有谁可以帮助刚刚提问的同学,你觉得哪个问题你可以帮他解决?请举手,有没有?

(学生沉默)

师:一下子有点压力,没关系,我们左右一起来讨论一下,可以选择四组问题中的某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根据你们小组的力量,来看看这些诗句给我们读文章带来很大挑战时怎么办,这几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林先生为什么认为“木叶”最关键,把它放入标题。这些问题解决后,“木叶”的古今内涵就清楚了,最终这篇文章作者要提什么看法什么观点,也清楚了。所以,我建议,富有挑战心的同学们,我们高二(四)班自觉自愿来的四十位同学,我们可以先从第三、第四组选取问题展开,然后选取第一、第二组问题中的某一个解决,好不好?任务清楚了吗?可以四个人一起,也可以两个人一起,自由一点,开始吧!

(学生讨论约5分钟)

师:好像讨论第四个问题的同学最多,那我们先从这开始吧。

生:我们讨论了一下,觉得“落叶”和“木叶”有一个包含的关系,就是“木叶”中有“落叶”的意思。像前面说的,“落木”是后来的发展,“落木”比“落叶”少了叶的绵密,“落木”更空阔,至于“树叶”,比较茂密,给人的感觉与“木叶”体现出的秋天的飘零之感是不同的。

师:讲出了很关键的一点,绵密,茂盛。这是第一点发现,很清楚!还有第二点发现吗?哪个小组来贡献一下?

生:我们组讨论了第三个问题,这里出现了很多诗句,我们觉得这些诗句有这些作用:首先是做引子,引出要讨论的“木叶”这一话题;第二是可以用来例证,例证从古到今很多人都在用“木叶”这个词;第三点是比较富有文化内涵。

师:讲得很清楚吧?你是不是数学、物理学得特别好啊,逻辑性多强啊,非常棒。但是你不能坐下,对于优秀的人,我们得给他一点难题!

(学生鼓掌)

师:嗯,知音很多嘛。请问刚刚这位同学提出这一问题时,他觉得阅读中困难是什么?你的回应能解决他的问题吗?我已经听到你说没有了,来,把话筒继续给你。

生:对于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积累得不够,所以对诗意的理解不够透彻。

师:按照你的说法,我们要课后积累,很谦虚,这很重要。但是,课上我就要读这篇文章,我的积累就是不够,这怎么办?

生:我觉得可以去查阅有关资料。

师:现在我也没有条件查阅,手机不让带,教室也没有网,怎么办呢?

生:可以问老师。

师:(笑)哦,好厉害!问老师其实也是查阅,换了一种对象、一种路径而已。好,请坐。大家来看第1段,第1段有几句?

生:四句。

师:这四句熟吗?讲了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来,这位男孩子,第1段讲了什么?

生:第1段提出了“木叶”这个形象。

师:明确一点,观点是什么?

生:“木叶”这个形象影响了历代诗人。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这个意思来的?

生:“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师:简练一点说,“木叶”这个形象在屈原后代的诗人中是受到了什么?

生:启发。

师:这个启发还夸大了一点,再明确一点,可以用什么词?没关系,请坐,男孩子你来讲。

生:“木叶”“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师:哪个词特别能鲜明地表达出来?

生:钟爱。

师:观点很鲜明啊。同学们,这就回应了第四组问题的第一点,本文标题为《说“木叶”》,为什么“木叶”作为一个核心和关键:“木叶”太被诗人们钟爱了!我们读第1段,这里的诗句,我们也没有去查阅,但作者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我们是不是也清楚了?那你看我们用了什么办法啊?

生:这里的诗句我想应该不是很重要,对于后面的内容,它解释了,起了引出的作用。观点后面说了的,不需要去细读。

师:有时候这种例子的句子,我们直接跳过去,把握作者的观点就行了。毕竟我们不是中文系本科生,更不是古典文学研究生,所以我们读《说“木叶”》,对文中有些诗句,我们跳过也未尝不可。如果你对这些诗句很感兴趣,可以课外去查阅,去拓展,去积累,那当然是更棒的。回到我们前面提的问题,我们的女生已经贡献了一点,从绵密到空阔的形态上区分了“木叶”“树叶”“落叶”,还有第二个角度、第三个角度吗?哪个小组来做贡献?

生:我觉得就如文章所说的,“木叶”给人带来颜色上的枯寂之感,而“树叶”则象征着一种绿色的生机,所以我觉得“木叶”和“树叶”两者间缺少了给人感官上的联想义。

师:好!哪个词特别好?联想!要记下来。既然你刚刚讲到颜色,讲到它带给我们感官上的联想,抓住了文中的关键。那么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没有第三个角度?

生:我觉得“木叶”能带给人秋天树叶的残破之感,而“树叶”总体来说的话,始终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木叶”般干燥,就不能如“木叶”般引起人内心悲秋的情结。

师:从感官的角度,提取一个观点来。刚刚你已经讲到颜色,是视觉,那么干燥,这是什么角度?

生:触觉。

师:现在所有这些作用其实都是为了让人产生联想。林庚先生说诗歌的语言带给人什么?下面哪位同学能从这一点去解决第一、第二两个难题,接受挑战吗?试试看吧,来!

生:我回答的是第一个问题,“木叶”的含义在于情感的抒发,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之所以写诗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复杂、难以表达的感情。比如“落叶”和“木叶”,“木叶”就说到感情很复杂,而“落叶”蕴含的感情就没有那么深厚。

师:你是从复杂和深厚来讲的,作者是从这几个角度讲它们之间的差异,你刚刚讲得非常好,作者用这些诗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我们去读这些诗文的时候,从“木叶”“落叶”这样一些意象的表达中,要读出什么?

生:后文中提到“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着重说了意象的暗示性,也相当于联想。

师:非常好!我们男孩子是从诗人选择意象抒发情感,即写作者的这个角度;我们女孩子又讲到,我们要从语言的暗示性去读诗,读出它的意境,读出它的情感,回答得非常好。“木叶”其实从屈原开始,到现在,当然它没有提到今人的诗,他提到哪个朝代为止啊?嗯,南北朝最多,对不对?好,那今人怎么看“木叶”,我们请男孩子回去继续做功课。

可是同学们阅读这篇文章后,你真的相信林庚先生讲“落叶”就没有好诗,“树叶”就没有好诗,或者几乎没有好诗,你们对林庚先生的说法打心底里信服吗?你们有没有学过一首诗,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里有没有“木”呢?“木”就比“树”疏朗、单纯吗?“城春草木深”,这个是什么意思啊,小姑娘?

生:应该包含了一种对国家的情感。

师:在“木”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

生:因为前一句诗“国破”,后面应该是较为残败的景象。

师:我有点不能接受,大家一起来背诵这首诗!

(学生齐背《春望》)

师:“城春草木深”是衰败,没有错,那这里的“木”是凋零的意思吗?应该是什么?来,小姑娘说说看。

生:是说那个时候草木非常繁盛,用草木的繁盛来反衬当时人的活动。

师:理解了吗?同学们,这首诗好不好?(PPT展示“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生:好。(声音微弱)

师:好像很违心地说了一下好,那这个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树”“落叶”的诗就不好吗?“树”和“木”真的有这么大区别吗?“树”就很绵密,“木”就很空阔吗?(PPT展示“树”“木”也可以一样的诗句作例子:“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继续出示“木”也可以很繁茂的诗句)林庚先生说有“树叶”是不好的诗句,不全是这样吧?在诗句里“树叶”出现得很少,真的是这样吗?(PPT展示关于这几个概念出现的次数统计)我看同学们的表情很凝重啊,这都是有出处的,不是我造出来的啊,是人家做的统计。这下怎么办呢?刚刚学了那么多,诗歌的暗示性,“木叶”那么好,有疏朗的气息。林庚先生说错了吗?林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昨天我们预习的时候有没有同学去查一查?原本教材是有注释的,现在大家只有孤零零的两张纸。没关系,我给大家整理了(PPT展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诗人,自由体诗人。

师:创作新的格律体诗,作为学者呢?这是别人对他的评论(PPT展示),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林庚先生是真的不知道“木”跟“树”可以一样吗?林庚先生是真的不知道“落叶”“树叶”是有很多诗的吗?我知道大家很不容易接这个话茬,因为你们很容易知道林庚先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有没有认为他不知道的?

生:他知道。

师:但你们不愿意马上回答我,因为我知道你们知道你们回答了“知道”之后……(师生笑)现在我们请同学回答的是比较难的问题了。除了我们刚刚的“逻辑王”之外,还有第二位吗?推测一下,按照你的阅读经验、逻辑推理,综合你的所有积累,来想一下,林庚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好,又有一位知音了!

生:他在这篇《说“木叶”》里这样说,是因为他尽力地想证明自己文章的观点,所以他可能会在平时的客观认识中选取一些他认为符合他观点的东西。

师:好,她的逻辑成立吗?是成立的!小姑娘注意了几个关键词,这里的“落叶”“木叶”所有这些观点都是林庚“自己的”,这些是他的理解、他的看法,他特别想传递对“木叶”这一意象的钟爱,来跟我们分析这个语言的暗示性,在读诗词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可以去联想、去发现暗示那样一个秘密的空间,这个恐怕是一个关键。而这个发现也许从统计学上来讲,它好像有点问题,是不是?接下来,我想问的是,读了《说“木叶”》,你去看其他的诗会不会也产生一些联想?来小姑娘,你最近读了什么诗?

生:不记得了。

师:不记得,没关系。我们刚刚一起背了《春望》,还记得吗?嗯,你去读这首诗,不是简单地说是衰败,它是什么样一种背景,什么样一种情境,是不是更有感觉啦?这个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有一点点难度,没关系。要体会诗人学者在语言文字上这种高度的敏感,以及如何将这样的敏感分享给我们。最后,还有一个更难的问题,这篇文章选自林庚先生的一本书,叫《唐诗综论》,我从里面截了图,大家看到林庚先生的这篇文章跟我们的文章在排版上一样吗?

生:屏幕上的版本是将每一段引用的诗句独立成行,在我们的文章上没有这样。

师:阅读上有什么差异?

生:这样给人的感觉更清楚一点,更容易读懂。

师:嗯,这是你的感受,还有第二个差异吗?

生:这个上面把所有的引用部分都提了一行,给我们的感觉会更不一样。特别是《九歌》及这句诗句,放在了标题的正下方,就相当于副标题。

师:她已经非常敏感地发现,这一句放在了标题下面,略近似于副标题,这句单独呈现,在这样醒目的位置,作者的目的何在?嗯,不要忘记了,林庚是一位什么样的学者?

生:诗人学者。

师:这些诗句只是我们刚刚讲到的例子吗?可能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清晰地解决,没关系,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特别好的东西,值得我们继续学习,还有很多文艺随笔值得我们去借鉴,这些非常有审美趣味的研究者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深远的。今天我们暂且把它搁在这,供大家去想象,回去也思考一下“木叶”这一经典意象。好,我们回顾一下,这篇文艺随笔,我们从几个问题开始学习,到现在有了哪些思考,诗人学者的文章,我们要取它什么精华,回去再想想,好不好?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评课]

从学生的所思所想出发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 宁

各位老师,今天听了这节课,我非常兴奋。一是课非常成功,不但值得学习而且值得鉴赏;二是我对于新课标的实施信心倍增。我说一说我听了郑桂华教授的课《说“木叶”》的一些感想。她选的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是林庚先生的一篇文学随笔,我觉得她定位很准,叫文学随笔。文学随笔是一种非常综合的散文,总体来说是一种散文,但是文学随笔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理论论述,文学随笔常常针对一些问题的某一侧面,但它里面有很深的道理。林庚先生又是一个诗人式的古典文学专家,他特别擅长楚辞研究。所以最开始我都替她捏把汗,因为这一课不是很好讲。但是她又能带给我很多启发。

一、以学生为主

首先是引导学生做活动,而且她每一次启发学生都没有离开课文,永远回到课文上,回到文章本身,所以是典型的语文课,不是理论课;是高中语文课,不是高校课。我觉得以学生为主,并不是在课堂上老师说多少话,学生说多少话,老师说的话比学生多也未必是以教师为主,重要的问题就是课上学生能分析到哪儿,教师指导就到哪儿。我也想跟大家讲讲这一课在梳理上还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木叶”本身是一种语典,它是一种典故式的词,有一些词被一些诗人或很重要的人使用,后来在沿用的过程中,也许有发展,也许有延伸,也许原来的东西就淡出了,所以我们说如果没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话,后面就没那么多人去咏“木叶”,那林庚先生这篇文章讲什么呢?他作为一个后来者,他去看“木叶”在后来的文学里面又发生了什么作用。所以我觉得从语言学角度看,这个可以分析到典故的四个要素:典源——谁最早提出来;典义——含有什么意思,有哪些东西可以延展;内涵——文化内涵有哪些;典面——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是我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怎么去理解它。这就是郑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问学生:林庚先生知道不知道?我现在也想说郑老师知道不知道?她也是知道的,但是她不往那里走,这就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我们去讲一个东西,不能无限地把它放大,不把它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分析到哪儿,我们就分析到哪儿,这才是真正的从学生出发。在郑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跟她很配合,这说明她非常懂得怎么样去启发学生活动,而不是把一些东西强加给学生。这就是我们讲的学习本身,学习本身是学生在学,老师的主导作用就在那摆着。

二、注重建立任务群

我们可以看到郑老师设置了什么任务,一是分辨的任务,她把各种各样的词往那一摆,即使这些词的作用是同样的,但是人们的体会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些词为什么不一样,林庚先生说它为什么不一样,学生看是否不一样,应该一样还是不一样,如果不一样,其中原因是什么,一层一层讲得特别清楚。所以第一是分辨,第二是鉴赏。我们知道秋天的落叶,树带着叶子,根茎叶都生长的作物,我们称作“树”。“木”有两个意思,在古汉语里面“木”等于“树”的同义词,所以我们说“木”和“树”都可以是“树”。“城春草木深”里的“木”当然是“树”,但是“木”又是一种材质,当你把树砍下来当作柴去用的时候,它才叫“木”,所以在这个方面它们又是不一样的。林庚先生在这个地方抓住“树”和“木”的不一样,“木”讲一种材质,作为一种材质,它不再生长了。因为它不生长了,所以它本身就给人一种枯干的感觉,它只是“杆”,所以它不是绿叶了,它是黄叶,这是一种颜色的感受。因此我觉得再说到这样的问题时,你得鉴赏,这是一个任务,是这堂课让学生去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老师完成的任务,当然是老师引导出来的。

三、解决了一个语言问题

我在讲新课标的时候说语言学习不能讲教条,要有一定的经验体会,那这节课有两个问题是真正涉及语言问题的。一是词不是概念,词义不是概念的内涵。林庚先生就讲到人们从一个词语当中去联想体会,今天有两个学生讲到暗示义和诗歌联想意义。这个都是词语里面有的,但是到概念里面它就没有了,概念是一个本质属性的外延。词不是概念,词义不是概念的内涵。词义多的是它的经验性。所以只要稍微多延展一点,我们以后就可以从语感到语理。这是第三个任务,她把这个讲得特别清楚。第四个问题就是她把文化和语理梳理得特别清楚。我想补充的是,为什么是语用?今天她在介绍林庚先生的时候,她不是像我念书的时候,第一条是作者介绍,第二条是时代背景,第三条是词语解释,第四条是段落分析,第五条是主题大意。作者的创作背景,涉及语境问题。语境可以分为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言内语境就是这篇文章内部的、前后文之间的联系等。言外语境涉及作家的生平,以及在文章里并没有显示的时代特点,这些因素与理解这篇文章里的内涵、思想、艺术的体现是有作用的,所以桂华老师在后面介绍了林庚先生的创作与研究成果等资料。这篇文章它不是科学论文,不是语言学论文,不是生物学论文,是林庚先生在他的身份、学养基础上所做的一种个人经验的反映。我想这些问题在今天都体现了,这些概念呼之即出,语理就出来了。这就是新课标所说的任务群。为什么叫任务群,它的一项一项任务相互连接着,对应着课文而出,使别人的言语作品变成学生的语言经验,这一点是非常成功的,这很了不得。

郑老师非常下功夫,又延伸了两个问题,都比较好,她也实际查了到底“树”有没有好诗,“叶”有没有好诗,能不能用好查到的这些资料,就看能不能联系到学生的个人言语经验上。郑老师问学生,林庚先生为什么这么讲,应该可以得出这是他自己的体验。所以任何一个文学作品,它都带有个性和经验。我们吸收其经验,就是一种鉴赏,我们不见得有他这样的经验,我们不见得都说“木叶”是美好的,“树叶”是不好的,这是个人的独特体验。郑老师做了功课,展示了“落叶”“树叶”等诗词的统计,学生一看不科学啊,这就显示文学和科学,文学和纯语言不是一个东西,这就是语文。不是大学的文学课加上大学的语言学课。她还做了一个巧妙的功课,她把林庚先生在论文集里印刷的文章样子和课文的印刷样子进行对比,我觉得这是有心的老师才会想到和做到。她从副标题和所有引文都独立出来这样排列的版式上,说明了这篇文章在林庚先生的著作集里头,它不仅仅是一篇随笔,它还带有一定的论文性质,以及文学评论和文学鉴赏的文学的性质。我们把它看成一篇随笔,去吸收有关文学的体验和我们的体验方法,如果我们把文学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就没有了文学的意味。我们把文学跟语言学结合得这么密切,把它提升到语言问题、内涵问题、个人经验性问题,也就不是理论课。我觉得郑老师非常有分寸,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跟学生打成一片,我注意到很多学生有很多问题是临时想到的,这说明学生在思考。老师的本质就是她知道怎么从言语出发,把学生带动起来,先进去再出来,经验课文,又有了自己的体验。所以我觉得这堂课非常好。如果要说有什么瑕疵,我有一个很小的建议,还可以从语言和汉字方面稍微再提升,因为“木”和“树”真正词义上的区别,它有一个规则在里头,有时候它们是完全相等的,而有时候它们又有区别。我想,从词语的角度上把这个问题再明确,才更能回到文学的经验体验上,回到语境里面,这样也许更能从语境和语用上区别,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建议,不一定对。

来源:《语文学习》2019年第3期

转自:浙江高中语文团队

相关推荐